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年度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年度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生活中不乏体检年年做,最终确诊晚期癌症的案例。可见,普通的体检不能或者说很难去发现一些早期的癌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这也是做防癌体检的重要意义之一。
防癌体检跟普通体检有着很大区别,重点人群是不同癌种的高危人群,而每个癌种的高危人群各不相同,其筛查方式也各不相同。那么,我国的高发癌种应该如何做防癌筛查?重点人群又有哪些呢?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NCC)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总体癌症发病率由高到低排名前五的癌种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和胃癌。结合女性高发的乳腺癌和宫颈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7种高发癌种如何做癌症筛查。
肺癌
01高危人群:
正在吸烟或曾经吸烟,且吸烟指数≥400(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x吸烟的年数);长期暴露于恶劣环境或职业致癌物的人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以及既往曾患肺结核等肺病的患者;年龄≥50岁的中老年人;具有肿瘤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罹患恶性肿瘤的人群。
02筛查策略:
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对于普通的健康人,并不需要每年进行CT检查只需要维持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戒除不良习惯即可。
结直肠癌
01高危人群:
50岁以上人群,符合下列任意一项情况,都应视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定期参与结直肠癌的筛查:
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包括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和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本人具有结直肠痛病史;本人具有肠道腺瘤病史;本人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02筛查策略:
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工具项目包括:
-内镜检查:结肠镜: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乙状结肠镜。
-血液检测: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等;血浆Septin9/SDC2/BCAT1基因甲基化检测。
-粪便检测:粪便隐血试验;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
-结肠CT成像技术:CT仿真结肠镜。
甲状腺癌
01高危人群: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全身放射治疗史;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02筛查策略:
首选甲状腺超声检查。普通人群每年做好体检(包括抽血、甲状腺超声等检查)足矣。
肝癌
01高危人群:
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有长期酗酒,合并糖尿病者;有肝硬化者;有肝癌家族史者。
02筛查策略:
-肝癌的初筛应针对所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的成年人,若未发现肝内结节及病灶,可每半年复查一次腹部彩色超声;
-对发现肝内结节的患者应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性质;
-而针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则需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进行肝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
胃癌
01高危人群:
年龄>45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应视为胃癌的高发人群,应定期接受胃癌筛查:胃瘤高发地区人群;Hp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02筛查策略:
-胃蛋白酶原检测(PG)、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Hp的血清学检测可与PG、G-17检测同时进行,更适用于胃痛筛查。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及其活检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通过综合考虑年龄、病史、家族史、G-17、Hp抗体、PGR等因素,筛选出胃癌的高危人群,再对不同人群安排有针对性的胃镜检查。
乳腺癌
01高危人群:
45岁以上的女性就应该接受规律的乳腺癌筛查,具有以下情况的人群更应高度重视: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三代之内的直系亲属中,有人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家族中有亲属患乳腺癌、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月经初潮年龄≤12岁;绝经年龄>55岁;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
02筛查策略:
小于40岁的一般风险女性:不推荐规律性筛查。
40-44岁的一般风险女性: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乳腺触诊。
45-69岁的一般风险女性: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乳腺触诊。
大于69岁的一般风险女性: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宫颈癌
01高危人群:
曾患有或正患有生殖道HPV感染者;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或其男性配偶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早于18岁)的女性;其男性配偶的性伴侣患宫颈癌者;HIV感染者或患有梅毒、淋病等其它性传播疾病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长期服用避孕药、吸烟及有毒瘾者;有宫颈病变家族史者。
02筛查策略:
无需筛查。
21-29岁女性:单独细胞学筛查,每3年一次。
30-65岁女性:细胞学+HPV联合筛查,每5年一次。
>65岁女性或子宫全切术者:需要根据过去20年内没有CIN2以上病变情况,评估筛查方案。
来源:健康的那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