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商品,“精锐之师”出击!吴迎凯:一汽-大众全面起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12:52 3

摘要:在1月宣告企业转型已经完成“大船调头”的一汽-大众,在上海车展上带来了一支“精锐之师”,高调地发起市场反击。这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其中在新产品上,作为代表的是CMP概念车,而在技术上则是智慧座舱作为代表。“目前我们处于一个起势的阶段,我们对未来阶段性的产品布局

在1月宣告企业转型已经完成“大船调头”的一汽-大众,在上海车展上带来了一支“精锐之师”,高调地发起市场反击。这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其中在新产品上,作为代表的是CMP概念车,而在技术上则是智慧座舱作为代表。“目前我们处于一个起势的阶段,我们对未来阶段性的产品布局已经完成了。”在4月22日的媒体沟通会上,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吴迎凯这样说道。

从今年开始,一汽-大众将推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吴迎凯介绍说,包括全新揽境、全新一代速腾、全新揽巡在内的一系列重磅新车都将在今年内陆续上市。这些产品都会采用一口价的模式,同时在智能化上会有大幅度提升。比如在23日发布的全面焕揽境,“空间动力双王炸”,其高达87.2%得房率(得房率=踏点到第三排 R 点距离/轴距)同级别最高。全新揽境搭载了全新升级的地表最强2.0T——第五代EA888发动机 WLTC 测试工况下的综合油耗仅为 8.33L/100km。

全新揽境的上市一定会在中大型SUV市场里给消费者带来一个新的选择。随后,从2026年开始,一汽-大众会在20个月集中推出其未来商品规划中的新车型。“接下来,大众品牌可谓是枕戈待旦,将继续加快推新节奏。”吴迎凯说。这包括5款纯电、2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式混动,以及1款全新燃油车型。这10款新车,是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对本土市场理解深化的体现,将真正吹响一汽大众商品结构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冲锋号。

在电动车上,一汽-大众打造的大众品牌全球首款CMP平台概念车ID. AURA已经发布,该车定位纯电紧凑型轿车。该车面向年轻家庭,搭载了全新的CEA电子电气架构无缝地与人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多种技术融合,同时带来更先进的座舱智能化体验。ID. AURA是一汽-大众面向未来的新能源造型设计方向。

“一汽-大众要做的,是一场真正的‘全面作战’:油的优势不丢、电的机会不让、混动的效率不缺、智能的体验不弱。”吴迎凯说。

01

研发模式转变:向“本土主导迈进”

在产品背后,是新技术的到来,新研发模式的成立。在ID. AURA上,就展示了一汽-大众全新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CMP平台是集大众品牌当前核心技术为一体的最新的未来平台,它也是一个多功能平台,可以兼容电动、混动、插混等多种动力形式。此外,这个平台主要定位于紧凑型车型,但是轴距超过2米8,长轴距短前后悬的特点决定了该平台下打造的相关车型具备相当的空间竞争力。

而CEA电子电气架构是一个准中央计算及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该架构具备 “敏捷、聪明、可扩展” 三大优势。其布局清晰,包含1个准中央计算平台(含ADAS域控制器)和2个区域控制器,使ECU数量减少30%,实现了架构的敏捷性。同时,强劲的芯片设计可最大化应用算力,驱动强大的智舱、智驾功能。

CMP电动平台与CEA电子电气架构这一套组合,不仅将为一汽-大众未来车型注入更强大、更可持续的智能基因,引领智能电动的技术跃升。但在吴迎凯看来,更重要的是,这将改变一汽-大众的研发模式。“一汽-大众的商品从研发到上市的速度提高超过30%,实现真正的中国速度。”吴迎凯说。

速度是一汽-大众在研发模式上作出的改变之一。作为行业头部车企,一汽-大众也在不断提升自研能力,在产品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上述的10款新产品,每一款都是针对中国用户需求的“定制之作”,而一汽-大众也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商品研发。吴迎凯说,一汽-大众的商品开发正从“全球协同”向“本土主导”迈进。而这10款新车,是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对本土市场理解深化的体现,将真正吹响其商品结构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冲锋号。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产品上一汽-大众自研的独家技术也会“上车”。

