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哥”李俊生:一副热心肠带火了浚县民间文艺轻骑兵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08:30 3

摘要:近年来,在地处豫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活跃着一支特别受城乡居民群众欢迎的民间文艺志愿服务队。他们经常进社区、学校、养老院慰问演出,每周在公园广场拉开场子义务为群众说书唱戏,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被人

近年来,在地处豫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活跃着一支特别受城乡居民群众欢迎的民间文艺志愿服务队。他们经常进社区、学校、养老院慰问演出,每周在公园广场拉开场子义务为群众说书唱戏,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被人们亲昵地称为新时代的“活雷锋”。

这支民间“文艺轻骑兵”来自浚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他们的带头人就是浚县民协主席李俊生。

今年61岁的李俊生是豫北黄河故道上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他从小就学会了家传绝技吹唢呐,还把唢呐演奏得好听耐看人人喜欢,成了家乡浚县声名远扬的民间唢呐高手。

2001年,热爱民间艺术事业的李俊生在全省唢呐演奏大赛中荣获金奖,在市县文艺界有了名气。第二年他加入了民协组织,结识了很多民间文艺界的朋友。由于李俊生心地善良、待人诚恳、办事厚道,又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2015年被大家推选为浚县民协主席。这个浚县民间文艺组织的“带头哥”,李俊生一干就是10个年头。

可以说,李俊生这个“带头哥”的名号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实。担任浚县民协主席10年来,李俊生除了在老家种好自己的几亩地,一门儿心思都扑到了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壮大上,成了一位边种地边文艺,半农半“官”的小领导。

民协是个群众性的文艺组织,汇聚了各路民间高手,要是没有两把刷子,这个民协主席还真不好当。李俊生的两把刷子就是“热心帮”、“带头儿干”。他把浚县民协当成民间文艺爱好者的家,把每位会员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看待,不管是谁有事儿需要他帮忙,李俊生从不推辞。无论民协接到啥文艺志愿演出任务,他都是带头儿参加。

李俊生的家住在距离县城30多里的农村,为了协会发展和大家的事儿,一年里他要往城里来回跑多少趟,帮助别人办了多少好事,参加过多少次公益演出,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县里的民协没有经费,李俊生为大家办事搞文艺志愿活动,都是自己掏腰包出路费。一年下来他跑的路办的事,一大半都是为了别人。

李俊生常说:“把别人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办,人家才会把你当自己人。”

他还说:“当了这个差,就得干出个样儿。要想干成事儿,就得带头儿干,干出成绩了,大家也就有信心了,跟着干的人也多了起来。”

10年时间,李俊生的大半时间花费在浚县民协的发展和公益演出上。他刚担任浚县民协主席时只有50多个会员,为了把队伍发展壮大,将全县有才艺的民间高手聚拢起来,他跑遍了全县11个乡镇(街道),进村入户登门拜访各类文艺人才,把浚县民协由几十号人发展到如今的172名会员。会员中有拉弦的、唱戏的、能歌善舞的,也有能写会画、练武术的,还有搞木雕、石雕、泥塑、布艺的,他还把浚县餐饮美食行业的佼佼者拉进了协会,成立了戏曲、文学、泥塑、石雕、餐饮等14个民间文艺专业委员会,公开选拔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会员担任各个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协会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大家一起商量着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心齐气顺、精诚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

协会组织健全了,“戏台”搭起来了,李俊生决心带着大家唱好民间文艺这台戏。他极力向上级民协推荐优秀文艺人才,10年时间发展国家级会员25个,省级会员62人,18位会员被评定为省级民间艺术家。

为了扶持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出头出彩,李俊生带着东关舞狮队、顺河街高跷队、杨玘屯泥咕咕手艺人、屯子石雕艺人以及浚县餐饮美食界的负责人,参加各级文联、民协组织的文艺展演和各种民间艺术大赛,让大家在大场合展示才艺拿奖项,扩大浚县民间艺术的知名度。多年来,在李俊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浚县民协会员荣获河南省民间艺术最高奖“金鼎奖”6个,全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1个,各种大奖、金奖数十个,还成功申报了“冯记籽馍”、“振西面馆”、“李记炸虾”、“百年吴氏花生米”等10家“河南省老字号”。浚县民协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颇具影响力的民间文艺组织。

浚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积淀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有4个,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不计其数。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大多在民间代代传承,李俊生家传承多代的唢呐艺术就是其中的一个。

多年来,李俊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教会25名会员学会了唢呐演奏,37名会员学会了吹笙技巧,帮扶6名残疾人会员学会了唢呐演奏技艺自强自立成了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还依托浚县民协民间武术专业委员会,帮助浚县精武堂在善堂镇落户,培养了128名少年武术传承人。

李俊生下力气帮扶协会中隐藏于民间的泥塑、石雕、布艺、美食等非遗文化传承人,指导他们到县文化馆积极申报。多年来,浚县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6人,市级15人。

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发展活力来自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宗旨和存在价值。李俊生2005年就带着自己的李家唢呐艺术团成员成立了浚县李俊生文艺志愿服务队,经常参加市里、县里组织的各种公益演出。担任县民协主席以来,不少热心公益事业的会员在他的带动下加入进来。

李俊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民间文艺志愿者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是新时代的“文艺轻骑兵”。多年来,他经常出现在县里举办的各种公益演出舞台,用欢快的唢呐声给群众带来欢乐。他还积极响应上级文联和民协的号召,自己开车出费用远赴山东临沂、河南郑州、平顶山、许昌等地义务演出,中国民协在郑州绿博园搞了多次公益活动,李俊生都是召之即来。

在他的感染带动下,浚县民间文艺志愿服务队由起初的10来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6人,文艺志愿活动涵盖了唢呐表演、戏曲、书法、非遗文化传承等多种形式。每逢五一、国庆、中秋、春节等重大喜庆节日,李俊生都会带着志愿服务队到养老院慰问演出,进社区、公园、文化广场为居民群众唱戏曲、写书法展示才艺,进校园为学生们传承泥塑、石雕、指书、武术等非遗文化。平日里,浚县城区爱好戏曲的志愿服务队员们每周在浚州公园为群众演出一场戏曲,一年义务演出50余场,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每年浚县正月古庙会期间,李俊生都要组织文艺志愿服务队到古城、两山景区执勤,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志愿服务。浚县民协文艺志愿服务队连续多年受到中国民协和省市县各级文联、民协的赞扬和表彰。

2025年3月4日,为了迎接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的到来,李俊生主席一大早就开车从老家善堂镇西善堂村跑到县城,带着文艺志愿服务队走进黎阳街道河道村宏寿养老公寓慰问演出。学雷锋纪念日当天,他一边组织文艺志愿服务队在浚州广场清风黎阳牌坊前为居民群众义务唱戏,一边应邀参加浚县县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文化广场举办的文艺汇演,一个下午他来回串了两台戏。

在2025年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期间,李俊生主席特意为群众演奏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和他精心创作的唢呐演奏《百鸟欢唱颂党恩》,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传递正能量。

爱意所至,皆是温暖。心中有光,满眼春色。浚县民协主席李俊生用一腔热情点燃了民间文艺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激情,用一副热心肠带火了浚县民间文艺轻骑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来源:黎阳红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