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推动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从“纸面规定”走向“肌肉记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23:07 2

摘要:“安全生产没有‘休止符’,各责任单位要严格落实‘班前五分钟’安全晨会制度,把今天的培训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防控能力。”随着参训人员带着“安全锦囊”返回岗位,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纳溪区安办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兰福成在开班仪式上说。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2日电 (李青青)为进一步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近日,纳溪区安办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培训。

“安全生产没有‘休止符’,各责任单位要严格落实‘班前五分钟’安全晨会制度,把今天的培训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防控能力。”随着参训人员带着“安全锦囊”返回岗位,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纳溪区安办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兰福成在开班仪式上说。

“餐饮店的化粪池算不算有限空间?”“算!”“进出口狭窄、自然通风不良,且可能积聚有毒气体,完全符合定义。”“辨识是第一步,全省新规明确要求企业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动态更新危险因素清单,这点必须落实!”

培训中,授课专家郑英分析了近年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解读了有限空间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通过“法规解读+情景模拟+实战比武”的全链条教学,重点讲授了有限空间识别方法、安全检查要点及正确开展应急救援的方式等,结合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警示教育片,以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为参训人员解锁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的“关键密码”。

大屏幕上播放着某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实拍视频,参训人员化身“安全侦探”。“通风管未延伸至底部!”“监护员同时在玩手机!”“气体检测记录造假!”……此起彼伏的“挑刺”声中,郑英逐帧解析:“这个污水井作业连续3小时未复测,这就是某市3人殒命事故的翻版。”某物业公司经理陈涛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日常的‘差不多’就是事故的‘导火索’。”

此次培训,授课老师通过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培训会,通过贯穿全程的互动研讨,以“全员互动、全程实战”为核心,通过案例推演、突发模拟、智能实训等手段,推动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从“纸面规定”走向“肌肉记忆”。

“老师讲的太实在了,全是干货,回去之后也要组织企业学习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和监管要点,坚决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培训结束后,泸州巴蜀液集团安全管理人员陈其毅表示。

据悉,区安办已启动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要求在全区范围内用大喇叭循环播放“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并建立起有限空间风险台账,通过"专家驻点+智慧监管"模式,确保全区有限空间作业点位监管全覆盖。

下一步,纳溪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培训,采取“动态监管+定期演练”机制,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技能,以“无限”手段保障“有限”安全,全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完)

来源:携手共行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