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以来,河西区检察院受理涉金融类犯罪审查起诉案件26件27人。面对涉众金融犯罪,绝不手软。在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案件时,该院充分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引导涉案人员主动退赃退赔,最大程度为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
当数字跳动的财富密码
遭遇不法分子的“套路陷阱”
当“金融活水”滋养经济的同时
暗藏风险暗流
河西检察人
化身“金融安全卫士”
用法律利剑斩断犯罪链条
以智慧创新编织防护网络
从打击非法集资的雷霆手段
到跨区域协作的前沿探索
再到普法宣传的春风化雨
他们以多维守护
让金融安全不再是冰冷法条
而是触手可及的安心承诺
重拳出击
严惩金融违法犯罪
2024年以来,河西区检察院受理涉金融类犯罪审查起诉案件26件27人。面对涉众金融犯罪,绝不手软。在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案件时,该院充分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引导涉案人员主动退赃退赔,最大程度为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
同时,河西区检察院将目光聚焦于金融领域信贷风险的防范化解。严厉打击贷款诈骗、银行工作人员违法发放贷款等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不仅如此,该院与河西区监委携手开展洗钱线索与职务犯罪案件“一案双查”,全方位守护金融领域安全,像一张严密的大网,将金融违法犯罪的“漏网之鱼”一网打尽。
创新模式
打造“河西样本”
多部门联合打造“天津市金融犯罪预防中心”
河西区检察院积极探索,为金融犯罪法律风险防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河西样本”。该院联合市检察院、南开大学共同打造“天津金融犯罪检察研究实践双中心”,让高校的法学理论与检察实践紧密结合。在这里,学者们的前沿理论与检察官丰富的实战经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催生出更多防范金融违法犯罪的新方法、新思路。
深化府检联动,推动金融领域诉源治理协同。河西区检察院与区财政局紧密合作,积极落实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通过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风险提示函等方式,对金融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开展预警。一旦发现风险苗头,迅速采取措施,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此外,针对京津地区金融机构聚集的特点,河西区检察院与北京西城区检察院会签《关于服务保障京津金融高质量发展检察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促进京津金融风险防范协同,为区域金融安全保驾护航。
法治宣传
提升群众防范意识
积极开展预防金融犯罪法治宣传
河西区检察院深知,提升群众的金融法治意识和防范能力是预防金融犯罪的关键一环。该院积极完善软硬件建设,将最高检部署的“预防金融犯罪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和“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两项重点任务,作为一体化项目扎实推进。
该院探索建立“防范化解金融犯罪法律风险联盟”,分层次分受众精心编制《天津市检察机关金融犯罪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手册》,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普法宣传200余次。邀请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录制视频、旁听庭审等多种方式,做好金融犯罪“办理+治理”的结合文章,让金融法治观念如春风化雨,滋润人们的心田,提升大家的防范意识。日前,在社区的普法活动中,检察官通过讲解真实案例,让居民们深刻认识到非法集资的危害,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河西区检察院还在积极筹备“天津市金融犯罪预防中心”建设。两年来,针对案发单位开展法治宣讲、警示教育达800余人次。未来,该中心将联合河西区财政局、市银行业协会、天津银行等单位,精心布展,打造传播金融法治知识、警示金融违法风险的前沿阵地。
河西区检察院将继续秉持初心,以办案为核心,不断加强专业化建设。每一次案件的公正办理、每一项创新举措的落地生根、每一场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都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续写运用法治力量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河西检察崭新篇章,为守护金融领域的风清气正、繁荣稳定持续发力,让金融发展的活力在法治阳光下尽情释放。
记者 马洁
通讯员 王朝亮
摄影 王厚涛
编辑 朱燕
来源:天津政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