这就是舒感智域座舱。该座舱是由一汽-大众团队主导,以前瞻性的技术自主研发的,既融合了行业首创、行业领先的方案,也体现了一汽-大众传统的工艺优势。其中,该座舱搭载了行业首创的智能音乐玻璃,采用纳米陶瓷技术,将前后风挡与天幕转化为隐形声场单元,相较传统扬声器系统,能耗直降72%。此外,还有超过行业方案 3 倍的智能前端与毫秒级的互联通信,以及用多分区手工喷涂实现渐变效果的座舱的表面。

借助这一平台,一汽-大众可以将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孵化、验证、迭代,也为未来新商品的研发进行技术储备。吴迎凯说,一汽-大众既有全球视野的“高度”,又有本土深耕的“温度”,未来不断提升一汽-大众在商品定义、开发节奏与用户场景塑造方面的主导作用。

02

根本之变:全体系的思维模式转变

强大的新车阵容背后,离不开战略与体系的全面支撑。“技术和用户之间,必须有理念作桥梁,有战略作后盾。”吴迎凯说。面对当前新的市场竞争态势,2025年,一汽-大众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推动全体系的思维模式转变。这其中,吴迎凯强调了五个转变:从“用户”向“客户”,从“产品”向“商品”,从“促销”向“营销”,从“价格”向“价值”,从“传统媒介”向“线上新媒体”,彻底地进行意识转变。

在这种转变之中,吴迎凯说核心是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这意味着一汽-大众所有的行动都要以此作为准绳。这首先就体现在产品品质上。吴迎凯说,安全是底线;品质才是真正的豪华,一汽-大众在安全、品质上不会有任何妥协,从产品的研发初期和推向市场,也从来不会拿客户来练手。“客户是家属,不是小白鼠。”吴迎凯说,品质与服务 才是真正值得去“卷”的方向。

以新能源消费者格外关注的电池安全为例,我们的ID.车型,从电芯、模组到电池包,会进行多达436项的安全测试,测试环境极度严苛,模拟了用户可能遇到的极限用车场景,确保万无一失,才能真正守护每一次出行。比如在寿命测试方面,我们会进行1600次充放电循环,相当于整车行驶超过30万公里,确保试验后容量衰减低于20%。

一汽-大众还联合中汽中心,深入参与“珠穆朗玛计划”,共建新能源汽车安全新标杆。在一汽-大众的字典里,安全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造车的必答题。

其次,一汽-大众也推动了服务升级。今年3月,一汽-大众全面升级了大众服务品牌,焕新发布了“匠·心服务”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心喜之旅2.0”行动,推出15项核心客户权益,全方位强化产品、服务、体验,为超过2000万用户带来更高价值的用车生活。在4月,一汽-大众又宣布在全系燃油SUV“双终身质保”政策——整车+原装备件终身保障,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十大核心系统。这也是行业首个“双终身”质保——只有对于产品品质有十足的信心才能推出这样的政策。

为了降低消费者的用车成本,一汽-大众目前还主动为用户推出了不同次数的保养套餐,比如6次套餐价格可以低至7折,以探岳为例,单次折后约470元,与后市场连锁价格相当,相比小的修理厂、路边店都很有竞争力。这基本满足了在用车周期内的保养,并且可以享受“双终身质保”政策。

这对于用户而言是多赢的局面。首先,在一汽-大众“双终身”质保权益下,客户持续在4S店做保养、维护,车辆保值率相比路边店的保值率提升2%-3%。其次,对连续在4S店保养的老客户,在置换时一汽-大众会有数千元额外的置换补贴,相当于把保养的费用又全补给了客户。“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想要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吴迎凯说。

多管齐下,毫无疑问现在一汽-大众已经站在了新开局的起点上。

来源:明镜Pr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