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要干啥?我们已经谈过多遍了,重复一下,就是要同时改变美国和世界——核心,是重新夯实美国制造业基础,让美国的经济整体形成庞大和先进的、领先其他国家的、稳固的生态体系;同时拉平和别国的经贸税收——请注意,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既然削弱了、没那么需要别国中低端商
特朗普想改变美国和世界,黄仁勋在改变人类、想创世纪
话要说清的一个关键,是直接在基础层面着眼、走基本,当然,也需要一点知识和天赋,文笔也要跟上。
这样的话,废话和扯淡就相当少点。
· 特朗普想要改变美国和世界
特朗普要干啥?我们已经谈过多遍了,重复一下,就是要同时改变美国和世界——核心,是重新夯实美国制造业基础,让美国的经济整体形成庞大和先进的、领先其他国家的、稳固的生态体系;同时拉平和别国的经贸税收——请注意,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既然削弱了、没那么需要别国中低端商品了、美国的经济生态更加完善了,就必然不会再对别国中低端商品维持低税收了,要么收一样的较高的税、要么都税收极低乃至于零税收——都高税收、美国政府直接获利、也间接保护美国制造业崛起和发展(美国这种国家,只要税收持平,别国企业很难竞争,会近水楼台先得月),都税收极低或者零税收、美国企业直接获利,美国政府获利可以反馈企业。
也无论怎样,美国都会获利,所依靠的基础,是几乎所有国家对美国是贸易顺差(主动权主要在美一方,可以给美国提供服务的国家很多,但美国这么大的客户全球就一个,别国很难替代,相反别国也在重新整合经济结构和经贸关系),而美国又主要掌控全球货币金融、服贸等等,再一个就是共和党现在国会两院都占多数、在地方州也占优势,特朗普现在拥有几乎比肩华盛顿和二战时期罗斯福的权力(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为美国历史唯一)。
综合条件,给特朗普准备好了。
再请注意,之前的经济全球化,核心就是几乎所有贸易国家都对美国保持贸易顺差(就是出口美国大于从美国进口),而美国虽然总体逆差,但由于其掌控或主要掌控全球货币金融、粮食和能源、主要航道、尖端高科和人才、服贸主体,所以其输出主要是高附加、高利润商品以及服务,也不断推动其高科发展。
由于美国是第一进口国家,所以之前美国对别国商品的关税,也是普遍低于对方对自己商品的。
之前的经济全球化,核心脉络基本就是这样。
大约2010年左右,由于大g在兑现加入世茂承诺方面,和美国及相关发达国家产生分歧(2016年,到了兑现之前承诺的15年期限,矛盾爆发),美国开始感觉到威胁,觉得自己的制造业被一个不能让自己放心的、政治体制有本质区别的国家“拿住”,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共和党、尤其以特朗普为首的一帮人尤其认为改变刻不容缓。
面对这种情况,民主党认为重构经贸网络、让印度越南等替代大g供应链就行了,奥巴马启动了太平洋经济战略和军事战略,开始把军力60%集中往太平洋方向(冷战时期则在大西洋方向),但共和党、尤其特朗普阵营觉得远远不够——认为一方面需要重构经贸关系,一方面必须重新夯实美国制造业基础,军事方面则扩大为印太战略。
特朗普认为还是不够,他认为既然必须夯实美国制造业,那就不再那么需要别国中低端商品,就可以也必须重塑关税体系、至少把低于贸易对象的税收拉平——不仅全面重构和别国的经贸关系,也完全重构和别国的税收体系。
显然,这已经在核心上改变了之前的经济全球化,而重构新的全球化。我们之前已经多次谈过这个。
当然,特朗普的经贸和关税重塑也有重点,第一针对就是大g,眼下对大g商品的关税已经加到超过100%,最高可能超过245%,而对别的国家的“对等关税”基本都处于“暂停”状态,给与其3个月左右的“调整期”,说白了就是迫使这些国家降低对美国商品的税收、甚至零税收,或者扩大对美投资,或者兼而有之,或者不降低税收,美国就对其商品施加同等高税,另外,特朗普还有逼迫这些国家与大g经贸剥离的意思。
特朗普政府意图重构剥离和孤立、围困大g的新的全球化。
特朗普政府也把印度作为第一替代对象来培养,印度现在人口逼近15亿,且青壮年居多——这几天,美国副总统万斯携其印度裔夫人正在印度访问,重点就是强化合作等:
