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圈”爆火!这块“金字招牌”凭什么被疯传?丨家门口的“宝藏医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6:03 2

摘要:感冒发烧跑三甲?慢性病开药排长队?如今,越来越多的奉贤居民发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能解决常见病,还藏着不少 “隐藏技能” ——从特色门诊到安宁疗护,从家庭医生到健康科普,这些社区医院正凭借 差异化服务 成为居民健康的“第一站”。 这背后也反映了医疗体

感冒发烧跑三甲?慢性病开药排长队?如今,越来越多的奉贤居民发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能解决常见病,还藏着不少 “隐藏技能” ——从特色门诊到安宁疗护,从家庭医生到健康科普,这些社区医院正凭借 差异化服务 成为居民健康的“第一站”。 这背后也反映了医疗体系改革、居民健康需求变化以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多重因素。

上海奉贤即日起推出 “家门口的‘宝藏医院’” 系列推文,带您了解这些奉贤市民身边的社区医院究竟有什么特色。

在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代谢综合征门诊和糖尿病逆转中心 的名气早已“破圈”。这位来自江苏盐城的顾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这里就诊,“我们一个老乡也是糖尿病,说这里的朱医生看得好,就来了!”顾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已经发展到腿麻脚麻,朱景新医生在初步检查后立即让她入院治疗,对她常年的胰岛素注射方案进行优化,再慢慢调整剂量。“在尽快实现血糖达标的同时要注重各个不良代谢指标的综合管理!”朱医生对团队医生叮嘱,“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是关键。”

提起“朱院长 ” ,患者们都会露出亲切的笑容。作为中心主任兼副书记,朱景新本可以专注于行政管理工作,但这位从临床一线成长起来的医者,始终放不下对医疗事业的热爱, 坚持要把自己所学发挥作用 。

七年来,他以糖尿病防治为突破口,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之路。2018年,朱景新转岗至齐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业务副主任时,他发现社区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攀升且控糖不达标的比例很高,传统的诊疗模式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于是他创设“糖尿病医护联合门诊团队”,这一举措在当时实属创新。 “很多患者需要的不仅是开药,更需要系统的健康指导。 ”朱景新回忆道。

于是他亲自坐诊,带领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和方案、自制档案表及监测表、利用上级专家资源作为特色门诊的坚强后盾等一系列做法,改善服务细节,优化服务流程,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特色诊疗服务。该团队曾荣获2021年区卫健系统“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创新活力团队”;2023年第六届“凝心聚力进博会、医疗服务创一流立功竞赛优秀团队”。

随着经验的积累,朱景新主导成立了代谢综合征专病门诊,将服务范围从单纯的糖尿病扩展到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往往相互关联,需要整体干预。 ” 在他的坚持下,门诊引入了先进的检测设备,组建了包含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在内的多学科团队。

在他的推动下,2024年中心成功创建了社区首家糖尿病逆转中心,并积极建设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 “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 朱景新说。 如今,该中心已形成“筛查-诊断-治疗-随访 ” 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已帮助5000多名糖尿病患者实现控糖达标。

令人惊叹的是,朱院长的门诊已声名远播。不仅有本区患者,还有来自市区甚至外省的患者慕名而来。一位从哈尔滨专程赶来的患者说:“这里的医护人员特别耐心,复查开药不用排长队,每个控糖知识点帮我们讲得都很详细,来社区医院看糖尿病性价比很高!”

朱景新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社区慢性病管理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 在他的带领下,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朝着“健康守门人 ” 的目标稳步迈进。

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去年9月28日整体搬迁至新址 , 作为社区医院,在整体设计的时候对门诊手术的配置没有太多的考虑,朱院长上任后依托三级医院手术团队的力量,以青村社卫迁建为契机,打造了奉贤社区医院第一间万级层流手术室,并于前不久完成一台复杂 腱鞘囊肿切除手术 , 是奉贤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首例二级手术,青村社卫的门诊手术5个月内两次被新闻综合频道报道。

中心新址位于青村镇人民路338号,建筑面积15718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105张,日均住院病人在80多个,今年一季度共收治住院病患421名,创社区医院新高。

最新消息,日前,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南桥、西渡社卫一起,成功挂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标志着奉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服务质量、教学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开启了“医教研学”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朱景新医生门诊时间、地点

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每周四上午

金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每周日上午

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每周二上午

奉贤区中心医院坐诊时间:

每月上午一次 本月(4月)25日上午

记者手札

从“冷清门可罗雀”到“患者主动选择”,这些社区医院的蜕变背后,是 精准对接需求的创新思维 和 “把小事做精”的坚持 。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未来“小病在社区”或许不再是口号,而成为更多人的就医新习惯,这将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优化三级医院的诊疗结构,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疑难重症的诊治和医学前沿的探索。

上海奉贤“家门口的‘宝藏医院’”系列报道,将带您探访我们身边社区医院的特色服务,敬请持续关注!

来源:上海奉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