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邀您飞“阅”厦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3 10:31 2

摘要: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展示厦门“爱阅之城”魅力,传递阅读力量,营造全民阅读氛围,4月19日晚,“飞‘阅’厦门”4·23世界读书日阅读晚会在厦门广播电视集团1000平方米演播厅举办。

主题演出充满书香阅读氛围。

世界读书日阅读晚会现场。

大同中学男声合唱团演唱《万卷星河伴成长》。

现场观众被晚会节目深深吸引。

朗诵节目《百年厦图映华章》

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展示厦门“爱阅之城”魅力,传递阅读力量,营造全民阅读氛围,4月19日晚,“飞‘阅’厦门”4·23世界读书日阅读晚会在厦门广播电视集团1000平方米演播厅举办。

此次晚会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指导,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与厦门卫视承办,厦门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厦门市图书馆协办。晚会紧扣“飞‘阅’厦门”主题,分为“文脉绵延润鹭岛”与“科技赋能阅未来”两大篇章,串联起厦门这本“城市之书”的往昔与今朝。主办方表示,希望借助本次晚会,以阅读为笔,勾勒出厦门文化轮廓,推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据悉,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后,我市举办多元阅读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全方位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伴随着身着汉服舞者的精彩演绎,一幅生动的晴耕雨读的生活图景,跃然呈现在观众眼前。首个节目《南陈北薛耕读忙》,引领着观众走进唐代中期,整场晚会也由此走进“文脉绵延润鹭岛”篇章。

从中唐到南宋,文化在传承,传统在赓续。自媒体大V“金箍姐姐”带来了《半亩方塘天地宽》的主题讲述,借助对诗歌名篇《观书有感》的赏析,她将南宋大儒朱熹在同安兴办教育的深远影响娓娓道来。

之后,时光来到明朝,情景演绎《古今形胜绘华夏》,再现明朝金沙书院助力《古今形胜之图》绘制并远传西方的情形,这也成为打开东西方交流大门的催化剂。

光阴飞逝,舞台的场景转瞬成为中西方文化激烈交锋的民国,由厦门知名演员、主持人陆以诺带来的情景演绎《觉醒年代聚力量》,演绎辜鸿铭在北大演讲,重现其捍卫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高光时刻。

集美大学教师董立功以《小小鳌园大世界》为题,讲述了陈嘉庚先生教育救国,将阅读融入教育实践的伟大理念,先生之风再次感染着在场观众。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借助前沿科技,情景演绎《百年厦图映华章》回溯了厦门市图书馆百年历程,三位老馆长舍身守护知识火种、广集珍贵文献的事迹令人动容。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度挖掘与数字化模拟,三位为厦门市图书馆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老馆长”,讲述在艰苦岁月中守护知识、广纳文献的动人故事。

进入“科技赋能阅未来” 篇章,呈现的是科技给阅读带来全新变革。情景演绎《万卷星河伴成长》展现了以厦门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为代表的数字时代阅读新气象。科技让阅读触手可及,极大地拓宽了知识边界,但阅读对人生的意义依然引人深思。为此,晚会邀请到厦门大学保安队长周德新与公益达人崔丽,到场分享各自的阅读故事,以人生经历诠释了何为“立身立学读为先”。

如今科技与阅读的深度融合,正不断拓宽阅读的边界。情景剧《从来悦读入人心》将科技与阅读融合,向现场观众展现了阅读的快乐。如何看待AI时代的阅读?歌曲串烧《新新时代阅无界》诠释了阅读突破传统边界的可能,指出旅行、观影、看展、与AI对话皆为阅读的多元形态,而AI融合情景演绎《文明星火续光亮》则深入探讨在AI冲击下,人类阅读独有的情感共鸣与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引人深思。

阅读晚会上还特别邀请了杨经葵、鲁加升、邓玉秀、陈忠坤等10多位领读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传递阅读力量。

二十余年来 “书香鹭岛”愈加浓

自2004年起,我市深耕“书香鹭岛”全民阅读品牌建设,城市阅读氛围愈加浓厚。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后,我市举办多元阅读活动,全方位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除了阅读晚会,思明区举办第十一届海峡读者节暨思明区“思书明礼·春启新篇”全民阅读月活动;湖里区以“数智阅读·阅见湖里”为主题举办第十七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季;集美区组织区级作家协会开展新作品读分享交流活动,展示“嘉庚故里·人文集美”风采;海沧区举办“阅读马拉松·领读新海沧”,并推出“海沧的日常”第三季视频;同安区开展“阅读点亮银城”系列活动,创意举办“种书节”,以书换蔬,共享春日阅读;翔安区举办“书香文旅市集”,开展闯关互动,活跃阅读氛围;厦门地铁以“书香地铁·阅见山海”为主题打造读书月,在站点设置“书山”,开展诵读快闪等活动。