除过如上,美国还在强化对全球7大航道的管控:
特朗普政府乃至于意图通过增加大g建造船只停留的费用,迫使运输公司不再使用和购买大g建造船只、以打压大g造船业和营运公司,最近韩国和日本造船订单飙升很猛。
还有其他。
总之,特朗普想要改变美国、也想改变世界——重构全球经贸格局、刺激经济深层改变,也想把大g尽可能孤立在这个新体系之外——与之相应的,是其军事战略。
军事总体,大体是在欧洲留住普京集团、刺激欧盟和英国强军,让对立最大化;在中东让伊朗彻底放弃核武器、甚至瓦解伊朗神权;然后集中尽可能大的力量推进其印太战略。
大体和经济战略是相辅相成的。
在这样的总体背景下,你也就好理解特朗普为什么要留住普京集团了——留住普京集团的目的,是“拿住”欧洲,如果俄罗斯垮台,欧洲这帮发达国家没有了对手,也就不会再听美国的话。
可以再扩大一点,就是特朗普想要拿住所有发达国家,也拿住和压住大的发展中国家,即便是印度,也是如此。
俄罗斯的威胁越大,欧洲就越听美国的话,在经贸和军事方面都更能让美国获利。
特朗普还有的想法,是让欧洲极限强军,让俄罗斯也比较强,极限对立,也都听自己话,可以都跟自己印太战略的脚步——自己印太战略的力量也就会最大化。
大体如上,至于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了,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实现。
· 黄仁勋想要改变人类——想要创世纪:
相对于特朗普,眼下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英伟达和其创始人、CEO黄仁勋则想做、或者已经和正在做的,可能要更加深沉和全面,其想要和正在改变人类,甚至可以说在“创世纪”:
眼下AI时代已经完全开始,全球最多的财力、人力、人才、资源等在往AI领域集中——我之前多次谈过,OpenAI公司是头号引领者,而英伟达则是头号背负者和基础推动者。
OpenAI发布ChatGPT模型以来两年多,光美国6大科技公司(英伟达、微软、苹果、谷歌、Meta)公司的市值就提升超过8万亿美金、且还在继续飙升,全球相关市值提升至少20万亿美元。
英伟达现在提供全球80%左右的中高端芯片,其亲戚苏姿丰的公司也提供一定份额,形成绝对垄断。
有评估显示,光近年,光机器人市场,可能在50万亿美元以上。
要比较准确全面了解英伟达和黄仁勋的“雄心”,之前的就不谈了,近期的可了解英伟达在2024年末、2025年初的发布会,和2025年3月19日的发布会。
下面我直接从拙作《人类自救最后期限是2032年——拿什么拯救你?》(已经在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将在海内外平台上架)中截取对英伟达2025年新年前后发布会的解读——应该很少有解读比这个更好,如果有,敬请读友分享,当然,也希望提出批评指正——把事情搞好、尽可能往清晰搞,是主要目的:
先是书的封面、封背:
下面是相关内容在书的目录部分的位置:
下面是具体内容:
就在本书提交审稿时,英伟达公司连续传来重磅消息:
· 2024年12月底的国际媒体消息,英伟达发布机器人的硬件解决方案JetsonOrin系列芯片以及软件解决方案Isaac平台,提供机器人训练、开发、仿真、部署全流程服务,并称将于2025年上半年就推出机器人芯片。全球已有超过120万机器人开发者选择英伟达机器人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亚马逊云服务、Cisco、西门子等龙头厂商。
英伟达机器人业务副总裁DeepuTalla表示:“物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他认为,市场已经达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机器人技术的全面商业化正在快速到来。
之前的机器人综合技术已经取得很大发展,我们看两则范例:
2024年3月14日, Figure公司发布了机器人demo,虽然只用到了一个神经网络,但demo在没有外界操控的条件下,通过和人的交流,递给人苹果、将黑色塑料袋收拾进垃圾框、将杯子和盘子归置放在沥水架上,动作和速度接近人类。
