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28年,浙江杭州知府张印塘的府中诞生一个男娃,这个人便是张佩纶,当时正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期,在太平军攻下杭州后,张佩纶随着家人四处躲难。
1888年,李鸿章将22岁爱女许配给40岁的朝廷大臣,这场相差20岁的婚姻,轰动了当时整个朝堂。
李鸿章的女儿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婚后生下了一儿一女,后代如今家喻户晓。
然而,李鸿章和女儿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李鸿章在背上“卖国贼”的骂名后,女儿和女婿的生活皆受到了影响。
李鸿章为什么要把22岁的爱女嫁给46岁的老大臣?他们的后代又是谁?
光28年,浙江杭州知府张印塘的府中诞生一个男娃,这个人便是张佩纶,当时正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期,在太平军攻下杭州后,张佩纶随着家人四处躲难。
在逃亡途中,父亲和姐姐相继去世,只留下张佩纶和母亲逃到苏州,这段经历也为其日后痛恨战乱、关注边防事务埋下了伏笔。
但即便中躲避战乱期间,张佩纶依然坚持读书,而且他聪明好学,苦读经史之余,还喜欢研究《孙子兵法》与《资治通鉴》。
1869年,张佩纶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人,随后一帆风顺,接连考取进士,并进入翰林院编修,当时的他才23岁,便跻身进入京城年轻士大夫之列。
光绪初年,清廷内部矛盾激化,洋务派与守旧派、满汉官员之间的权力斗争越来越激烈,张佩纶则以“清流”自居,他倡导吏治为宗旨的“清流派”,与张之洞、陈宝琛、宝廷并称“清流四谏”。
他们以“直言敢谏”为武器,弹劾权贵、整顿吏治,试图以儒家道德标准匡扶朝纲。
张佩纶尤为激进,他还曾上书弹劾李鸿章的侄子李经方、庆亲王奕劻等权贵,甚至直言批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弊端。
张佩纶的奏折言辞犀利,直指吏部尚书万青藜“贪墨昏庸,鬻官卖爵”,列举其收受盐商贿赂、纵容属吏舞弊等七大罪状,最终万青藜被革职查办。
另一案中,他弹劾户部尚书董恂在与俄使谈判中“丧权辱国,擅自允诺陆路通商特权”,迫使董恂引咎辞职。
1880年,张佩纶奉诏赴陕西查办巡抚冯誉骥贪腐案。他微服私访数月,查获冯氏借为慈禧太后修建行宫之名,挪用库银20万两的证据,并牵连出布政使、按察使等十余名官员,
最终冯誉骥被革职充军,此案震动西北官场,这种刚直不阿的作风,使张佩纶在朝中赢得“铁面御史”之名,却也埋下了与权贵结怨的隐患。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舰队进犯福建沿海,清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争执不下,张佩纶会办福建海防事宜,驻守马尾。
现实远比理想残酷。张佩纶虽熟读兵书,却缺乏实战经验,更未料到法军会突然袭击。
马尾船政局作为晚清海军的重要基地,本应严阵以待,却因张佩纶的轻敌和准备不足陷入混乱。
法军舰队趁夜突袭,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船政局被焚毁殆尽,这场惨败震惊朝野,张佩纶被革职查办,并发配至察哈尔充军。
一时期,张佩纶彻底告别了朝堂的喧嚣,转而潜心著述,他在南京撰写了一系列等著作,反思时局,他的文字中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得失的豁达。
1888,张佩纶的人生迎来重大转折,他迎娶了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为妻,成为李鸿章的女婿。
这一姻缘在晚清政坛引起巨大轰动,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领袖,与张佩纶的“清流”立场本有分歧,但两人现在竟然联姻,这让很多人看不明白李鸿章的用意。
在张佩纶发配至察哈尔回来后,李鸿章将其保荐入自己的幕府,主管文书奏牍,成为他的重要智囊。
1888年,40岁的张佩纶迎娶李鸿章22岁的女儿李菊藕为妻,婚礼由直隶总督衙门操办,张之洞亲书贺联。
而李鸿章之所以愿意将女儿嫁给已经落魄的张佩纶,是因为他信得过张佩纶,张佩纶的著作见解独到,字里行间尽显忧国忧民之情。
李鸿章曾专门调阅这些文集,读后不禁感慨:“佩纶之文,如老吏断狱,是非曲直,一目了然。”
在他看来,张佩纶的才学足以匹配自己的掌上明珠,两人若能结为夫妻,必能在精神层面琴瑟和鸣。
另外,李鸿章与张佩纶的父亲张印塘曾有过生死之交,两人在战火中结下的情谊,成为后来李鸿章对张佩纶另眼相看的重要缘由。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李鸿章正面临来自清流党与后党势力的双重压力,张佩纶虽已退出政坛,但清流时期积累的人脉与声望仍在,其与张之洞、黄体芳等重臣的交谊,或许能为李鸿章在朝堂之上争取更多的支持。
婚后,李菊藕与张佩纶选择隐居南京,过起半官半隐的生活,李菊藕为张佩纶生下了一男一女,张志沂和张茂渊。
张志沂继承了家族的产业与文化基因,却未能延续父辈的辉煌,他生下了个女儿张爱玲,后成为中国现代女作家。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的作品将中国古典小说风格与现代西方写作技巧进行了有机融合,开创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菊藕的女儿张茂渊则留洋海外,精通英法双语,曾任上海广播电台翻译,晚年更成为著名翻译家。
在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因签订《马关条约》而身败名裂,张佩纶作为其女婿,自然难逃牵连。尽管他并未直接参与谈判,但外界仍将他视为“李党”一员。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2023-09-07:张爱玲逝世28周年:未踏祖籍故土,却“书香继世”
和政发布:2022-12-14: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张佩纶
澎湃新闻:2024-08-03:同光政情与张之洞的人际交往
来源:刘律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