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服务·致美好|星级党群服务中心展播3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9:29 8

摘要:为不断健全建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玉溪市各级各类党群服务中心从需求出发、从问题出发、从效果出发,以提升服务力为目标,创新引入多元主体,用好用活阵地资源,探索符合辖区实际的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模式。2025年,玉溪市持续从基础运行、政治功能、社会形象、教育培训、服

编者按:

为不断健全建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玉溪市各级各类党群服务中心从需求出发、从问题出发、从效果出发,以提升服务力为目标,创新引入多元主体,用好用活阵地资源,探索符合辖区实际的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模式。2025年,玉溪市持续从基础运行、政治功能、社会形象、教育培训、服务项目、平台营造6个方面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星级管理评价,以构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评价的立体模式,推动党群服务中心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服务优质化、常态化。通过对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的自评复评、综合评定,评选出县(市、区)五星级36个、四星级83个、三星级163个,确定市级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20个。为展示党群服务中心用心用情用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和提升基层治理质效的相关做法,本号将对部分星级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内容进行展播。

红塔区高仓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锻造队伍 升级服务 破题治理

高仓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共融、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理念,构建“三张清单”破题治理、“六心服务”培育品牌、“多维融合”锻造队伍的三维工作体系,形成集约化、可视化、具象化的党建服务矩阵。

“三张清单”破解供需错位难题。针对基层治理供需错位难题,实施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工作法。一是管理机制闭环化。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云端征集”三维矩阵,累计收集养老服务、儿童托管、就业指导等7大类民生诉求77条,建立动态更新的需求台账。统筹辖区14个党建联盟单位资源,系统梳理场地设施、专项资金、专业人才等13类共治资源,形成13项资源供给清单。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联盟接单”服务模式,协助解决污水管网修缮、健身器材完善等民生问题7件次,累计服务群众4738人次。二是阵地服务网格化。在精准对接需求的基础上,高仓街道同步推进服务阵地与人员队伍建设。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5个社区和1个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站为支点,结合网格化管理形成多个服务圈,构建“1+6+N”三级服务网络。组建106人的“高仓创客营”志愿服务队,形成“党员先锋示范引领+专业社工业务指导+居民骨干协同参与”的三级服务梯队。建立“每月大活动+每周小活动”服务日历,年均举办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主题活动50余场次,服务群众突破万人次。

“六心服务”培育特色品牌集群。立足服务功能提质增效,通过六大服务模块的协同运作,创新打造“六心服务”特色品牌集群,累计服务群众1.4万人次。在思想引领维度,红心铸魂服务全年开展政治理论培训283场,覆盖党员群众1.3万人次,开发“实景教学+案例研讨”特色课程,组织党员赴红塔廉文化传承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匠心强基服务建立“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先进典型”复合型讲师库,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坛”“公益健康讲座”等系列培训14期。在民生服务领域,暖心惠民服务推出青年夜校、“家门口”暑托班等特色项目,开设尊巴健身舞、非遗手工、少儿编程等课程,服务青少年50余人次;连心富民服务聚焦乡村振兴,联合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部门开展烤烟烘烤、家政服务等产业技能培训12期。在基层治理方面,同心共治服务培育“夕阳红调解队”等居民自治组织,化解生活纠纷、家庭矛盾42起,积极为“两代表一委员”搭建平台,开展实地调研、“院坝协商”14次;清心正风服务组织66名党组织书记讲授纪律主题党课,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廉政教育基地参观等方式强化警示教育。

“多维融合”打造基层治理样板。积极构建“初心合伙人”品牌矩阵,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升级。一是构建“四维”特色项目矩阵。党建联盟方面,“高仓创客营·共绘同心圆——党建+N,服务万家”项目,通过整合资源、挖掘能人,开展共建活动12场次。银龄治理方面,以“夕阳红正能量,社区治理大能量”项目组建18人的老年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达50余次,化解居民生活矛盾43次,服务辖区老年人1386人。生态治理方面,“两花两树扮靓排山”项目由党员带头,筹集20万元种植费用,种植约2200棵樱花,以生态引人、用环境留企筑牢发展根基。人才培育方面,“高仓(龙树)烤烟商品化烘烤人才队伍培育”项目,以提升专业技能助力辖区产业发展。二是构建“三维”教育体系。推进课堂培训、现场教学、线上自学“三维课堂”体系,全年累计开展培训376场,惠及17965人次。其中,街道层面组织培训283场,覆盖13398人次;社区开展培训93场,有4567人次参与。从培训内容看,政治理论培训开展283场,13581人次参加;业务技能培训93场,4384人次参训,达成了党员教育全覆盖。高仓街道已打造3个特色突出的现场教学点,现场教学共计开展19次,吸引2472人次参观。

