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海淀区各地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掀起了一场全民阅读的热潮。从社区到校园,从书店到图书馆,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也展现了海淀区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阅读,是知识的传承,是心灵的滋养,更
紫竹院街道 古莲书屋/供图 刘季辰/摄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海淀区各地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掀起了一场全民阅读的热潮。从社区到校园,从书店到图书馆,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也展现了海淀区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阅读,是知识的传承,是心灵的滋养,更是精神的升华。让我们一同走进书香盛宴,感受文字的魅力,领略阅读的力量,见证海淀区以创新实践为引领,在文化传承与时代交融中书写新的篇章。
“旧书新知 党群共读”推动知识共享
4月17日,“旧书新知党群共读”活动启动暨《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是这么诞生的》主题沙龙在海淀街道举办。《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一书的责任编辑李文华女士与现场观众一同回顾历史、分享感悟。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李老师的精彩分享让大家深切体会到“人民的胜利”背后所蕴含的艰辛与伟大。
此次活动通过旧书流转、主题分享、换书活动等形式,推动知识共享,强化楼宇社区文化凝聚力,实现党建与文化服务的创新融合。活动吸引了众多企业党支部书记、社区居民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反响良好。
海淀街道自4月初开展“旧书新知党群共读”换书活动以来,已在部分楼宇收获了良好反响。在中钢大厦、e世界财富中心红帆温馨驿家、中国电子大厦、海龙大厦、新东方南楼等活动现场,参与者们热情高涨。有的携书而来进行交换,有的现场了解活动后匆匆回办公室取书参与。大家纷纷表示,这个活动意义非凡,让闲置的书籍重新焕发生机,也让大家在交换中收获了新的知识和珍贵的友谊。
“绿”动校园共享绿色与书香
当世界地球日邂逅世界读书日,北京科技大学校园广场上开启了一场低碳环保派对。海淀区妇女联合会与北京科技大学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绿’动校园,同筑美好”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垃圾分类挑战、旧物改造、图书交换等形式,将环保与阅读相结合,让绿色理念与书香文化在互动中生根发芽。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也提升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和阅读兴趣。
“以书换书,让知识流动起来!”图书交换市集是阅读爱好者的聚集地。摊位上,文学、科普、童书等品类的图书琳琅满目。师生们各自拿来自己书架上的旧书,换取了“图书兑换券”,纷纷簇拥在桌前挑选着心仪读物,每个人都收获颇丰。现场还设置了“新书漂流区”,每人限领一本,不少学生驻足翻阅。“这本《寂静的春天》我找了很久!”一名学生如获至宝,“让书与人相遇,其实也是一种环保的方式”。
“很多物品对自己来说是‘鸡肋’,但没准儿在别人看来就是宝藏。”闲置物品交换区也向“断舍离”困难户们伸出了援手,以物换物、清理闲置,让闲置物品在交换中遇见新主人、焕发新活力。“每个人的‘小行动’都能汇聚成改变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让环保与阅读融入校园生活,让大家都能从‘旁观者’变为‘行动者’。”北京科技大学妇联副主席黄爱霞表示。
走进国图开启阅读“奇妙之旅”
4月20日,国家图书馆北区中文图书区开展了“馆员体验日”读者互动活动。通过设置故事情节和游戏环节,读者在馆员的指导下体验了书目检索、文献架位采集、错架图书查找等任务,深入了解图书馆的运作流程。活动不仅增强了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能力,也塑造了图书馆员的专业形象,传播了图书馆的价值与温度。“通过参加今天的‘馆员体验日’,我从自身体验出发,切身了解和体验了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也了解了如何更好地获取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市民周女士说。
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4月21日国家图书馆还举办了“相信阅读的力量——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发布暨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活动现场揭晓了第二十届文津图书评选结果,《满世界寻找敦煌》《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亮世界》等20种文津图书和46种提名图书从2800余种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此次评选涵盖了社科、科普、少儿等多个领域,题材丰富多样。为方便读者阅览,国家图书馆还设置了专题书架,并通过数字阅读专区,满足读者便捷、多元的阅读需求。“我们更希望文津图书能成为陪伴读者的心灵礼物,于每年“4·23”世界读书日前夕与读者见面。过去20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图书馆平台,每年开展文津图书巡展巡讲,并围绕好书书单邀请作者、编辑和出版社代表参与,让文津图书的生命力在全国各地开花。”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廖永霞说。
