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AI原生手机银行上线!银行APP要变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3 12:39 2

摘要:笔者体验后发现,这款APP与传统手机银行APP截然不同,它大胆打破固有功能界面,以全新的对话交互模式惊艳亮相:用户只需发出语音或文字指令,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理财咨询等操作便可轻松完成,实现了从底层架构到交互方式的全面革新。

“对话即服务”的核心变革,是否会掀起手机银行APP行业风暴?

· 来源:轻金融 作者:李静瑕

当一个手机银行APP界面,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对话框,意味着什么?

据4月23日上海银行消息,该行于近日推出的业内首家AI原生手机银行已经灰度上线,部分鸿蒙系统端的用户可以下载体验。

笔者体验后发现,这款APP与传统手机银行APP截然不同,它大胆打破固有功能界面,以全新的对话交互模式惊艳亮相:用户只需发出语音或文字指令,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理财咨询等操作便可轻松完成,实现了从底层架构到交互方式的全面革新。

当下,AI智能体炙手可热,各个行业都在探索APP应用新模式,银行业也打响了重要突破的“第一枪”。从对话到决策,AI如何重塑客户服务新格局?从被动到主动,AI如何颠覆传统金融服务?

01

彻底拥抱AI:

首个AI原生手机银行“破界”上线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现有APP中“嫁接”AI功能的传统模式不同,‌AI原生手机银行从系统架构到用户交互界面彻底拥抱AI‌:

来源:上银微动态

登陆上海银行AI原生手机银行可以发现,一个有冲击力的界面扑面而来,没有了密密麻麻的功能图标,取而代之的是与智能伙伴“海小慧”的专属对话框。用户需要什么服务,只需要通过语音或者文字与“海小慧”进行对话即可。

比如,在对话框内输入“我要给xxx转账”,“海小慧”会自动调出转入账户的信息,确认金额之后自动给对方转账;查询交易明细,“海小慧”会调出近期账户交易明细信息,菜单还可以看到“查看更多明细”、“查询更多账户”、“查询更多币种”等多个关联菜单;如果用户有购买理财的需求,“海小慧”根据用户选择风险等级,为用户提供理财好物榜单等。

这个APP对老年人也更加“友好”。例如,通过对话框要求“放大字体”,“海小慧”会立即调整字体大小,这对老年用户来说,是一项更为简易的操作。

实际上,2025年4月,上海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胡德斌就曾在《中国金融电脑》撰文指出,该行正在探索的AI原生手机银行是一个“多智能体的AI专家”。无论是理财、保险、养老、旅游还是其他服务,通过训练整合各领域专家能力的AI专家都能够快速提供专业参考建议,突破了传统客户经理的个人知识限制。

从传统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模式,向LUI(语言用户界面)模式转变,无疑是银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

凯文凯利曾说过:“科技是人类的延伸。”在这个意义上,AI原生手机银行就是银行服务能力的延伸,它突破了传统客户经理的个人知识限制,将银行的服务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2024年半年末,上海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和“美好生活”APP月活客户数297.95 万户,产品销售占比93.41%。作为总资产规模排前三的城商行,AI原生手机银行会给上海银行的月活用户数与业务转化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无疑值得关注。

02

“对话即服务”,

银行下一个“超级入口”?

数字金融时代,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重塑我们与银行的交互方式!

AI原生手机银行的横空出世背后,是“对话即服务”理念的落地。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金融服务不再依赖固定流程,而是通过自然对话动态满足需求。

以往,我们使用手机银行,常常要在众多菜单和界面中来回切换,操作繁琐。但现在,AI原生手机银行焕然一新,一切变得简单直接。用户只需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在对话框中输入自己的需求,AI都能迅速理解并给出精准的回应,实现一站式服务。

不仅如此,AI原生手机银行还具备强大的智能推荐功能。

在过去,APP创新往往局限于业务流程的优化与产品功能改进,AI原生手机银行的出现,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智能,真正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客户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金融产品和服务,只需将自己的需求告诉AI专家,就能得到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APP,带来了全新的改变:降低使用门槛,提升效率,同时拟人化交互让冷冰冰的金融工具变得有温度,有助于推动用户黏性显著提升。

首家AI原生手机银行,为何花落上海银行?

