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校招 119 万份简历背后:这届年轻人已经卷到核电站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8 23:35 1

摘要:2025 年的春天,当考研国家线突破 400 分、国考热门岗位报录比突破 3000:1 时,中核集团用一份招聘公告给就业市场投下了 "核弹级" 震撼弹 ——119 万份简历争夺 8000 个岗位,相当于每 150 人抢 1 个饭碗。

2025 年的春天,当考研国家线突破 400 分、国考热门岗位报录比突破 3000:1 时,中核集团用一份招聘公告给就业市场投下了 "核弹级" 震撼弹 ——119 万份简历争夺 8000 个岗位,相当于每 150 人抢 1 个饭碗。

这个数据让清华北大录取率(约 0.5%)都自愧不如,更让互联网大厂们直呼 "还是国企会玩"。

一、数字拆解:比中彩票还难的入职概率

翻开中核集团校招数据,每份简历背后都藏着一部当代《活着》:

0.14% 的录取率比考上清北(0.5%)难 3.5 倍,比当选院士(0.02%)容易 7 倍

简历堆叠高度达 1428 米,相当于 1.6 个上海中心大厦(数据来源:A4 纸厚度计算)

筛选耗时按 HR 每分钟看 1 份简历计算,需要连续工作 22 年

更魔幻的是某双非院校学生晒出的经历:他给中核投递的 "核电站保安" 岗位,要求列表赫然写着 "核工程专业优先"。

当保安都要懂核反应堆,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走错了《三体》片场。

二、国企热背后的三座大山

1. 体制内真香定律的极致演绎

中核集团 2024 年公示的应届生平均年薪 18 万(来源:国资委公开数据),秒杀 75% 的民营企业。

更别说隐形的 "体制 Buff":北京户口指标、子女教育补贴、30 天带薪疗养,以及永远不会出现在裁员名单里的安全感。

2. 行业冰火两重天

当教培、地产、互联网接连暴雷,新能源赛道却以每年 23% 的增速狂奔(来源:国家能源局)。

某 985 硕士坦言:"投了 3 个月互联网大厂全挂,转头考了核安全工程师证,马上收到 5 家央企面试邀请。

"

3. 父母意志的终极胜利

在河南某三线城市,家长们自发组成 "国企求职互助群",群文件里《中核集团笔试宝典》下载量突破 10 万次。

一位母亲的话道破天机:"孩子进了央企,相亲都能多收三倍彩礼。

"

三、119 万份简历照出的就业市场癌症

1. 学历贬值的速度远超货币

2025 年全国硕士毕业生预计突破 150 万(来源:教育部),足够填满 190 个鸟巢体育馆。

某 211 院校辅导员透露:"去年还能进省设计院的学生,今年连县供电公司都卡本科 985 了。

"

2. 结构性失业的魔幻现实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新能源行业岗位缺口达 68 万,却有 120 万人挤破头想进国企。

而制造业工厂开出 "入职送 iPhone" 的条件,收到的简历却不到国企的零头。

3. 灵活就业的苦涩真相

国家统计局 "2 亿灵活就业人员" 的数据背后,是抖音直播间里凌晨 3 点还在带货的 00 后,是同时注册 6 个外卖平台的中年程序员,是挂着 "自由职业者" 头衔却月入不足 5000 元的艺术生。

四、突围指南:在废墟里寻找新大陆

1. 放下 "编制执念" 的勇气

深圳某锂电池厂技术总监分享:"三年前从国企跳槽时全家反对,现在年薪 80 万,手下管着 3 个前中核工程师。

" 数据显示,新能源私企高管薪资已达国企同岗位的 2-3 倍(来源:猎聘报告)。

2. 技能重组的降维打击

上海交大学生王某的 "骚操作" 引发热议:他同时考取 "核反应堆操作证" 和 "短视频运营师证",最终被中核新媒体岗破格录取。

"领导说需要会拍核电站 vlog 的工程师"。

3. 地域套利的生存智慧

东北某二本毕业生另辟蹊径:主攻西藏、青海的核工业子公司岗位,成功以低于分数线 30 分的成绩上岸。

"在拉萨看核反应堆,缺氧但不缺前途。

"

五、当我们在讨论中核时,实际在焦虑什么?

这场 119 万人的求职狂欢,本质上是对抗不确定时代的群体性自救。

就像北京地铁早高峰的人流,明明知道前方拥挤,仍然要挤上去 —— 因为站在原地可能连车厢都看不见了。

但总有人在裂缝里看见光。

某中核 HR 私下透露:"今年有个应聘者简历写着 ' 在《原神》里建过核电站 ',部门领导点名要面试。

来源:风姿卓越暖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