此外,外图书城举办“大宋”“故宫”等国风系列阅读活动,并带领小读者体验图书陈列职业工作,厦门市新华书店则邀请奶龙创作团队在思明中华城和磐基中心、集美银泰百货、海沧招商花园城、同安宝龙广场等商场与小读者见面。

书香护苗 阅见美好

我市结合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开展护苗宣传

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文化氛围,拓宽“扫黄打非”宣传辐射渠道,我市将“护苗”“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和全民阅读活动有机结合,在社区、图书馆、书店、学校等场所,通过开展主题讲座、亲子共读、“护苗”绘画等活动,让市民了解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的危害,倡导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筑牢未成年人健康心理防线。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发动“扫黄打非”工作人员、文化执法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1200余人,举办全民阅读暨“护苗”活动80余场次,张贴“护苗”海报1000余张,发放各类宣传品10000余份。

励志保安周德新

考上厦大本科毕业后 继续留在学校当保安

2012年,刚到厦门大学当保安的周德新就被校园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吸引着,他非常羡慕学生们能在这么美丽的校园里读书。2013年底,一则“北大保安读北大”的新闻让周德新重返校园读书的念头再次燃起,幸运的是,厦大正好也有支持员工学习的政策。“北大保安能读北大,咱厦大的保安也一定能读厦大!”周德新说。之后,他把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备考当中。克服重重困难,一路坚持,周德新最终如愿考上了厦大。

从厦大毕业后,周德新依然选择做回保安,这让很多人不解。周德新说,厦大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两句话对他影响极为深远。“人到中年,我去过许多地方,也经历了不少事情,逐渐领悟到,不断提升自己才是最有价值的活法。”周德新说,之所以继续留在校园做保安,是觉得这份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能让他持续感受校园的知识氛围,自己有更多机会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能为师生服务,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考上大学,让我对人生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思考。”周德新说,他期望自己不仅能构建起丰富而扎实的知识体系,同时有条不紊,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公益达人崔丽

让更多乡村孩子爱上阅读

提到为何萌生出创办公益图书馆的想法,公益达人崔丽说,自己开过咖啡馆、绘本馆,也做过志愿者,当她给孩子们授课,看到他们收获知识后表现出的喜悦时,便深刻感受到知识的强大力量。当然,她也目睹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差距如何才能缩小?创办公益图书馆就是她想到的办法。

2019年9月,在身边朋友的支持下,崔丽创办了纯阅读公益图书馆,这也是厦门首家且唯一一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公益图书馆。崔丽说,开办五年多来,她经历了很多困难,幸有热心人帮助,图书馆才得以继续运营。公益图书馆发展至今,已为29所偏远乡村学校、7所乡村公益图书馆及3所周边民办学校提供支持,捐赠图书超4万册,更多孩子得以享受阅读乐趣、拓宽知识视野。

“阅读带给孩子的改变是巨大的。”崔丽说,阅读为偏远乡村的孩子们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我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会有更多的孩子因阅读而改变命运,拥抱美好未来。”

市图书馆发布2024年读者阅读报告

人均阅读量46.57本 日均阅读时长79.3分钟

在阅读晚会举办当晚,厦门市公共图书馆2024年读者阅读报告同步发布。从报告数据来看,厦门市民热爱阅读,阅读氛围浓厚。

从人均阅读量来看,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人均阅读量为46.57本,是2023年全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的5.71倍。纸质图书方面,去年,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1.94本,其中成年读者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21.37本,未成年读者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9.18本,分别是2023年全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国民纸质图书阅读平均水平的4.49倍和5.19倍。电子图书方面,去年,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人均电子图书(含有声读物等)阅读量为14.63本,其中,成年读者人均电子图书(含有声读物等)阅读量为12.74本,是2023年全国国民的4.3倍;未成年读者人均电子图书(含有声读物等)阅读量为19.48本,是成年读者人均阅读量的1.52倍。

在读者日均阅读时长上,去年,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日均阅读时长79.3分钟,其中纸质图书阅读时长为42.21分钟,电子图书(含有声读物等)阅读时长为37.06分钟。纸质图书阅读时长方面,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成年读者日均阅读时长为42.90分钟,是2023年全国成年国民日均阅读时长的1.83倍;未成年读者日均纸质图书阅读时长为40.51分钟,与成年读者基本持平;电子图书阅读时长方面,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日均电子图书(含有声读物等)阅读时长为37.06分钟。其中,成年读者日均阅读电子图书时长为41.77分钟,未成年读者日均阅读电子图书时长为24.53分钟。

报告显示,听书成为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喜爱的数字阅读方式。去年,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听书率为87.75%,听书已成习惯。成年读者听书率为85.07%;未成年读者听书率为94.87%,是2023年全国未成年国民听书率的2.86倍。

从读者家庭阅读氛围看,我市超八成读者与家庭成员共同阅读,亲子共读基础良好,日均亲子阅读时长近40分钟。

来源:厦门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