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丨苹果绵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16:20 2

摘要: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瘿绵蚜科绵蚜属的一种检疫性害虫,主要寄生于苹果属,另外还危害梨属、山楂属等植物。苹果绵蚜原产于北美洲东部,1787年在美国发现,1801年传入欧洲大陆,最早于1914年传入我国山东和辽宁,至今已

苹果绵蚜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防范外来物种侵害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瘿绵蚜科绵蚜属的一种检疫性害虫,主要寄生于苹果属,另外还危害梨属、山楂属等植物。苹果绵蚜原产于北美洲东部,1787年在美国发现,1801年传入欧洲大陆,最早于1914年传入我国山东和辽宁,至今已分布到全球六大洲广大苹果产地,约7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染苹果绵蚜的苹果树,感染部位会附着羊毛状的白色物质,果树受害后减产10%-30%,可削弱树势,果实质量差,严重时会使果树枯死。

形态特征

长 0.5 毫米左右,宽 0.2 毫米左右,椭圆形,一端略大,精孔突出,表面光滑,外被白粉。初产为黄色,渐变褐色。

若虫

呈圆筒状,赤褐色,体被有白色绵状物。共 4 龄,1 龄时为扁平圆筒形,黄褐色,体长 0.65 毫米;2 龄后渐变为圆锥形,红褐色;到 4 龄时,有翅若蚜体上有两个黑色翅芽。

成虫

无翅孤雌蚜:体长1.7-2.1 毫米,体近椭圆形,肥大,赤褐色。体表被有白色蜡质绵状物,腹部背面有 4 条纵裂的泌蜡孔,可分泌白色蜡质绵状物。腹管退化呈半圆形裂口。体侧具有瘤状突起,着生短毛。

有翅孤雌蚜:体长2.3-2.5 毫米,身体暗褐色,头及胸部黑色,体覆被白色绵状物,翅透明,翅脉及翅痣棕色。腹管退化为环状黑色小孔。触角 6 节,第 3-6 节上生有多条环形感觉圈。前翅中脉有一分支,后翅翅脉 3 根。

有性雌蚜:体长约 1.0 毫米,体浅黄色,腹部赤褐色,稍被绵毛。

有性雄蚜:体长 0.7 毫米,黄绿色,触角稍短,腹部节中央隆起,有明显的沟痕,椭圆形,长约 0.5 毫米,橙黄色至褐色,光滑外覆白粉。

生活习性

苹果绵蚜的原生寄主植物为美洲榆,次生寄主植物为苹果等多种果树。生活周期为全周期型,有寄主转移现象,但仅在北美洲出现,在欧、亚两洲没有美国榆分布,因此没有寄主转移现象。

田间调查表明,苹果绵蚜仅在苹果树上危害和越冬,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可越冬,但其主要场所是果树上比较隐蔽且不易受到寒风直接侵袭的树皮下、伤疤裂缝、剪锯口和根部分蘖处。在根部越冬的苹果绵蚜为无翅的若虫、成虫。翌年4月上中旬平均气温达9℃时,即在越冬部位开始为害。5月上旬开始胎生繁殖,5月下旬至6月,平均气温22℃-25℃,为繁殖最适温度,是全年繁殖盛期,1龄若虫四处扩散,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将出现全年发生高峰。

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分布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 6 大洲约 70 多个国家,如新西兰、美国、印度、日本等。

国内分布:我国新疆伊犁、河北、河南、湖北、江苏、辽宁、宁夏、天津、山东、陕西、山西、西藏和云南等省区局部也有发生。

主要危害

破坏树体结构

枝干损伤:苹果绵蚜聚集在枝干的剪锯口、伤口、裂皮缝等部位刺吸汁液,使被害部位隆起形成瘤状突起,后期瘤状突起破裂会形成畸形伤口,破坏枝干输导组织,影响养分和水分运输,导致树势衰弱。

根系损害:根部受苹果绵蚜侵害后会形成密集肿瘤,阻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疏导,新的吸收根系难以生长,还可能使吸收根系腐烂,严重削弱树体生长势,严重时可致全树死亡。

影响光合作用

叶片功能受损:叶片受害后,叶柄变黑,叶片上黏附蚜虫分泌物,这会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导致叶片无法为树体提供足够的养分,严重时造成叶片提早脱落,减少树体光合面积和光合时间。

树体营养不足:由于叶片光合作用受影响,树体无法积累足够的有机养分,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花芽分化等生理过程,进而影响来年的产量和品质。

降低果实品质

外观品质下降:苹果绵蚜吸食果实汁液,会使果实表面出现凹陷、变形、病斑等,果实外观变差,商品价值降低。

内在品质受损:果实发育受阻,不能充分膨大,果个变小,着色差,口感和味道也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果实不能成熟,严重影响果实内在品质。

诱发其他病虫害

为病菌入侵创造条件:苹果绵蚜在为害过程中,会在树体上形成大量伤口,这些伤口为其他病菌如苹果腐烂病菌等的入侵提供了便利,易导致其他病害的严重发生。

吸引其他害虫:绵蚜分泌的蜜露会吸引一些其他害虫,如蚂蚁等,这些害虫可能会进一步对果树造成危害,或者传播其他病菌,加重果园的病虫害发生程度。

防治方法

检疫防治

严格检疫检查:严禁从苹果绵蚜发生区调运苗木、接穗、果实等。对调运的相关物品要严格进行检疫检验,仔细检查芽接处、嫩梢茎部、嫩芽、叶腋、伤口愈合处、粗皮裂缝、果实的梗洼及萼洼等部位,必要时剖开果实用手持扩大镜检查。

加强产地检疫:对苹果种植区进行定期的产地检疫,重点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或 9 月下旬至 10 月下旬调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带虫植株。

农业防治

清洁果园:冬春季及时刮翘皮、挖伤疤、剪虫枝、刷枝干、清扫果园,尽可能消灭越冬若蚜。将刮下的树皮、剪下的虫枝以及清扫的落叶等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

刨除根蘖:及时清除果园内的苹果根蘖及无用实生苗,减少苹果绵蚜的滋生场所。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虫能力。

生物防治

保护自然天敌:在果园中保留一些杂草或种植一些蜜源植物,为草蛉、瓢虫、食蚜蝇、日光蜂等苹果绵蚜的天敌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避免在天敌活动高峰期使用广谱性杀虫剂。

人工释放天敌:可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释放苹果绵蚜蚜小蜂,每 7 天释放 1 次,连放 3 次。

化学防治

喷雾防治:在绵蚜发生高峰前,可选用 22.4% 螺虫乙酯悬浮剂 3000 倍液、22% 氟啶虫胺腈悬浮剂 1500 倍液等交替喷雾。春季苹果树发芽前和秋季部分落叶后是苹果绵蚜最佳化学防治期,可选用毒死蜱、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枝干涂药:春季群集绵蚜扩散前,在果树主枝或主干上,轻刮 6-10cm 宽的皮环,刮皮深度以露出韧皮部为宜,刮掉表面粗皮,于皮环处均匀涂抹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50 倍液等,涂药后用保鲜膜或布条包好。

树干打孔注药: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内吸性杀虫剂,如吡虫啉、氧化乐果等,通过树体传导将害虫杀死。

海关提示

根据《生物安全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