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之境·展望未来2025年4月22日,我们迎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Our Power, Our Planet)”,旨在倡导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建设一个健康、可持续、公平和繁荣的未来。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2025上海气候周在上海植物园自然教育中心正式启动,为气候行动与生态保护领域开启全新篇章。摘要:共生之境·展望未来2025年4月22日,我们迎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Our Power, Our Planet)”,旨在倡导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建设一个健康、可持续、公平和繁荣的未来。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
上海植物园作为城市生态体系中的关键一环,长期专注于植物迁地保育、科普教育等工作,不仅是展现自然生态魅力、向公众传播自然之美的重要窗口,更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阵地。而上海气候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以“中国行动、亚洲声音、世界标准”为宗旨,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成为凝聚各方力量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平台。
在本次开幕式上,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上海植物园签署了一项意义重大的合作协议。这一合作,整合了区域教育资源与生态保护力量,是对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有力响应,目的是激发青少年积极参与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行动的热情,为绿色未来培育坚实的人才根基。未来双方将根据自身的自然教育资源和学科教育优势,围绕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科学家精神传承、科技前沿发展等领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2025上海国际花展已于4月18日拉开帷幕。在“世界地球日”与花展同期的契机下,上海植物园与上海气候周深度协作,推出了核心重磅活动——“万物共生Symbiosis・2025气候与可持续摄影大赛上海展览”。该展览紧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通过摄影艺术的独特视角,引发公众对气候与生态问题的深度思考,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
本次摄影展精心设置了四大主题展区,从来自全球各地的1500幅投稿作品中,精心选出40幅(组)佳作进行展示。这些作品聚焦“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四大主题。每一幅作品都以生动的影像记录和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通过镜头捕捉到的精彩瞬间,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这些作品如同黑夜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引人驻足思考。当镜头轻轻对准地球,艺术便幻化为一条灵动的丝带,巧妙串联起生态与未来的丝丝脉络。
展览时间:2025年4月22日-5月24日
展览地点:上海植物园北区4号楼(近4号门)入园须知上海植物园1号门(龙吴路111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7:00-17:00,5月~10月7:00-18:00;3号门(百色路940号)、4号门(罗城路15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6:00-17:00,5月~10月6:00-18:00。残疾车辆统一从1号门进出。
游园须知请广大市民继续保持安全游园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为确保市民游客能拥有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请大家错峰出行,若达到承载量上限园方将采取相应大客流预案。因室内专类园瞬时承载量有限,游客量高峰时段,谢绝开展聚集类非游园活动。
来园交通公共交通:
【一号门(龙吴路1111号)】
龙吴路百色路站:56、714、720、770、824、956、958、178、上奉专线
【三号门(百色路940号)】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824、720、973
龙川北路百色路站:810、820、192、824、718、973、957、南南线【四号门(罗城路151号)】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站,出站后过天桥,沿东泉路步行至罗城路。
自驾车:
因上海植物园2号门停车场已经拆除,周边停车资源紧张,请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来源:生活酸苦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