高仓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系统化推进品牌建设,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和群众满意度。高仓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将持续优化“党建+N”服务矩阵覆盖效能,推动5个特色治理品牌在基层扎根,优化“六心服务”,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治理操作规范,为新时代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提供鲜活实践样板。

澄江市凤麓街道仪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三部曲”打造五星级服务 解锁社区幸福密码

近年来,澄江市凤麓街道仪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完善优化服务模式,整合资源不断丰富服务供给,形成了仪凤公开课、金凤凰资助金、“仪”家合伙人等一批优秀民生实事微品牌,推进社区治理服务更加精细化、精准化,引导居民从“陌邻”变“睦邻”,积极打造宜居、宜商、宜乐、宜业、宜养的“五宜社区”,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完善服务模式,谱写小区建设“协奏曲”。精准掌握居民需求,不断完善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针对辖区内老旧小区多,公共服务空间不足等问题,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绿美小区建设及老旧小区微更新改造工作。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整合6名专业社工、7支志愿者服务队、1020名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志愿服务860余次,服务居民3万余人次。通过“议事协商”化解36起矛盾纠纷,处理42个小区基础设施问题。为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小区环境卫生,开展揽秀园及人员密集场所48户防盗笼安全通道的整改,完成17个老旧小区化粪池的清掏。以“增绿提质”为主线,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设置休闲景观等,打造磷铁厂小区“绿美社区”示范点位,提升了小区的整体颜值和居住品质。

丰富服务供给,奏响和谐社区“交响乐”。为满足居民多元需求,注重优化“仪”家合伙人服务品牌,拓展仪凤“公开课”维度,开展多类型培训。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方面,投资16万元对乒乓球活动室进行改造,购置乒乓球桌和配套设施,已为青少年开展乒乓球、绘画等公益课20余场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文体、康养服务50余期,开展法律法规、防汛抗旱、防网络诈骗、健康知识等培训21期。为帮扶困难家庭高校学生完成学业,组织社会各界力量成立“金凤凰资助金”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自资助金成立至今,收到捐款7万余元,整合捐款和集体经济收入共发放助学金8万余元,资助贫困大学生42人,捐助建档立卡贫困户14人。

易门县龙泉街道兴文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多措并举共建党群服务综合体

易门县龙泉街道兴文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于2017年,总面积达800余平方米。中心以“党建引领、空间共享、服务多元”为理念,紧紧围绕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创新打造“5+X”功能矩阵(5大基础功能+特色拓展服务),设置新时代讲习所、党建书屋、群团之家、志愿服务站、便民服务区,拓展设置“健康e站”等功能区,构建起覆盖6000余居民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构建“全科政务”样板,打造便民服务新高地。一是集成服务提质增效。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整合社保、医保、综治中心等13个服务窗口,实现“进一道门、办所有事”。通过即办件当场结、待办件跟踪办、疑难件联席办“三办机制”,实现业务办理时限压缩60%,群众往返次数减少80%。自设立服务窗口以来,兴文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接待并办理了低保、社会救助等各类事项900余件,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群众满意率达98.6%。二是数字赋能智慧服务。创新开发囊括互帮互助、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捡物拾财、案件线索上报、房屋人口信息登记等功能的“智惠兴文”微信小程序,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及居民群众均可通过移动端实时上报相关治理事项。为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行积分奖励制度,设置线上线下双渠道积分兑换体系,形成“发现—处置—反馈—激励”闭环机制。小程序运行以来,实现民生诉求100%响应率与办结率,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超百件,真正实现“指尖上的治理”与“参与中的共享”。

