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雷军还在为小米汽车的流量神话绞尽脑汁时,刘强东却用一单27元的外卖,让整个互联网沸腾了。2025年4月21日,北京某小区门口,一位身着红色京东骑手服、手提外卖餐盒的中年男人敲开了用户的门——他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短短24小时内,这场看似“作秀”的送餐行动,演
当雷军还在为小米汽车的流量神话绞尽脑汁时,刘强东却用一单27元的外卖,让整个互联网沸腾了。2025年4月21日,北京某小区门口,一位身着红色京东骑手服、手提外卖餐盒的中年男人敲开了用户的门——他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短短24小时内,这场看似“作秀”的送餐行动,演变成一场席卷社交媒体的现象级事件,热搜榜上“刘强东送外卖”“京东骑手双职工计划”“超时免单承诺”等话题持续霸屏。
这绝非一场简单的企业家“体验生活”。当晚,刘强东在暴雨中送完最后一单,转身包下海底捞宴请40余名外卖骑手。觥筹交错间,他抛出两个震撼业界的承诺:未来京东全职外卖员要超100万人,且为每位骑手缴纳全额五险一金,甚至配偶也能优先获得京东岗位。而在火锅升腾的热气背后,一封《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正悄然发酵,直指竞争对手“二选一”封杀骑手、挤压行业生态,将美团拖入舆论漩涡。
流量密码:千亿身家与市井烟火的反差美学
刘强东深谙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法则。十年前他化身快递员为618造势,十年后雨中送外卖的照片再度刷屏,这种“千亿大佬躬身市井”的戏剧性反差,天然具备病毒式传播基因。网友戏称“这单外卖能吹一辈子”,而更精妙的是,他将营销动作与用户体验深度捆绑——送餐时承诺“本周解决配送速度”,次日京东即宣布“超时20分钟免单”。这种将个人信誉与品牌信用绑定的策略,让流量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转化为可量化的服务升级。
但刘强东的野心远不止于营销。当美团骑手多为众包模式、社保覆盖率不足时,京东打出“全职骑手+五险一金+配偶就业”组合拳,直击行业痛点。数据显示,京东计划3个月内将全职骑手招聘名额从5万扩至10万,并为超1万名骑手提供“退休金不低于5000元/月”的保障。这种“高福利碾压”背后,藏着京东对即时零售市场的虎视眈眈——通过稳定骑手队伍提升配送效率,进而撬动万亿级本地生活市场。
商战硝烟:从外卖箱到生态链的降维打击
这场送餐行动恰似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重构行业格局。京东外卖上线仅两月,便以“品质堂食”“百亿补贴”“免佣金”三把利剑刺入美团腹地。刘强东更在内部立下军令状:“外卖净利率永不超过5%!” 相较美团外卖约40%的毛利率,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暴露出京东“高频打低频”的终极野心——以外卖为入口,带动3C数码、家电等高利润品类即时零售。
而美团的反应印证了危机感。其高管公开呛声“京东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做外卖的”,却被京东晒出的骑手接单数据反将一军。双方围绕“二选一”的攻防战,实则是运力资源的生死争夺。京东通过为被封杀骑手保底收入、开放多平台接单,正在瓦解美团构筑多年的配送护城河。
温度博弈:商业利益与社会价值的时代命题
在火锅宴的推杯换盏中,刘强东反复提及农村出身、奋斗逆袭的故事。这种情感共鸣绝非偶然——当他把骑手权益与“乡村振兴”“农村养老”等议题绑定,商业竞争便升维成社会价值的较量。京东承诺为骑手家庭提供“双职工”岗位,让数万底层劳动者看到阶层跃迁的希望,这种“向善商业”的叙事,在资本寒冬中尤其戳中公众情绪。
但质疑声亦随之而来。业界测算,若实现百万骑手全员社保,京东每年需额外支出超百亿,这与其“低利润”承诺形成微妙张力。而全职化模式是否适配灵活就业群体、高福利能否持续兑现,仍是待解难题。正如学者所言:“当平台经济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刘强东送出的不仅是一份外卖,更是一份关于劳动者尊严的时代考卷。”
夜幕降临时,北京国贸的霓虹照亮了骑手们的电动车。刘强东的红色工服或许明日就会重回衣柜,但这场由一单外卖引发的风暴,正在改写中国互联网的竞争法则——当企业家躬身拾起外卖箱,他托起的不只是餐食,更是一个平台与千万劳动者共生的未来。
来源:长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