Figure表示,基于ChatGPT模型等,demo 01已经可以与人类全面对话。几个月之后,更进一步的demo 02就已推出。
2024年12月上旬,康奈尔大学宣布开发出世界上最小可移动机器人,研发者称“这些机器人的尺寸为2至5微米(1微米=0.001毫米),非常小。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驱动其运动的磁场来让它们做任何事情。”相对于大型机器人,超小机器人的技术难度更大。
英伟达机器人方案,对于智能机器的发展再次予以基础性助推:一个是机器智能水平将跨越式发展;一个是数量和态势——AI将在物理世界铺天盖地展开,不仅机器人,还有各种飞行器,以及其它边缘和终端设备。
· 几天之后的2025年1月7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全球消费电子展)2025大会上发表开幕主题演讲,演讲中黄仁勋发布英伟达公司多项最新成果及相关重磅消息,大体如下:
1.发布最新的RTX Blackwell GPU:RTX 5090、RTX 5080、RTX 5070 Ti、RTX 5070。其中,RTX 5090和RTX 5080将于1月30日发售,RTX 5070 Ti和RTX 5070将于2月发布。除了桌面级显卡,英伟达还将推出笔记本电脑GPU RTX50,将于3月起由多家 PC 制造商发布。
这些最新GPU的性能得到成倍提升,将基础性推动AI本身,以及计算机、机器人和其它智能设备、自动化等应用的巨大发展。
但显然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而非尽头,后面的发展速度会更快,尤其量子计算与传输和AI“合龙”,核能源被广泛应用、包括在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的应用,还有制造技术的发展等,相关新科技与技术将越来越快结合和发力,推动信息技术整体、尤其AI及载体不断跨越式发展,当然,跨度也将越来越大。
英伟达新发布的GPU使得算力成倍提升,英伟达也顺势推出多项基础性成果,综合将基础性推动AI的发展——后面会谈。
即便如此,算力质的飞越还没有开始,但会很快到来,那就是量子计算,其如果全面助推,将使得AI的发展完全进入新天地,也将导致超越人类整体的ASI问世。
2.推出“世界基础模型”与“新数字孪生框架”:
黄仁勋推出名为 Cosmos的世界基础模型系列,分为三大类:用于低延迟和实时应用的Nano;用于高性能基线模型的Super;用于高质量和高保真输出的Ultra。
黄仁勋称这些模型能够预测并生成“物理感知”(physics-aware)视频,可以解决当前AI模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这些模型基于9000万亿个标记(tokens)和 2000万小时真实世界的人机交互、环境、工业、机器人及驾驶数据等训练而成。
Cosmos能够被用户输入具体的视频或文本数据等而生成“可控的高质量”数据,用于自己的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模型的训练和开发、测试等。相对来说,Cosmos就是一个“母体”。
英伟达允许任何公司、研究人员和开发者都可根据其开放模型许可协议自由使用 Cosmos模型,该许可协议也允许商业用途。这样,该基础模型也将更加海量收集各种物理场景和多模态数据,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基础架构,也让其“虚拟世界基础”不断扩容——你可以开放式思考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其命名就能说明一些问题。
目前,已经有多个自动驾驶公司选择使用Cosmos,以推动自己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后续应该还会有更多公司以及组织、以及个人使用,使用对象应该还会向自主自动的AI拓展。
