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动监测:能自动对多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如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无需人工干预,可长期连续运行,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准确的气象数据支持。
田间自动气象站是一种专门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对田间气象要素进行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的设备。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功能特点
自动监测:能自动对多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如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无需人工干预,可长期连续运行,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准确的气象数据支持。
数据采集与传输:具备数据采集功能,可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采集气象数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或终端设备,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和分析数据。
预警功能:可根据预设的气象指标阈值,当监测到的数据超出正常范围时,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农户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可靠性高: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具备防水、防尘、防雷等功能,能适应田间恶劣的自然环境,保证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稳定运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用
农业生产指导:农户可根据气象站提供的实时气象数据,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决定灌溉时间和水量,依据气温、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时机,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灾害预防:通过对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农户能够提前得知即将来临的气象灾害,如暴雨、大风、低温冻害等,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如加固大棚、提前排水、覆盖保温膜等,降低灾害损失。
科学研究:为农业科研提供大量准确的气象数据,有助于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提供依据。
组成部分
传感器:是气象站的核心部件,负责感知和测量各种气象要素。不同的传感器用于测量不同的气象参数,如温度传感器测量空气和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测量空气和土壤湿度、风速传感器测量风速、风向传感器测量风向等。
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传感器获取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格式,同时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初步处理,可按照设定的采样频率和时间间隔采集数据。
通信模块:实现气象站与远程控制中心或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常见的通信方式有 GPRS/4G/5G 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有线网络通信等,确保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用户手中。
电源系统:为气象站的各个部件提供电力支持。一般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结合的方式,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蓄电池中,供夜间或阴雨天使用,保证气象站的持续运行。
支架和防护装置:用于固定传感器和其他设备,使其处于合适的测量位置,并保护设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支架通常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或高强度塑料制成,防护装置如百叶箱可保护温度、湿度传感器免受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袭。
应用场景
农田: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种植的农田,帮助农户了解农田的气象状况,实现精准灌溉、施肥、植保等管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果园:可用于果园的气象监测,为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气象环境,帮助果农预防花期冻害、果实裂果等问题,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茶园:根据茶园的气象数据,茶农可以合理安排采茶时间,采取措施预防病虫害,同时为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提升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设施农业:在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中,田间自动气象站可实时监测棚内的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帮助农户精准调控大棚内的环境条件,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佳环境,实现设施农业的高效生产。
来源:农村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