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闽商风采 | 辉阳电缆刘敏锐:以技术锚定产业未来,用创新诠释闽商担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11:20 2

摘要:在福建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怀揣梦想、勇往直前的企业家,刘敏锐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作为福建辉阳电缆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凭借着对线缆行业的热爱与执着,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从乡镇小厂到行业标杆的华丽转身。他的故事,不

在福建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怀揣梦想、勇往直前的企业家,刘敏锐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作为福建辉阳电缆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凭借着对线缆行业的热爱与执着,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从乡镇小厂到行业标杆的华丽转身。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史,更是闽商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演绎。

技术突围:

从乡镇小厂到行业标杆的蜕变

1999年,他带着12名工人和3台二手设备,在福州仓山开启了福建辉阳电缆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之路。彼时的中国线缆行业,外资品牌牢牢占据着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则在低价竞争的泥沼中苦苦挣扎。辉阳电缆的第一个订单,是为农贸市场拉照明线,利润微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刘敏锐并没有因此而气馁,闽商“爱拼敢赢”的基因在他的血液中流淌,激励着他不断向前。

有次他在地铁项目竞标中看到中标的德国品牌电缆价格竟是辉阳电缆的5倍,只因该产品能在高温下维持供电2小时。这次失败给刘敏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让他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电缆是城市的‘血管’,安全就是生命线。我们必须做中国自己的防火电缆!”刘敏锐暗下决心。

2010年,为了实现技术突破,刘敏锐投入全部积蓄,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他还积极寻求外部合作,联合上海电缆研究所、哈尔滨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开启了技术攻关之路。在实验室里,研发团队搭建了高温燃烧舱,对电缆进行了无数次的耐火试验。累计烧毁2000多根试验电缆,研发投入一度占营收的15%。

功夫不负有心人,转机终于在2015年出现。通过引入纳米级陶瓷硅复合材料,辉阳电缆成功将电缆的耐火时间从30分钟提升至3小时,并顺利通过了全球最严苛的BS6387标准实验。这项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福建省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也让辉阳电缆一举拿下了省内重大项目订单。如今,辉阳电缆的防火电缆单价虽比普通产品高,但市场份额却稳居福建前3。据相关数据,2024年该品类营收占比已达42%。

技术护城河:

构建三维立体竞争优势

在刘敏锐的带领下,辉阳电缆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公司的研发图谱中,技术创新被分解为三个维度,构建起了一条坚固的技术护城河。

其一,材料突破。开发石墨烯复合绝缘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将使电缆的载流量提升30%,同时能耗降低15%,大大提高了电缆的性能和效率。

其二,工艺革新。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是辉阳电缆在工艺革新方面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技术,公司实现了矿物绝缘电缆生产全程自动化,良品率从70%跃升至98%。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让辉阳电缆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其三,标准引领。在标准制定方面,辉阳电缆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主导制定了参与《T/FQIA001—2022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和《T/FQIA002—2022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阻燃耐火电缆和电线》两项团体标准制定,是这两项标准的提出单位和第一起草单位,并主导这两项标准的制定。2024年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电器附件 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GB/T15934-2024》和《绝缘胶粘带工频介电强度和耐电压的试验方法20233192-T-606》。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提升了辉阳电缆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也为推动整个线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前,辉阳电缆拥有65项专利,其中3项发明专利成功解决了行业内的“卡脖子”难题。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电缆铜芯耐火层包络机构”专利,使生产线速度从每分钟100米提升至200米,生产效率实现翻倍。

走进辉阳电缆的智能车间,便能感受到数字化管理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大屏上的“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映射着生产状态,通过MES系统与ERP系统的无缝对接,企业实现了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双碳战略:

在绿色转型中抢占新赛道

随着全球碳中和浪潮的兴起,刘敏锐敏锐地捕捉到了绿色转型带来的机遇。他将辉阳电缆的技术路线图锚定在三大方向,积极投身于双碳战略,努力在绿色转型中抢占新赛道。

首先,清洁能源配套。针对海上风电项目,辉阳电缆正投入研发海上风电用耐腐蚀电缆,其耐盐雾腐蚀能力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其次,循环经济。为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辉阳电缆建立了完善的电缆回收体系。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公司将废旧电缆进行回收处理,再生铜利用率高达95%,年处理能力达到3000吨。这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节能增效。推出“智慧电缆”产品,是辉阳电缆在节能增效方面的创新之举。该产品通过内置传感器,实现了能耗的实时监测,帮助客户节能15%。同时,“智慧电缆”还具备故障预警功能,大大提高了电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刘敏锐透露,辉阳电缆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生产环节碳中和。目前,企业已建成光伏屋顶电站,年发电量达200万度,占用电量的30%。在未来的发展中,辉阳电缆还将不断加大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在辉阳电缆的转型蓝图中,服务化转型是核心战略。公司围绕服务化转型,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首先,全生命周期管理。辉阳电缆推出“电缆医院”服务,为客户提供检测、维修、更换一站式解决方案。这一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还增强了客户对辉阳电缆的粘性。

第二,数据价值挖掘。基于20多年的工程数据,辉阳电缆构建了“电缆故障预测模型”,准确率高达92%。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公司能够提前预测电缆故障,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第三,跨界生态构建。与高校合作开发“智慧城市电缆管理系统”,是辉阳电缆跨界生态构建的重要举措。该系统接入城市大脑平台,实现了电缆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产业报国:

闽商精神的当代演绎

作为福建省民营企业商会副会长,刘敏锐对闽商精神有着独特的诠释:“过去讲‘爱拼才会赢’,现在要‘智拼才能赢’。”在他看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要有拼搏精神,更要有智慧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刘敏锐推动辉阳电缆将每年利润的20%投入研发,近三年累计投入超2亿元。这种战略定力让辉阳电缆在2022 - 2024年行业洗牌期中逆势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

刘敏锐常说:“做企业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社会账。”这种价值观贯穿于辉阳电缆的发展历程中,体现在多个方面。

其一,产业链扶贫。辉阳电缆将在偏远山区设厂,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带动就业。通过产业扶贫,公司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其二,技术普惠。为了推动行业整体升级,辉阳电缆向中小电缆企业开放专利池,分享自己的技术成果。这种技术普惠的做法,体现了辉阳电缆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也为整个线缆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三,人才培育。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辉阳电缆深知这一点。公司与福建理工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定制化培养技能人才。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辉阳电缆为自身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中国制造要走向高端,需要更多‘隐形冠军’。”刘敏锐满怀信心地表示,辉阳电缆的愿景是到2035年成为全球特种电缆领域TOP5品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辉阳电缆将继续秉承闽商精神,不断创新,砥砺前行。

全球化布局:

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辉阳电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布局全球化战略。目前,辉阳电缆的产品已进入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电站、地铁、工业园区,越来越多的“辉阳制造”正在为全球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恩歌融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