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深处共绘生态新画卷 ——“九三携手·崖柏助力美丽中国贵州行”活动在贵州威宁启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08:33 2

摘要:四月的乌蒙高原,春风染绿千山。4月16日,在贵州毕节威宁县草海畔,一场跨越渝黔两地的生态共建行动正在展开。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与贵州省委会联合发起的“九三携手·崖柏助力美丽中国贵州行”活动在此启动,重庆市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林业局签署《崖柏

四月的乌蒙高原,春风染绿千山。4月16日,在贵州毕节威宁县草海畔,一场跨越渝黔两地的生态共建行动正在展开。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与贵州省委会联合发起的“九三携手·崖柏助力美丽中国贵州行”活动在此启动,重庆市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林业局签署《崖柏迁地保护适应性研究科研合作协议》,两地九三学社社员、林业专家与当地群众共同种下百株崖柏幼苗,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恐龙时代的‘活化石’,崖柏曾濒临‘野外灭绝’,野外仅存1万余株。”在座谈会上,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副主委田水松系统阐释了崖柏保护的重大意义。他介绍,历经重庆科研团队二十余年攻关,该物种已实现人工繁育技术突破,并在全国11省市开展适应性栽培,为我国生态贫瘠地区植被恢复提供了新路径,为全球濒危动植物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相关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林草科技十大进展”获生态环境部表彰。“希望能通过此项活动,提升‘渝黔合作’质效,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研究、推进生态治理和国土绿化、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和带动群众增收方面作出贡献。”田水松说。

九三学社威宁工委主委王才军也对此充满期待。“我们将以崖柏种植为支点,稳步拓展崖柏适应性种植实验范围,探索牛栏江峡谷生态修复新路径,推动乌蒙山生态康养示范区建设,让科技之花结出富民硕果。”

为了确保崖柏幼苗的成活率和适应性,种植工作需十分严谨。在海拔2200米的种植现场,技术人员忙着收集土壤信息,对酸碱度进行分析。本次活动引入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研发的“保水剂+营养土+透气袋”三元种植技术,有望使崖柏幼苗成活率提升至85%以上,为石漠化治理提供创新方案。

重庆市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王雷手持示范苗现场教学:“崖柏既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又是固土先锋,但种植时要避开石灰岩裂缝,株距保持1.2米……”来自渝黔两地九三学社社员为每棵树苗佩戴编码“身份证”,后续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将通过追踪生长数据,对种植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事实上,此次选择在威宁开展崖柏种植,有着深远的生态考量。“威宁地处牛栏江-横江流域,是乌江的发源地,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田水松指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脉说。去年,渝黔两地九三学社签订《渝黔合作协议》,将“九三携手·崖柏助力美丽中国贵州行”列为今年的首个合作项目。此次选送至威宁的200株崖柏幼苗,有100株已在威宁县国家华山松良种基地完成移植。剩余的100株已移交给威宁县林业,并将在盐仓镇进行适应性栽培。后续将继续选送部分苗木前往牛栏江两岸峡谷进行适应性栽培。

当最后一抹夕阳为乌蒙山披上金纱,新栽的崖柏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场跨越千里的生态接力,不仅为濒危植物撑起保护伞,更在喀斯特高原播撒下绿色发展的希望。

(刘 倩)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