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至12日,北海道十胜地区音更町的“大平原酒店”成为舆论风暴中心。140名多国入住旅客在连续五天的餐饮服务后,集体出现腹泻、呕吐、高烧等症状,经检测确认为诺如病毒污染所致。这场本应是北海道春日之旅的惬意体验,最终演变为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4月8日至12日,北海道十胜地区音更町的“大平原酒店”成为舆论风暴中心。140名多国入住旅客在连续五天的餐饮服务后,集体出现腹泻、呕吐、高烧等症状,经检测确认为诺如病毒污染所致。这场本应是北海道春日之旅的惬意体验,最终演变为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值得警惕的是,涉事酒店在事件爆发后迅速停业,但病毒潜伏期长达48小时,部分游客在返程后才发病,导致疫情波及范围扩大。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紧急发布安全提示,指出日本近期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已达十年峰值,个别重症患者死亡。
北海道酒店业长期依赖季节性用工,厨师培训不足、食材存储混乱等问题普遍存在。此次诺如病毒污染极可能源于员工带菌操作或冷链管理失当。
游客安全:一场跨国危机中的脆弱个体
中国驻日使馆的提醒值得深思:在日游客年均超600万人次,但多数人对日本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不足。笔者实地调研发现,北海道旅游宣传中“农场直供食材”“米其林认证”等标签,反而掩盖了后厨卫生的真相。
建议游客:优先入住后厨可视的酒店,避免集体供餐风险4;诺如病毒易通过贝类、生鲜传播,建议减少刺身、寿司摄入;发病后立即联系使馆,通过“国际医疗救援热线”获取专业援助。
日本曾以“食品安全指数全球第三”闻名,但此次事件撕开了其光鲜的面纱。
这场中毒事件再次证明:公共卫生安全是旅游业的基石。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