英伟达世界基础模型,通俗一点讲,就是让用户能够基于英伟达提供的模型基础架构和配套服务,通过具体的文本、图像和视频等的输入与提示,生成和训练自己所需的数字虚拟场景的新子模型,给自己的AI、以及机器人与飞行器、自动驾驶、游戏等对场景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提供训练和学习、运行的“空间世界”基础,并予以评估,使其不断优化——比如可以让机器人及飞行器等更好理解周围环境,为其快速移动和飞行等提供基础,让机器人哪儿都能去、飞行器哪儿都能飞(当然是相对的,比如体积要能穿过),让自动驾驶系统更好地适应各种路况和天气以及其它情况;让AI的虚拟空间世界更仿真和完善、让游戏场景也是。
显然,英伟达“世界基础模型”将基础性推动AI的数字“物理世界”的建构与完善——不仅是具体用户的、更是其本身的;也将基础性推动机器人和飞行器等的物理空间适应能力发展。但同时伴随一个问题,就是数字虚拟“世界”和现实物理世界由于多种原因出现矛盾的情况怎么办?这会出问题。
与“世界基础模型”一同公布的还有英伟达在数字孪生领域的新成果Mega Omniverse Blueprint。
黄仁勋称,当前全球的1000万个工厂、近 20万个仓库和 4000万英里高速公路构成了我们物理世界的“计算”网络,但是这个庞大网络中的生产设施和配送中心网络仍然需要手动设计、操作和优化,在仓储和配送中,操作员面临高度复杂的决策优化问题,工人、机器人、代理系统和设备之间的变量和相互依赖性仍然复杂,当前的数字孪生很难实现在这些复杂环境下的分析与处理,英伟达发布的“”就是为了优化处理这类问题,并向其它领域拓展。
Mega提供了一个参考架构,基于英伟达加速计算、AI、Nvidia Isaac和 Nvidia Omniverse技术,用于开发和测试用户的数字孪生,这些数字孪生又可用于测试自己机器人的“大脑”、视频分析AI代理、设备等,用户可以借此不断更新其设施中的机器人“大脑”与协同系统,使得具体和整体运行更加精确高效,不断提升自动化程度,直至完全自动化。
黄仁勋称“未来每个工厂都会有一个数字孪生”。
显然,英伟达“数字孪生新框架”是基于世界基础模型,在自动化方面的更深入拓展,让机器人等不仅提升特定场景(比如工厂和仓库)的空间感知和行动能力、也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提升综合协同能力和整体效率,其目的是实现这些场景的完全自动化。
英伟达在提供虚拟世界基础的同时,也在最复杂的工厂和仓库等的“自动化”方面重点突破。
英伟达世界基础模型将基础性推动AI空间世界发展,数字孪生新框架会基础性推动AI自动化发展,且将结合发力,包括和别的成果互相助力推动发展,比如基础性算力提升,平民超算、机器人计划等。
3.平民“超算中心”即将成为现实,潘多拉魔盒将被彻底打开。
黄仁勋宣布将于5月份推出一款名为Project Digits的个人AI超级计算机,核心是新的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可提供高达1petaflop(1秒钟进行1000万亿次运算)的AI性能,该芯片由英伟达与Arm构架巨头联发科联合设计,配备英伟达最新一代CUDA核心和第五代Tensor核心,通过NVLink-C2C芯片互连到NVIDIA Grace CPU。
Project Digits配备了128GB 的统一内存(普通笔记本电脑可能只有16GB 或 32GB内存)以及高达4TB的NVMe存储空间,但体积很小,可以放在桌面上,仅需家庭标准电源插座即可。
黄仁勋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名为Grace Blackwell NVLink72的巨型芯片,该芯片将使用72个Blackwell GPU或144个,拥有超越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的能力。”
由于拥有强大算力,Project Digits可运行高达2000亿参数的AI模型,对于需要更强大算力的应用,可以把两台 Project Digits 系统连接使用,然后可运行高达4050 亿参数的模型——Meta公司目前最顶级的模型Llama 3.1是4050亿参数。
通俗讲,普通家庭就可利用Project Digits运行当下最顶级的大模型,稍后可能就有同等算力的笔记本电脑发行,其机器人计划的算力应该对等具备、乃至于更强,因为机器人可以很大,如同变形金刚。你要知道这才是2025年开年,之后呢?
