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者仁心,止于至善。2024年,我国居民的预期寿命达到79岁。这背后,离不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近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表彰新一批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白求恩奖章”获得者。4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
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娅
医者仁心,止于至善。2024年,我国居民的预期寿命达到79岁。这背后,离不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近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表彰新一批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白求恩奖章”获得者。4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卫生健康系统代表围绕“践行医者仁心 护佑人民健康”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全心全意为患者
“我们的手术刀哪怕只误差1毫米、0.5毫米,都有可能改变患者的人生轨迹。”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江涛看来,神经外科的手术每一步操作都是在“走钢丝”,为了让患者不仅能活下去,更能够好好活下去,医生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要把患者当作亲人去关爱。
新征程上,江涛这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也正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的生动诠释。
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碧波镇白秧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杨世霞来说,扎根乡村、守护父老乡亲,就是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25年来,她跑遍了白秧坪村及周边6个村的每一条乡间小道,不仅走进了乡亲们的家里,更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在三十载与麻风病魔搏斗、陪伴患者的过程中,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始终指引着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康复科主管护师邢少云,并逐渐内化成她的责任与使命。为此,她深入黎村苗寨,主动脱去隔离衣与患者接触,推动全国防治模式转变,被老人们亲切地唤为“阿侬”“女儿”……这就是坚守的力量。
作为医学高峰的攀登者、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同时也是新征程上的奋斗者,江涛、杨世霞、邢少云荣获了2025年“白求恩奖章”。
医学探索无止境
“做一台手术能够挽救一个人,如果能找到一种技术或者治疗方法,那么能够挽救的就是成千上万个人。”江涛常和他的同事们这样说。
从医37年,江涛也与脑胶质瘤较量了37年。突破传统禁区,江涛用20年建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多维组学数据库,发现并命名了脑胶质瘤恶性进展与复发的关键融合基因,被纳入世卫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指南。自主研发的针对脑胶质瘤的小分子靶向药,是国内原创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典范。
创新,从未止步。面对一些麻风病患者创面难以愈合,甚至被截肢的风险,邢少云应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将麻风病患者溃疡率从28%降至5%,同时降低了截肢率,并将这项创新技术推广至全国多家麻风病医院。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要‘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事业,关键在于守正创新。”先进工作者代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师郜洁表示,要以现代科技赋能中医临床实践,守护女性生殖健康,帮助万千家庭孕育健康宝宝。
为了提高百姓对健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先进集体代表,江苏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焦建栋介绍,信息化技术能够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效。他以肿瘤防治医防融合为例,谈及锡山区吴老伯参加筛查后被评估为胃癌高危,很快得到确诊并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接下来,他们将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在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分析等疾控领域进一步实践探索。
跨越时空有传承
面对疾病挑战,是怎样的信念引领着他们长期坚守?
“对精神的传承和对生命的尊重是支撑我走下去的重要力量。”江涛表示,自己受医学前辈影响颇深,王忠诚院士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也是他的老师。
在他看来,中国神经外科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老师那一代打下的良好基础。从白求恩到王忠诚,再到自己这一代,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不断滋润着江涛等人坚守扎根临床、服务患者的初心。
疾控人是监测预警的“哨兵”,是突发疫情的疾病“侦探”,是实验室病毒检测的“解码者”,是深入群众开展健康科普的传播者。焦建栋表示,这份事业要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责任,更需要一代代的坚守与奉献。无锡疾控建立了专项激励与容错机制,鼓励年轻人既能扎根实验室“沉下心来”,又能投身科普“说得上话”;既能在专业上“一锤定音”,又能贴近群众“接地气”。
在麻风防治的征程中,邢少云和她的护理团队并肩前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热忱,同样能看出他们对未来的困惑。”对于团队中的年轻人,邢少云在工作上言传身教,让他们感受到麻风康复对于患者的意义,让职业荣誉感在他们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乡村医生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我在农村工作了25年,见证了乡村医疗发生的巨大变化,不再看病就靠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老三样’。”杨世霞表示,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到基层,也会有更好的激励措施来留住人才,把守护群众的健康网底筑得更牢固。
中医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曾经有一位做了4次试管婴儿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外患者,经过我们的仔细诊查和治疗,成功怀上孩子。”郜洁表示,这让自己更坚定了传承发展好中医药的初心。
(光明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3日 10版)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