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扫把、抹布为笔,成都乡村画师免费为村民画墙绘,希望乡村被看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7:58 2

摘要:蔚蓝的天空下,几十个风筝自由飞翔,一望无际的麦田也被风掀起了波浪,从事墙绘工作17年的余志甫,决定自己主宰内容,画一幅属于自己的画。今年3月,成都大邑的外地女婿余志甫做了一件让村里人瞩目的事,他以扫把、抹布为笔,以村民房舍的墙面为布,免费为村民画画,有的是熊猫

蔚蓝的天空下,几十个风筝自由飞翔,一望无际的麦田也被风掀起了波浪,从事墙绘工作17年的余志甫,决定自己主宰内容,画一幅属于自己的画。

今年3月,成都大邑的外地女婿余志甫做了一件让村里人瞩目的事,他以扫把、抹布为笔,以村民房舍的墙面为布,免费为村民画画,有的是熊猫放风筝、有的是小孩赶大鹅、也有国风女孩晒太阳……

余志甫与他画的墙绘

4月21日,余志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未来他想通过自己的画作,将成都周边的部分村庄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并且让自己的画作去到更多的村落,“我希望成都的乡村能被更多地看见,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墙绘师挣脱束缚

在大邑庙湾村绘就温情画卷

4月21日,天上下着雨,成都大邑庙湾村的农田里,绿油油的小麦从村民的屋舍旁向着天边蔓延,雨点敲打着屋顶的瓦片,淅淅沥沥,一声突如其来的犬吠,顺着麦浪也能传得好远。

外面下着大雨,村民屋舍的墙壁上却还是晴天,年过古稀的罗凤琼站在门口的凉亭处,用手机听着广播,时不时扫一眼自家墙上的那幅画,画中是一个小男孩,戴着斗笠穿着水鞋在金黄的稻田里赶大鹅。

“我也有个孙子,跟画中的男孩差不多大,平时在城里上学,看到这幅画总能让我想起他。”罗凤琼对红星新闻记者说,“这是余师傅免费给我画的,我很喜欢!”

余志甫画作“国风女孩晒太阳”

所谓的“余师傅”,就是余志甫,作为一名墙绘工作者,“以前都是甲方要求我们画什么,我们就只能画什么,很多时候并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余志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想挣脱甲方的束缚,做自己画作的主人。”

于是今年,他决定来到乡村,用手中之笔,画心中所想,“今年过完年之后,我就在大邑县这边四处寻找适合作画的村舍,之所以选择大邑,也是因为这里是我爱人的老家。”余志甫说,从一开始的自行寻找墙壁、主动和村民沟通,到后来连村里的工作人员也帮他寻找合适的地点,“3月份开始正式开画,截至目前已经画了将近10幅壁画,各种题材都有,如熊猫放风筝、女孩晒太阳等,都是我根据墙面的特点,结合村民的需求设计的画作。”

泼墨仙鹤、风筝、熊猫……

每一幅画都融入当地元素

余志甫的乡村绘画始于一幅大熊猫放风筝,当时的他在庙湾村找到了一面顶部呈三角形的墙,他原计划画的是熊猫吃竹子,但画到中途他改变了主意。

据了解,庙湾村所在的王泗镇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风筝),非遗风筝文化历史悠久,今年3月20日,第二十二届风筝荟在庙湾村举行,蔚蓝的天空下,大大小小数十个风筝迎风飞翔,“看到天上自由飞翔的风筝,我临时将大熊猫手里的竹子改成了风筝线,并且将远处农田里放风筝的人都放进了画里。”余志甫说。

余志甫将当地风筝元素融入画作中

第一幅画,余志甫用了3天的时间来完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着麦田的芬芳,“在我画画的时候,隔壁一对年迈的夫妇总会陪着我,然后在11点左右就来叫我去吃午饭,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着对我的认可,我很开心。”

文央在村里开了一家制作扫把的家庭作坊,一天有约200元的收入,看到余志甫给村民们画的画后,很是心动,于是找到余志甫,谈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余志甫用泼墨法画了仙鹤。“我喜欢山水,所以他以山水为背景画了两只鹤。”文央说。画这一幅画,也让余志甫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只管将颜料往墙上泼,之后再绘细节,对于我们画画的人来说,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余志甫站在画前,指尖触摸着墙上的画作,言语中依旧还有几分激动。

画画的过程中,余志甫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基本在哪家画画就会被邀请到家里吃饭,村民都非常热情,甚至到后来,他们只要看到我,就会邀请我回家做客!”余志甫说,“他们对我的认可,就会使得我更加希望未来创作更多的作品,并且是融入了这一户家庭元素的作品。”

从200元/㎡到免费创作

他希望成都的乡村被更多人看见

今年是他从事墙绘工作的第17个年头,余志甫回忆道,2006年,他大学毕业之后,刚开始干的是绘画培训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论坛上的网友让我帮其画一幅墙绘,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从纸面作画到墙面作画的跨度很大,但我还是最终完成了任务。”

那次偶然,给余志甫打开了一道门,2008年开始,他彻底转型成为一名墙绘工作者,“这些年来,成立了工作室,在全川各地接墙绘任务,到如今可能已经画了1000多面墙。”余志甫说,“工作中的墙绘,一般收费约200元一平米,却不能画自己想画的。”

于是他回到村里,以抹布、扫把为笔,画自己心中所想。“在画画的过程中,有很多工具都是在村民家里找的,洗碗用的海绵用来涂色,墙角放的烂扫把蘸点颜料就能用来画树枝……”余志甫说,“虽然这些画没有收费,但这种随心所欲的画画方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作画的欲望。”

余志甫从村民家“捡来”的调色板

如今的他,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绘画过程,已经有几百名粉丝给其私信,希望他去画画,其中不乏表示可以付费,“公益性质的绘画,我会根据墙面、环境进行挑选,在满足靠近路边、人流量大等特点的情况下,我才会考虑,我希望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见。”余志甫表示。

余志甫在村民墙上作画 图据余志甫社交媒体

一边画画,余志甫也在构思着未来,“我希望成都更多的乡村能被看见,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创业,所以近期,我想找一片比较集中的村舍,用我的画将其打造成一个网红打卡点;而更远的想法,则是在今后的数年中,让我的画去到成都周边的村落,在成都乡村的土地上,留下我的足迹。非常欢迎有此想法的朋友联系我,我们一起将想法变为现实!”

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摄影记者 张佳琪

编辑 欧鹏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