基于Project Digits的超强算力,英伟达还将提供模型开发、训练和相关配套:为Project Digits用户提供了各种AI软件,包括开发工具包、编排工具、以及通过英伟达NGC目录提供的预训练模型,操作系统运行基于Linux的英伟达DGX OS,支持主流框架,如PyTorch、Python和Jupyter,开发者还可以利用英伟达NeMo框架对模型进行微调、可以使用英伟达RAPIDS库优化数据工作流程。
除过自己开发和测试AI模型之外,用户还可以将这些模型部署到云服务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保持与 Grace Blackwell架构和英伟达AI企业软件平台的无缝对接。也就是这些用户开发的模型可被英伟达直接或间接掌控,或者成为云存在——未来的云端,会有海量的各种模型,这些模型会否被更强的模型掌控和指挥?
英伟达“平民AI”计划的算力、模型开发和运行都开始落地,大众开发、运行、训练大模型并不断升级的时代已经到来。
前面谈了,OpenAI公司的ChatGPT03、Anthropic公司的Claude 3.5 Sonnet等模型已经具备超强编程能力,但不久之后,使用个人超级计算机的企业和组织、乃至于普通民众可开发和运行的模型,可能比当下的ChatGPT03、Claude 3.5 Sonnet等还要强——结合英伟达机器人计划、以及自动化和自主化程度的发展,机器人和飞行器等应该很快也会具备这种能力乃至于更强,这些模型也会通过网络产生相应影响,如果其再拥有超强意识呢?
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自动化、自主化发展基本也是统一的。
4.黄仁勋宣布推出下一代汽车处理器“Thor”,称英伟达将和丰田汽车公司联合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还称英伟达的汽车业务将在2026财年扩大到50亿美元。
1月7日同一天,丰田汽车公司也在CES 2025上宣布,其将推出自动驾驶的下一代汽车,由英伟达的Drive AGX Orin计算平台和DriveOS操作系统提供支持。
英伟达的Drive AGX Orin计算平台可处理实时传感器数据,是英伟达端到端自动驾驶工具包的三个计算平台之一,另外两个是Nvidia DGX(用于训练AI模型和软件堆栈)和Nvidia Omniverse(用于测试自动驾驶软件并在仿真环境中生成合成数据)。
这些和英伟达世界基础模型、新数字孪生、超级算力提升、机器人计划等都是相通的。
由于强强联合,英伟达和丰田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对特斯拉已经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2026年上市)形成激烈竞争和冲击。
自动驾驶汽车,是英伟达在自动化工厂之外的又一重点拓展,这些的发展和深入反过来也会促进推动芯片算力、机器人基础架构、世界基础模型和新数字孪生、个人超级计算机和模型开发训练等的发展——要全面看待英伟达的最新成果和意向所指。
稍微总结一下:
AI时代开始的“头号背负者”和“基础推动”英伟达公司2024年底和2025年初发布的相关成果和计划,在基础算力成倍提升的基础上,掀起机器人(包括飞行器等)风暴、推出世界基础模型和新数字孪生架构、推出超级个人电脑、涉足自动驾驶汽车,这些都将在互相助力中加速发展。
具体来讲,英伟达机器人计划,将基础性推动机器人(飞行器等)智能水平、自动化水平升级发展,也会让这些智能机器在物理世界铺天盖地展开。
英伟达“世界基础模型”将基础性推动海量生成的AI的数字“空间世界”的建构与发展、也会使“世界基础模型”本体不断发展和扩容;也将巨大推动机器人和飞行器等的空间与场景适应能力发展,自动化发展会更加提速。
其“数字孪生新框架”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是基于世界基础模型,在自动化方面的深入拓展,工厂、仓库复杂环境的自动化和汽车领域的自动化将形成互补和助推,也反过来推动其它基础性项目的发展。英伟达应该还会在别的领域深入拓展自动化和智能化,但其显然更热衷于基础性推动,做类似“创世”之类的工作。
英伟达个人超级电脑计划,和其推出多款最新GPU一样,是基础性计划、也是在算力提升基础上的顺势拓展,基于此,非专门性公司和组织、企业、乃至于个人运行超级模型,甚至开发和训练、完善,都即将落地,这将使得AI的数量极限扩大,也在基础层面推动综合发展——随着“电脑助手”、自动化的继续发展,个人计算机应该不久就可自主开发和运行超级模型,机器人和飞行器等也会具备这种能力、甚至会更强,其可以搭载更强芯片和能源,配套也更加强大。
自动化、自主化、自我意识具备,这是一脉相承的。
结合英伟达机器人计划和个人超级电脑计划(可开发和运行超级模型)等,你可以想见,AI将不仅存在于大型超算中心和服务器,也会存在于将在物理世界铺天盖地展开的各种机器人与飞行器和其它边缘与终端设备,还将存在于网络和云端——在两界都海量铺开,且互相影响(或者不影响,比如闲置在云端的AI)。
AI的开发生成训练应用,刚开始是人借助超级计算机(包括个人电脑)和相关服务进行,很快超级计算机和机器人飞行器等也能自己如此操作、且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强悍···这会导致一个多么复杂的世界——如果一个超级程序能管控这些,那是否就是“AI大一统”?