“阅见古莲”打造“家门口的阅读生态圈”
近日,以“书香温泉·阅见古莲”为主题的温泉镇首届古莲读书节在D15生活美学馆拉开帷幕。活动通过名家领读分享会、“古莲领读者”聘任、倡议共读等形式,推动全民阅读,打造“家门口的阅读生态圈”。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分享科学探索经历,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精神。
开幕式上,翠微小学温泉分校德育副校长刘玉良宣读了一封《关于号召温泉居民每天阅读半小时的倡议书》,希望温泉镇居民可以践行“每日阅读半小时”,让个人成长与社区文明同频共振。
温泉镇首届古莲读书节突破传统模式,以“阅读+”思维整合资源——依托社区图书角、文化空间,打造“家门口的阅读生态圈”;通过艺术书展、文化沙龙等活动,推动经典阅读与当代生活深度对话。活动特别设立了“古莲领读者”聘任环节,这些来自社区的“文化火种”,将通过读书会、家庭共读计划等形式,推动阅读从“小众爱好”向“大众习惯”转变,助力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读”的学习型社会。
中关村图书大厦推出特色书单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关村图书大厦围绕“书香海淀,阅享青春”主题,推出了三组特色书单,涵盖文学、历史、科技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同时,书店还通过主题读书会、作者见面会等形式,深化读者的阅读体验,并推出优惠活动,激发大众阅读兴趣,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此次推出的三组书单精准对接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并按类别分布各区域。其中,文学类精选《三体》《平凡的世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等经典作品,从科幻想象到现实奋斗,全方位激发读者对人生与未来的思考;历史与经管类推出《人类简史》《万历十五年》《未来引擎》等著作,帮助读者以史为鉴,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科技变革趋势;科技与教育类则涵盖《科技之巅》《高效使用DeepSeek》《AI未来进行式》等前沿读物,聚焦前沿科技动态与教育创新方法,培育适应未来的核心素养。
同时,中关村图书大厦将书单推荐与空间功能创新结合,打造出“阅读-体验-成长”的立体学习场景。读者在选购图书的同时,还可参与主题读书会、作者见面会等互动活动,进一步拓展知识边界,实现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的跨越。
中关村图书大厦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精选书目和沉浸式体验,鼓励更多的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阅读真正成为启迪智慧、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
“书香雅集”穿越“古今对话”
4月20日,2025年长河文化共生雅集系列活动之二——首届紫竹院地区三虎桥书香雅集在三虎桥书舍举办。该活动以“来紫竹读中国阅世界”为主题,紫竹院街道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紫竹院公园、大有书馆、外研书店、团结书社等近30家单位约百名志愿者,通过“长河共读·八雅志愿行”活动,让传统阅读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雅集上还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文化体验活动”,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们和现场的小朋友边互动边对诗词。三位身穿汉服的外国留学生很是吸睛,他们手持鲜花化身“考官”,以花香换诗句,邀游人现场对诗。这种新颖的形式吸引众多市民感受到“古今对话”的深邃魅力。
紫竹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洪熙介绍:“2025年长河文化共生雅集系列活动分为六场,即首届紫竹院地区广源闸庙、首届紫竹院地区三虎桥书香雅集、‘福运万寿文脉长河’寻古篇、‘汉服游园·科技融情’七夕篇、‘月满长河·智游紫竹’团圆篇、‘长河智汇:古今对话的科技密钥’明理篇。此次活动为第二场,通过‘文化进社区’行动加大重要节点的节日文化供给,更好提升地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世界读书日虽只有一天,但阅读的意义却贯穿于每一天。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海淀区不仅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普及,也进一步弘扬了书香文化,提升了社会的文化素养。未来,海淀区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让阅读成为全民的生活方式。(记者 索悦 祖佳琪 李翊铭 韩宁 杨一凡 张译城)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