深化区域联动机制,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一是契约共建释放效能。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推行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兼职委员制度,建立城市基层党建“结对共建”制度,与22家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打破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壁垒,优化清单发布、认领、交办流程,建立需求清单27项、资源清单25项、项目清单11项,推动区域党建资源和群众服务需求有效对接。二是志愿服务凝聚合力。构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群众点评”服务闭环,组建8支100余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8次。充分发挥辖区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综治宣传、普法教育、扶贫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启动建设“骑手友好社区”,通过“以服务换服务”的共治新模式,实现骑手和社区“双向服务”“双向奔赴”。三是群防群治守护平安。建立由社区民警、治保调解主任、司法所所长、社区干部等人员构成的“石榴红”矛盾纠纷调解队,2024年调处矛盾纠纷54起。组建涵盖社区保安、外卖骑手、环卫工人、城市管理员等100余人的“治安信息员”队伍,通过“隐患随手拍”机制,防范治安事件14起,提供便民服务120余次。设立党员责任区与示范岗,发挥党员作用,带动社区群众300余人次参与辖区环境卫生治理、文明实践传播等活动。

实施暖心民生工程,织密民生保障服务网。一是“朝夕关爱”托起幸福底线。打造“儿童幸福家园”,开展“快乐周末·你我同聚”“手拉手 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关爱服务等活动20余次,服务儿童200余人。引入专业服务团队,实施“爱与陪伴”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理发、健康义诊、陪聊等服务36次,救助困难家庭40余户,帮扶社区困境儿童11名。二是“文化润心”培育社区认同。探索“传统节日+”活动模式,开展“迎新春 送春联”“党建引领促和谐 端午粽香聚民心”“情暖重阳 爱在兴文”等主题活动,服务群众600余人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阵地,组织开展“阅读润童心 书香伴成长”全民阅读活动、“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知识讲座、“希望家园”暑期培训等活动10余场,服务群众300余人次。

红塔区高龙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1+N”打造居民温馨家园

近年来,红塔区高龙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拓展多项优质服务内容的“1+N”模式,不断深化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形成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的良好局面。

空间共享,服务功能多元一体。高龙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阵地共建、功能共融、服务共享为目标,充分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多渠道拓展场地空间建设,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功能配置。围绕党建、服务、教育、交流等板块,在阵地规划建造社区学堂、舞蹈室、聂耳音乐社、情绪宣泄屋、活力健身区、萌享家等12个功能活动空间,使中心成为集众多功能室于一体的为民服务阵地。依托这些功能空间,中心不仅为居民提供事项办理,还提供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处、公益培训等多项服务,促使党群服务中心的“焕新升级”逐渐转化为群众可感可见的“小确幸”。

精准事项,推进便民利民服务。为给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办好民生实事,根据星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内容,结合高龙潭社区实际,设有民政、劳动保障、退役军人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多项业务窗口,为居民提供全程代办、问题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依托现有空间设立家门口法律服务站,为辖区有法务需求的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小法院”。结合阵地临街,周边户外劳动者多的实际,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歇脚休息、饮水充电等暖心服务,截至今年,已开展户外劳动关爱行动5期,惠及新就业群体1000余人次。同时,引进社会组织协助做好居民关心和需要的每一件细微小事,为社区老人提供助医、助洁、助养等服务。目前,累计为社区老人提供便民服务96次,惠及社区老人600余人。

做实联动,治理效能持续迸发。结合辖区群众需求,积极链接社会资源进社区,激活联盟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多范围、多频次、多广度开展传统兴趣课程及创新性教育课程,以项目化形式在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分别打造系列精品内容。开展青少年“假期课堂”23期,惠及辖区青少年1380余人次,惠及辖区居民家庭580余户。坚持“公益品牌+项目”运行机制,依托德尚舞堂、聂耳音乐社、萌享家等品牌,开设“萤灯自习室”“会暖春芽·萤灯萌享”等主题班。把离退休老干部转化为社团召集人,以“花灯传唱+”为载体,广泛开展创文固卫、普法强基等宣传活动,并于每周二下午开展聂耳音乐社传唱培训,吸纳成员60余人,定期活跃在社区的各个小区、小组。同时,组织居民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以春节大联欢、欢乐过元宵、趣味迎端午、快乐过“六一”等主题活动,让居民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截至目前,累计开办各类文化主题活动130余场,评选各类榜样58人,惠及辖区600余个家庭和1000余名老年人。

高龙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注重广泛凝聚共建党组织、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爱心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力量,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文化活动,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沐浴文明新风,逐步推动邻里关系由“陌邻”向“友邻”升华、由“友邻”向“亲邻”良性发展,促进社区邻里更近、民心更暖。接下来,高龙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持续加强阵地建设,以更主动的姿态、更先进的理念、更优质的服务向前发展,以健全的阵地、便利的服务、多元的活动点亮多元聚力的幸福之光,为做强基层党建、做实基层治理、做优基层服务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