摘要:其实,如果发现的早,你很可能只是感染了HIV,并没有发展到艾滋病的阶段。而且,如果及时开始规范治疗,还有望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
转自:艾迪药业
当拿到“阳性”报告单的瞬间,你感觉天都塌了,担心自己“活不了几年了”。
其实,如果发现的早,你很可能只是感染了HIV,并没有发展到艾滋病的阶段。而且,如果及时开始规范治疗,还有望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
01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首先,我们科普两个名词:HIV和AIDS。
HIV:艾滋病病毒,它又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能够攻击并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HIV感染后的最后时期,当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导致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时,这种情况被称为艾滋病。
一般来说,HIV病毒感染经历三个阶段: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期。
具体来看,HIV感染者是体内携带HIV,只是说这时候人体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破坏,没有出现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但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能够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而在无症状期之后,随着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此时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者已经出现了与艾滋病直接相关的严重疾病(如包括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乏力、厌食、发热、体重减轻、夜间盗汗、反复间歇性腹泻、血小板减少等),这时才被称为艾滋病病人。
所以,感染了HIV≠得了艾滋病,换言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02
感染HIV后多久会发展成艾滋病?
根据《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急性期通常为发生HIV感染后的6个月内。
无症状期持续时间一般为4-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疾病终末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个/μL。
目前,虽然艾滋病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延缓病情进程,提高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在此过程中,做好下面这两件事情非常重要。
1、按时服药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控制HIV感染、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按时服药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从而减少病毒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延缓艾滋病的发生。研究表明,坚持服药的HIV感染者,其免疫功能可以得到较好地维持,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预期寿命也接近正常人群。
而且,按时服药能显著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有效控制病毒载量后,性传播、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的风险也会大幅下降。这不仅保护了你们自己,也保护了你们的家人、朋友和整个社会。
2、按时检测
定期检测是掌握病情进展的关键,通过检测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有助于医生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病毒载量反弹或CD4细胞计数下降,可能意味着当前的治疗方案需要调整,或者出现了耐药情况。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同时,定期检测还能帮助发现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HIV感染者更容易出现其他感染和并发症,如隐球菌性脑膜炎、白色念珠菌性食管炎等。通过定期检测,可以早发现、早治疗这些并发症,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艾友们,请相信,每一次按时服药,每一次定期检测,都是你们对自己健康的承诺,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