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赖传珠是一位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将军。他从上井冈山起,就做连队的指导员,成为井冈山早期的军队政工干部和出色的政治工作者。后来担任大队党代表、支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一直做到统率5个军的兵团政委、大军区政委。赖传珠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政治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赖传珠:长期担任新四军参谋长的开国上将
03主动要求评为“中将”
赖传珠是一位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将军。他从上井冈山起,就做连队的指导员,成为井冈山早期的军队政工干部和出色的政治工作者。后来担任大队党代表、支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一直做到统率5个军的兵团政委、大军区政委。赖传珠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卓有建树。他先后写下了《古田会议前后》《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战时政治工作研究》《抗战以来的新四军》等大批高质量的文章,把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1949年,赖传珠将军在广州与十五兵团部分高级指挥员合影。后排左7:赖传珠、左8:叶剑英、左11:陈赓)
“气宇轩昂,声音洪亮,说话带赣州口音,擅于宣传鼓动”的赖传珠,一生勤奋好学,博闻强记。每天不论战斗多么激烈,行军怎么劳累,晚上躺在战壕之中或露宿于残垣古树之下,总要燃烧篝火,或点起油灯,哪怕自己负伤,也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记录下来。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非常难能可贵。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长征开始的第一天起,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建国后的1959年,逐日记载,无日间断,真实详尽地记录了我党、我军这25年间的战斗历史、重要事件及刘少奇、周恩来、叶挺、项英、陈毅、张云逸、彭真、陈云、罗荣桓、叶剑英、李先念、林彪等领导人的活动和言论。后来这部由胡耀邦题写书名、聂荣臻作序的60余万字的《赖传珠日记》正式出版。赖传珠没有留下万贯家财,留下的是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成为研究党史、军史的珍贵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赖传珠调任中央军委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协助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领导全军的干部工作,责任重大。他在选配干部时,认真执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兼顾各个部队和军兵种,做到公平、公正,以身作则,不任人唯亲。所以,许多军队干部有什么想法都愿意找他谈,把他当做“干部之家”的当家人。“只要找到赖部长,大都能解决问题,即使解决不了也让人心情舒畅,增强信心。”
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并经全国人大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我军从1955年9月开始实行军衔制度。评定军衔工作,是由赖传珠具体负责的。由于这是我军第一次评定军衔,要顾及方方面面,又没有经验可循,工作非常难做。赖传珠组织大家查阅了大量国外军队建制资料,并且向被我军俘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请教。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制订了我军第一部有关军衔评定和授予的条例。根据这个条例,要对全军数十万干部,根据个人的职务、资历、贡献以及德、才、智各方面的情况,分别评定相对应的军衔,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牵涉到全军每一个干部的切身利益。赖传珠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尽量将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周到。赖传珠的夫人孙湘同志曾谈到:“评军衔的工作非常繁忙、复杂、细致,赖传珠为此费了大量心血,经常夜不能眠。但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他对这项工作做得有条有理,完成得很好。”将官的材料,全部经罗荣桓部长审阅;校官的材料,就由赖传珠把关。整个评衔工作基本做到了公正、公平,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和全军官兵的拥护。为了使授衔工作顺利进行,消除攀比之风,赖传珠主动提出自己评为“中将”。后经中央军委研究,按照赖传珠的资历和功勋,决定给他授予上将军衔。赖传珠的高风亮节传为美谈。从1954年起,赖传珠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赖传珠将军(右1)与陈赓(左2)、李克农(左4)等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
1958年10月,48岁的赖传珠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他对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由于他和司令员杨勇紧密团结协作,使部队出现了新局面。他常对同志们讲:“领导干部亲自动手,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党的优良作风。”“领导要自身正,说话才有气力,处理问题才有魄力。”军区党委和业务会议凡是由他作总结讲话时,他都亲自准备材料。自己动手写的重要文件和讲话稿就有上百万字。一位干部回忆说:“那天,我来到赖传珠的宿舍,见他头裹毛巾,不顾感冒发烧,在赶写一篇讲话稿。看到首长的衬衣和床单上打着补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咱们敬重的军区首长,共和国的上将吗?”
