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是昨日清晨,京东发布了《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语调似乎完全是东哥操刀的文案。
刘强东敬酒美团
京东和美团打上头了!
一封京东的公开信和一封美团的回击说明,
旧霸主和新势力的对抗,直接炸开了锅。
先是昨日清晨,京东发布了《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语调似乎完全是东哥操刀的文案。
图源:京东黑板报
就在昨日当晚,美团发布《关于已辟谣谣言被某平台再度利用的说明》予以回击,曝出大反转,直指某平台就说了一句实话:
“近期平台外卖订单延迟”
图源:小团有话说
这个某平台大家也心知肚明,就是京东。
并且晒出一张颇具“震撼”的“叠甲”骑手。
图源:小团有话说
图片中,骑手穿着美团制服,戴着饿了么的头盔,或者外套一件山姆专送服务制服。证明美团绝对没有限制骑手去其他平台接单。
并且文中直接表明:自外卖行业诞生以来,美团、饿了么、百度、抖音等参与者均未限制骑手多平台工作。
图源:小团有话说
还分析了京东外卖为何会延迟,直指京东:
“某平台配送时限过短、全职骑手数量不足、兼职骑手被区别对待,加上罚款严重,将不同地址非顺路多笔订单打包捆绑要求配送等问题,导致骑手不愿加入,延误问题高发”并且附上了明确证据。
图源:小团有话说
字里行间,纵横之术,直接把某平台(京东)孤立了。
京东和美团一来一往,表面看是对舆论的交代,本质上则是对话语权的争夺。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这不仅是一次公关战,也是一场正在重构的电商生态格局的预演。
东哥亲自送外卖
美团发文,教京东做事
也是昨晚,一条#刘强东亲自送外卖的词条冲上热搜。
贴文显示,东哥身穿京东外卖制服,带着餐品亲自上门给消费者送达。
图源:小红书
还有不少流出的画面显示,东哥是真的骑着小电动车在马路上奔波送餐。
而后,刘强东请骑手们吃火锅的词条又登上热搜。
图源:微博
视频中,刘强东表示自己今天亲自送了几单,并表示非常肯定京东20年前的决定(员工全部上五险一金),到现在已超1200名快递兄弟都能享受很好的退休生活。
并呼吁兄弟们都能够给自己的老年,退休后的生活做份保险。
还和诸多京东骑手一同吃上热气腾腾的海底捞火锅。
画面中,东哥除了给各位骑手鼓劲,还小酌了几杯,可以看到,在场的还有身穿饿了么和美团工作服的骑手。
图源:微博
网友们也纷纷认可这种“亲民企业家”的氛围。
图源:小红书
京东这边老总和骑手们打成一边,消费者也是一派支持。
而美团这边则是另一种感观,引用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九阳真经的口诀淡然回应: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图源:美团meituan
文末还加了一行小字,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格言别录》中的一句话:
“若被人诽谤,切切不可分辩。我常见有人被诽谤,就分辩解释,多受了亏。”
可以说,无论京东在外卖市场上如何高歌猛进、来势汹汹,美团始终保持着节奏感,不急不躁,不慌不乱。
不是没有察觉竞争的锋芒,而是选择了不随之起舞。
就像清风掠过山巅,明月洒落江面,美团就是稳健传递出不因外部节奏而打乱自己的步调,不因对手攻势而调整战略重心。
这种“不动如山”的表态,本质上是在向外界释放信号:我们有足够的耐力与底气,稳扎稳打。
说到底,美团不是要赢一时口舌之快,而是要守住市场长期秩序,避免陷入与对手的“消耗战”逻辑。
风再急,山未动。
美团的选择,是一种有准备的沉稳姿态,是面对挑战时最深的回应方式。
因此,单从文案来看,美团选择以“澄清式”公告淡然应对,是对其市场地位自信的表现。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不是两家平台之争,而是两种做即时零售的思路碰撞。