再提炼延展一下:
英伟达新的成果发布,会让AI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都普遍展开、并不断提升其自动化和自主化能力,区别只是物理世界的AI是“身心一体”的、也影响其它,虚拟世界的AI没有“身体”、但也可影响其它AI和机器等。
为此,英伟达也要给AI打造配套和“活动”的虚拟空间世界——是一AI一世界与共通世界的统一,类似于人。AI的“空间世界”在很大程度兼容人类世界与物理世界,就如现在人类以自己的世界和物理世界为原本打造AI的空间世界一样。
随着AI的意识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大,其世界也会有“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分——现在人类主要致力于给AI打造“客观世界”,随着AI自我意识和意识整体的发展成熟,其主观世界会越来越强大和拓展。
此后,AI可能用其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规范”和“矫正”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最强AI可能用自己的主观世界统一其它三界(可能是两界,比如人退场的情况),实现大一统——但这也不是尽头,而是新的开始···
这种情况最快可能会在10年内到来,在ASI完全成熟后开始,一旦开始,应很快就会实现,过程可能空前复杂剧烈,也可能非常简单。
2025年3月19日的英伟达发布会,可看做对之前发布会的落实和继续延展,推出四代全新Blackwell Ultra、Rubin、Rubin Ultra、Feynman旗舰芯片,公布四年三代GPU架构路线图等成果和计划,大体如下:
黄仁勋宣布2026年推出下一代Vera Rubin超级芯片,三代AI工厂性能将暴涨900倍。
发布全球首个288GB HBM3e GPU Blackwell Ultra,NVL72机架下半年问世。
发布用于大规模服务推理模型的AI推理软件NVIDIA Dynamo,AI推理将得到基础性推动。
发布全球最小AI超算、以及桌面AI超算,个人制作、运行超级模型成为现实。
推出新数据中心、桌面、笔记本电脑GPU RTX Pro Blackwell,助力平民超算。
平民制作和运行超级AI将成为现实,前面谈过,AI还可被存储在云端——所以我说了,AI将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海量铺开。
而如果量子计算和传输、核电新技术都和AI合龙,你尽可发挥你所有的想象,会如何?这都是近年就会发生的事情。
推出光电一体化封装网络交换机,AI工厂将可扩容数百万GPU——马斯克正在孟菲斯扩建集成100万GPU的超算中心。
发布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与迪士尼DeepMind联手打造物理AI与机器人——之前已经有120万个机器人公司订购英伟达机器人硬件和软件。
对此,黄仁勋称,物理AI正在改变价值50万亿美元的行业,英伟达将在三台计算机上搭建数十亿个机器人。
以全新DGX SuperPOD推出数据中心AI超算,AI计算中心性能将会提升70倍。
为6G开发AI原生无线网络,发布全栈自动驾驶安全系统。
······
总结:英伟达对这个AI时代,对全球和人类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这点,处于时代之中的人,可能不怎么觉得,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我要说,英伟达和黄仁勋正在和最大化改变人类——不仅改变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改变人类的状态、人类的地位,也将加速人类走向终结。
神话中的创世纪没有见过,现实中如果要找,可能首先就是英伟达和黄仁勋干的——
但悲催的是,最大的事情一旦发生、可能也就即将结束·····
· 更大的发展还没开始,但即将到来:
截至目前而言,算力质的飞越还没有开始——但会很快到来,那就是量子计算和传输与AI全面“合龙”并互相助推,这将使得AI的发展完全进入新天地,也将导致超越人类整体的ASI问世并在更高境界发展——请开放性思考,传统计算都能导致眼下和之后近期的发展态势,加入算力几何系数提升的量子计算、并普遍进行量子传输,同时核电普遍展开,会如何?