这与该行近年来一直在数智化转型上面狠下功夫密不可分。目前,上海银行已经累计建设超400个AI模型,加快营销、风控、运营领域的智能化应用。2023年底,上海银行上线AI数字员工“海小智”和“海小慧”。

2025年,采用先进ASR(自动语音识别)、VPR(视觉感知识别)和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实现流畅自然的人机交互的“海小慧”,在上海银行部分的上海地区网点的智能柜员机上正式投入运行。

另外,据2024年半年报数据,养老金客户AUM 4753.38亿元,占零售客户AUM比重接近半壁江山。这就使得在上海银行的数智化转型中,“适老服务”一直占据重要位置。此前,上海银行的手机银行迭代就升级了大字版,设置了简约的大卡片大按键大字体。

胡德斌曾表示,银行业的服务模式正经历着从功能模块集合向场景化服务的根本性转变。AI原生手机银行“对话即服务”的核心变革,实现了“功能找人”,AI对用户更加精准的画像与需求分析,通过对话形式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更能实现真正的“千人千面”,更“懂你”。

“对话即服务”模式,具有极大的潜力。它打破了传统手机银行以产品为中心的布局,转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真正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03

强强联合:

构建可信AI应用生态形成合力

AI原生手机银行的问世并非一日之功,它离不开AI智能体的爆发。

据Gartner预测,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gentic AI自主完成,而2024年这个比例还是0。另据Research and Market预测,AI智能体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51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471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44.8%。

AI智能体,不再只是简单的自动化工具,而是能够真正理解任务需求、做出复杂决策,甚至主动调整策略的智能系统。在今年的中关村论坛上,蚂蚁数科CTO王维曾表示,AI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正在向“决策者”(Autopilot)演进。

不过,AI智能体在应用到场景中还需要直面诸多挑战,包括要解决快速接入集成、场景适配问题、复杂任务协同、场景知识构建等难题。对金融行业而言,AI智能体的可信任度和安全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推进AI智能体在金融场景的应用,需要构建可信的AI应用生态形成合力。

这就给银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必须构建开放式的API接口、平台化的服务架构以及AI原生开发工作平台,以此形成敏捷响应机制,精准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更要打破行业边界,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作,共同打造一个共生共赢的的金融生态圈。

据轻金融了解,上海银行AI原生手机银行的成功推出,离不开头部科技公司强大的AI技术生态的支持,背后借助了蚂蚁数科支持了上海银行构建企业级金融AI智能体。同时,该行也引入了阿里通义大模型,这种技术生态合力为手机银行带来了全方位的升级。

AI原生手机银行的实现,依赖多项前沿技术的协同。

这方面,蚂蚁数科打造了一套从“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全链条贯通的一站式企业级智能体开发平台,从最底层的计算能力到最终落地的应用场景,拥有全栈的技术产品矩阵,并且经过了规模化业务的验证。能够支持不同的开发模式,还支持本地化、SaaS化以及混合云等多种部署方式。

算力是中小银行AI智能体应用的一大掣肘。为此,蚂蚁数科开发了智算平台,能够实现多云、多芯、异构算力资源的统一纳管与调度,不仅提升算力利用率,还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适配和优化路径。

首家AI原生手机银行的推出,证明了在“AI平权”时代,中小银行也有机会小跑创新,实现自身的变革式突破。“我们既不盲目争先,也不甘落后,即便在资源上存在差距,也不放弃深入研究与部署,积极拥抱大模型带来的变革。”胡德斌在新金融联盟(NFA)研讨会上表示。

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需要经历多重考验。未来,AI原生手机银行真正变得强大,或许还在用户习惯、银行组织架构、体制机制等方面形成考验,但它对银行深度变革的影响正在加速。

趋势不可逆。未来对话式交互是否会成为各家手机银行的标配,甚至重构整个金融服务生态?我们将对此保持跟踪。

来源:轻金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