◆1958年春,左起:赖传珠、萧劲光、林月琴、陈奇涵、罗荣桓在昆明合影。
1959年10月,赖传珠调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他首先抓军队工作的大方向,即“党指挥枪”,明确地说:“军区党委要抓的工作很多,最根本的是要坚决落实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他注重抓学习,强调各级党委和高中级干部要带头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提出沈阳军区每年要办一期理论轮训班,要求高级干部系统学习《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国家与革命》等经典著作,并通读《毛泽东选集》。赖传珠带头学习,把《毛泽东选集》放在身边,常读不懈。他重视抓基层的调查研究,1961年曾带领工作组,深入到黑龙江一个较边远的连队,找了54名干部战士谈话。通过半个月的调研,赖传珠进一步提出:“抓基层,打基础主要是抓好党支部、连队干部、班长骨干三个环节,关键是加强党支部建设。”还派出3128名干部下连队,解决集体领导和党员干部起表率作用问题。
◆1961年5月,赖传珠与杨俊生在一起研究工作
他还强调领导班子要团结。经常说:“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坚决维护党委班子的团结”。他和司令员陈锡联共事6年,坦诚相待,重大事情始终保持一致。陈锡联曾说:“我和他在一起工作,始终感到非常亲密,非常融洽,非常合拍。正是在我和赖传珠同志紧密团结的影响下,我们军区领导班子非常团结,从而带动了各级领导班子非常团结。”(未完待续)
(选自《党史博采》,作者于继增)
011932年4月23日
红5军团总直属队驻军龙岩城,红13军驻军适中、夏老、大小池。保障运送“战利品”的部队把缴获的大批武器弹药、金银、印刷和兵工设备等运送到中央苏区的长汀和瑞金。
红3军、15军按照总部部署,红3军乘胜向漳浦挺进;15军43师在和溪至马山之线,44师在南靖、天宝,45师在山城、小溪,军部驻南靖分兵发动群众,执行第二次行动计划:准备打击敌军、筹款、肃反、扩大宣传、扩大政治影响, 分发财物给群众。
红14军在赣南、闽西地区肃清残匪,扫除敌占据点。
★南靖城隍庙红15军政治部旧址
021933年4月23日
031934年4月23日
敌军河东、河西两路纵队相继占领香炉峰、高州塅和长生桥、伞盖尖等阵地,逼近广昌城,完成了第二期进攻计划。
红13师仍守备周家山、莲花寨至朱岗堡之线的阵地,配合红1军团突击。37团到禾山下归队,38团之6连亦赶到。晚饭前,37团接替39团担任警戒。39团集结锅头休整。
红15师在建宁集结备战。
红34师不西移,改在梅口集中,以一团向李家坊进行运动防御,主力在15师右翼为突击队。
★泰宁县梅口村
041935年4月23日
中革军委发布西进云南命令,红3军团为右纵队向平彝(今富源)、沾益前进,红1军团为左纵队经平彝向曲靖前进,红5军团和军委纵队为中央纵队,红5军团殿后,向益肠营方向前进。
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通过寡妇桥时,红5军团一部和干部团同追敌进行了一场激战,击溃了在凹起勒新寨一带阻击红军的敌人。在中央纵队正从兴义威舍一条狭小山路通过时,敌薜岳纵队吴奇伟部突然出现在红军前进的侧翼,向红军发起攻击。担负后卫任务的我5军团、红5团全力抗击十倍于己、并有敌机轮番轰炸的敌人,激战了几个小时,掩护中央纵队全部安全通过。
红5军团司令部经法多、老屋基、龙堙口、黑泥到阿衣宿营,行程70里。
★兴义阿依红5军团驻地旧址和留下的标语
★兴义阿依红5军团驻地旧址和留下的标语
051936年4月23日
红2、红6军团占领鹤庆,继占丽江,进到金沙江边的石鼓镇,将追敌远远甩在后面。
红5军驻防绥靖和观音河一带,开展地方工作,帮助藏族同胞春播,筹备参加“五一”文体活动。
★红五军团研学:“宁暴”中坚,善战将军李青云
★红五军团研学:董振堂,不应忘记的一位真心英雄
★红五军团研学:从红五军团到红五军
★红五军团研学:季振同黄中岳参与领导宁都起义的功绩
★红五军团研学:中国共产党对宁都起义部队的改造
★红五军团研学:李卓然: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鲜为人知的遵义会议参加者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37团为何三次翻越夹金山?
★红五军团研学:红星在历史的天空闪耀
★红五军团研学:长征中的“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带给我们怎样的时代启示
★红五军团研学:雄师铁军:爱党爱国 战无不胜
★红五军团研学:李达 “军中的活地图”
★红五军团研学:“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红五军团研学: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
★红五军团研学:“少共国际师”疆场浴血征战
★红五军团研学:壮哉红34师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四位领导人的悲壮人生历程
★红五军团研学:为什么说宁都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
我是红土老记,我为您讲述红五军团,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红五军团研究会)
来源:州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