电商最前线制图
将此次争议看作京东与美团的“对撞”,未免肤浅。
更精准的判断应是:传统平台逻辑与新兴平台生态之间的权力交锋。
要知道,美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传统的电商平台,而是一个以订单调度为核心的效率平台。
其骑手体系、配送系统、商户评分、用户推荐,都是为了最大化交易匹配效率。
这种系统内高效的逻辑成就了美团在外卖领域的统治力,也构建了它天然的“封闭护城河”。
在这种系统中,骑手不是“自由劳动力”,而是系统链条中的“节点”,其位置与行为需服从于全局调度优化。
这不是美团的“恶”,而是它的商业模型所决定的“原罪”。
而京东之所以敢于高调入局,并在公开信中抛出“你可以”系列表述,背后的底气在于其对外卖平台的重新定义:
平台不是分发者,而是服务者;
效率不是第一原则,公平与尊重才是。
图源:京东
这无疑是一次对“平台雇佣关系”的制度挑战:
平台不是老板,而是骑手们的接单工具。
京东赢了,美团也没输
目前,京东赢了舆论战,但美团也没有输。
这场外卖之争,从传播层面看,京东的确赢下了第一阶段的舆论战。
那封措辞审慎却姿态坚决的公开信,情绪上赢得了骑手、用户和中立者的集体好感。
更重要的是,它让京东这位“后来者”,一夜之间从“路人甲”变成了“舆论主角”。
电商最前线评论区
而美团即便事后发声,也难以有效反制京东的表述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团输掉了这场战争。
首先,美团没有输在数据和市场。
它依然掌握着近80%的外卖市场份额,在配送调度、到店生态、骑手体系上拥有行业最成熟的闭环架构。
3月21日,美团发布最新财报显示,全年营收3376亿,位于外卖平台之首。
图源:美团官网
换句话说,哪怕用户一时共情京东,但在实际消费选择上,美团仍然是那个“用起来更顺手的平台”。
其次,美团的优势仍在,美团仍是外卖的主场。
这使得它可以不依赖“大话术”去拉拢骑手,而是通过订单密度、配送效率和单价水平等“微手术”,稳定其平台黏性。
这种“低调控、高绑定”的方式,看似没有情绪波澜,却构建了极强的实际控制力。
更关键的是,美团仍在公共话语场中保持某种“理性形象”。
虽然其说明显得被动、防守,但也避免了与京东的“道德交锋”正面硬刚,而是保持了一种技术层面的自证态度。
在高度竞争的公关场中,这种克制与沉稳,未尝不是一种风格化的“非输局”。
所以电商风向标认为:京东赢了姿态,美团守住了基本盘;
京东赢在情绪唤起,美团稳在大局。
作为消费者,我们大家也不必选边站,一位网友就说的很好:
“打起来,打起来,哪家便宜,我点哪家就行了”
图源:微博
吵架是好事
但要看到底谁在做事
既然美团说明“从未‘二选一’”?
那是到底谁在说谎?
我们往常都讲理直气才壮,义正辞才严。
但其实吵来吵去,还得看真正做了些什么。
京东给骑手包了五险一金,美团持续跟进,单量也在增加,
而这些举措,都是利好消费者。
有分析指出,美团正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它越强大,就越难自证清白。
当平台掌控着规则制定权、数据分配权、收入结算权、劳动控制权时,再说“我们没有压榨”本身就显得苍白无力。
而京东的做法,表面是抢占骑手,实则是在构建“新平台秩序”的公共形象。
京东的公开信,已经赢得了话语场的主动权。
未来十年,平台竞争的核心将不再是商品价格、配送速度、补贴规模,而是宏观意义上行业治理的比拼。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下一个平台巨头的诞生,不是规模最强者,而是治理最平衡者。
美团不是“输了”,京东也非“全胜”。
江湖未完,生态重构正当时。
下一场平台大战,不在补贴,不在地推,而在于社会价值。
来源:电商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