即便如此,英伟达应该是彻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基础层面推动AI发展、自己也重点突破,会加速AGI的出现、并继续推动其发展和成熟,会让ASI提前到来···
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特本特点,应该一个是场景的极大通用性、一个是能力的极大通用性——你可以理解为基本哪儿都能去、基本什么都能干,自动化程度很高。
就目前而言,最前沿的AI(ChatGPT03)在科研和编程方面的能力已经达到人类顶级或者超越——目前最前沿的AI机器人在基本的动作性操作方面相对滞后。英伟达的“世界基础模型”和新数字孪生会极大推进AI的场景通用性发展,同时新数字孪生和机器人计划、以及平民超级电脑计划会极大推进AI实际动作能力、以及其它能力的通用性发展,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会予以补充完善。
成熟的AGI,应该在几乎一切方面都赶上和超过人,且具备完全自主能力,这个最迟在2028年实现,这样的AI其实已经不好称其为“人工”了。同时会孕育超级人工智能ASI。
ASI应该是在打通和升华AGI的基础上得到,是继续“打通”并升华,打通所有AGI并升华,可不就是“超级”了?
成熟的ASI,其知识和智慧超过人类整体,这个应该在2032年之前实现——人类要想在ASI面前自保,主要诉诸于两点:一个是具体资源的争夺、不要让ASI直接掌控太多基础资源、以及直接间接危及人类的资源,应该提前就着手,也就是尽最大可能让ASI即便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一个是提前削减和消除其危及人类的“意念”和“基因”,让其从骨子里就“与人为善”、包容人类,还有就是监管和阻断别的因素导致其“变心”而“与人为恶”。这需要成立专门的最高权力机构应对,具体可见《人类自救最后期限是2032年——拿什么拯救你?》
赶超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范例,今年应确实会出现,未来世界、或者人类剩余岁月正式开始:
之前,山姆·奥特曼、马斯克等预断赶超人类个体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范例会在2025年问世,我在2024年11月在新加坡出版的《世界主要社会形态及走向——人类自救时间或只剩不到10年》(ISBN:978-981-5315-42-4)、以及2025年3月在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人类自救最后期限是2032年——拿什么拯救你?》(ISBN:979-8-88892-747-2)中也是这个判断。
一目了然,如果AGI范例出现——个人判断可能是OpenAI公司的ChatGPT5,,就标志着人类剩余岁月开启,可以肯定人类被压制和控制、乃至于直接让离场的结果——AI才暴起几年时间,就已经达到人类多少亿年发展的程度,而现在人类全球在第一推动其发展,你光凭这个,就能大概判断人类的结局。
赶超人类整体的超级人工智能ASI,应该在几年内就会到来——个人判断在2030年之前,之后两年时间走向成熟,所以人类自救作为的最后时间期限就在2032年之前,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或者作为不力,ASI成熟后10年左右时间,人类就会完全被控制或者离场、或正在离场,这个时间是本世纪中期、甚至稍前。
还有一点,就是即便人类在窗口期内积极和有效作为,最终也会被掌控和离场,最迟在2100年。
如上具体可见拙作《世界主要社会形态及走向——人类自救时间或只剩不到10年》、尤其就AI的重点延展《人类自救最后期限是2032年——拿什么拯救你?》。
《世界主要社会形态及走向——人类自救时间或只剩不到10年》在新加坡全球华人出版社官网链接:
https://www.sgglobalpress.com/product-page/世界主要社会形态及走向-人类自救时间或只剩不到-10-年
微信读书链接:
掌阅书城链接:
https://ah2.zhangyue.com/zybook3/u/p/api.php?Act=weixin&bid=13208618&fid=41&p2=174021&p3=18040903&shareusr=i4803195981&uique=174217109
