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1日,医脉通正式发布《2024中国医生数字生活年度报告》,本报告基于全国4,024名医生的调研数据,深度剖析医生群体的线上医学行为、大模型技术应用、政策适应以及患者科普和患者管理,并结合行业政策与技术发展趋势注入专业洞察,为医疗从业者及药械企业
2025年4月21日,医脉通正式发布《2024中国医生数字生活年度报告》,本报告基于全国4,024名医生的调研数据,深度剖析医生群体的线上医学行为、大模型技术应用、政策适应以及患者科普和患者管理,并结合行业政策与技术发展趋势注入专业洞察,为医疗从业者及药械企业人员提供价值参考。
医生线上行为概览
2024医生线上医学行为分析
线上学习
时间成本与知识价值的动态平衡
2024年度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医生群体平均每周线上学习时长为14.1小时。与前两年相比,该时长虽然略有下降,但在临床工作任务繁重且需兼顾线下学术活动的背景下,这一数据仍充分体现出医生群体持续线上学习的热忱与主动性。
当前数字化内容呈现高度碎片化特征,医生的线上学习行为本质是一场激烈的 “注意力争夺战”——如何通过提供权威性突出、解析精准且极具实用效能的专业内容,实现“临床价值供给”与“时间成本投入”的最优平衡,已成为内容服务优化的核心方向。
内容需求
从权威指南到多元场景的精准适配
通过医生对内容偏好的反馈可以发现,指南共识以87.7%的占比高居首位,说明医生对权威诊疗规范的高度依赖;文献解读(59.6%)与病例解读(46.2%)紧随其后,反映医生对追踪前沿医学进展以及临床经验分享的强烈需求;患教科普(11.8%)、政策解读(7.4%)、医疗新闻(3.1%)、专家传记(1.4%)因与日常工作关联度较低,所以医生关注度相对有限。
除指南共识是刚性需求外,医生对其他内容的偏好比较分散,将各类内容组合呈现,能更好地兼顾不同医生在内容偏好上的差异化需求。因此,建议避免单一地提供内容,而是要注重内容的整合。
内容形式
高效可视化驱动知识触达
在内容形式的偏好上,医生的选择呈现均匀的“长尾分布”态势,其特征可概括为可视化(动画/图表)、高效性(精炼解析)、实用性(临床场景适配)、多样性(图文/直播/短视频)。因此,在进行医学内容形式选择时,需紧密结合内容实质与受众特点,巧妙融合动画、图文、直播等多元化形式,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提升内容的可读性与传播效能。
数字营销策略分析
循证、临床与指南的三重驱动
在集采与DRG/DIP政策背景下,医生的处方原研药决策逻辑正加速重构。报告显示,药物临床效果与药物熟悉度都是医生选择原研药的核心考量。
在新老治疗方案的内容获取方面,新治疗方案的学术内容渗透路径应遵循“临床应用→循证证据→机制解析→学术探讨”的递进逻辑,而成熟治疗方案则可通过持续的证据更新,结合新疗法、新场景的探索等方式维持其竞争力。
医生对医疗AI的认知
从潜力认可到临床应用的跨越
AI技术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正逐步深入,但医生群体的整体认知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报告显示介于“听说过”与“完全不熟悉”的医生群体占有一半左右。
在AI应用领域,辅助诊断(48.1%)与慢病管理(47.6%)为当前AI落地的关键场景。像DeepSeek、豆包等工具的搭配使用,显示出医生对AI解决方案的多元化需求。
AI技术在医疗场景上的应用渗透率
医生在AI工具使用上的选择倾向
医生科研的动机与需求
职称驱动与临床价值的博弈
科研目的调研数据显示,66.0%的医生将职称晋升作为开展科研工作的首要动力,表明职称体系对科研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反映出科研在医生职业进阶中的 “刚需”地位。
其次,行业影响力(38.4%)与绩效考核(38.0%)占比并重,体现出在职业发展进程里,医生既要追求个人学术提升,又要应对医疗机构考核,二者共同构成重要驱动,凸显出科研驱动的“外部评价绑定”特征。
另外,解决临床问题(31.2%)与个人兴趣(30.8%)占比较低,提示科研与临床需求的关联仍需加强,医生自主学术热情有待提高。
在科研时间的分配上,医生科研时间总体占比为24.9%,头部医生科研投入(26.1%)>腰部(24.9%)>基层(22.1%)的梯度差异,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医生群体价值认知分化:
头部医生因职称晋升与学术影响力的构建,而维持着较高的科研投入;而基层医生,因职称评审政策不断向科普成果倾斜,科研参与度相对有限。
患者科普与患者管理的走势
从参与度到质量效能的转型挑战
2025年,预计84.7%的医生计划参与科普工作,81.4%将开展患者管理工作。
然而,医生在科普形式选择与患者管理效率上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工作繁忙(50.3%)”与“缺乏团队支持(50.6%)”并列成为医生科普工作中的最大痛点,双高数据直指系统化运营的必要性,因此可构建分层科普体系(如轻量级短视频+深度直播),并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患者管理效率。
获取报告全文
成熟治疗方案的竞争力在哪?
医生选择信息渠道的核心关键是什么?
医生科研目的与研究种类偏好是哪些?
不同层级城市医生的AI认知差异几何?
如何设计分层的医患科普系统化运营策略?
完整报告将为您揭晓。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医脉通”公众号,回复关键词「2024年度报告」,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免费下载报告。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医脉通调研始终致力于以数据与洞察支持中国医生的成长,助力医疗行业在政策、技术与行为的交织中迈向未来。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