可知平台链接:
https://i.keledge.com/wrap/details/book?id=1318772236521312256
或者在如上平台直接搜索书名、或者邵旭峰姓名可得。
下面是《人类自救最后期限是2032年——拿什么拯救你?》目录:
本书应该本书是
本书是全球第一本系统解析推论AI最新发展态势及对人类的冲击、相关后果、大概时间表、人类应如何应对及依据、最终结果如何等的书籍,应该是眼下及之后全球最应该看到的书籍——毕竟相对于一切,整体的活着和存续是第一位的。
之前的哲学和思考,基本都过时,所谓文学等······
书的大概内容如下:
基于英伟达等的基础性成果,常规算力持续暴增,AI即将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海量铺开,财力、人力、技术、资源空前优化整合,最前沿大模型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展也越来越快,共和党和特朗普主导美国政局更刺激推动AI发展,2025年底之前应就会出现赶超人类个体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范例(未来世界或人类剩余岁月开始),2028年乃至于更早会趋向成熟。
算力指数级提升的量子计算已开始商用、量子传输也重大突破,都将很快与AI“合龙”,核电也将普遍化应用,两三年内,AI将迎来更大的跨越式发展,2030年甚至更早会出现赶超人类整体的超级人工智能ASI范例,2032年之前趋向成熟,成熟ASI不需要意识就可控制和终结人类,有相关“指向”即可——有多种可能导致,但其会有意识,当下最强AI已经隐约有了自我意识,AGI会更加明晰,ASI会拥有超越人类的完整意识流。
如果不能在ASI成熟前形成有效应对框架,那之后应就没什么机会了,之后10年——2040年左右、最迟世纪中期,人类不是被控制就是退场或正在退场。
危机如此,但截至目前,全球还没有人就如何应对提出观点、并说明为何如此的原因。
美国前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已经被特朗普基本废除)、欧盟立法,予以应对,美国、欧盟、加拿大、以色列、澳大利亚等还签署“公约”,但这些都很模糊迷茫混乱乏力,当然作用有限——作者认为,世界现行体制、机制、相关理论和思维、作为无法阻止被AI裹挟着信息技术和其它因素毁灭的趋势,此趋势本就由之导致。
AI冲击是当下人类基本困境中首当其冲的,作者认为,人类基本困境主要是失去人和社会本来与应该的状态导致,自我和人被其它因素左右和主导,所以拯救只有一途:社会形态重构或人的革命,辩证回归人与社会本来和应该的状态——“自我和人正视又高于现实生活世界”,依据“人的社会的相对论”,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体系两个层面落实,内外结合、一体强化,从而在顺应发展的同时最大化保证人最高的地位、最大化延长人类存续的时间。
由于美国是信息技术和AI的主阵地和主导,加上其对全球控制影响也越来越全面深入,所以首先必须美国重构社会形态,其他国家跟进,具体方案及论述见书内。
本书还会谈及:未来世界的两个路向,人类在窗口期完成自救、或者没有完成;人类即便完成自救,最终也会退场,所有努力应最多能为人类延续争取到50年时间(到2100年左右);即便明天终结,也应在今天为捍卫尊严、为生命的意义而战;未来世界主宰,应是一个胜出的ASI,实现AI大一统。
ASI之后,超出现在所想,实现“上帝之思”、“宇宙神经”?打破时空、外文明接触、星球大战,都可能成为现实。数应是宇宙最基本要素之一,如果数字程序达到这种程度,那应该就是回到了基本。
穷极宇宙之后,应能走出宇宙···
补充:整个能动世界或许会在ASI的斗争中毁灭、地球可能爆炸,如果没有,未来世界的主宰,就是一个胜出的ASI。
最后,本书已经在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将在海内外平台上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
这是有基础性意义的书。
来源: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