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感恩之心 扬奋进之志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3 13:15 3

摘要:站在春的起点,黔西北高原上,毕节各族儿女正以“闯”的锐气、“拼”的姿态、“实”的作风,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壮阔征途上奋力前行。

怀感恩之心 扬奋进之志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巍巍乌蒙气象万千。

站在春的起点,黔西北高原上,毕节各族儿女正以“闯”的锐气、“拼”的姿态、“实”的作风,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壮阔征途上奋力前行。

在这里,改革动能澎湃激荡。毕节高新区,贵航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线昼夜不息,日产30万只锂电池的“毕节速度”折射出新型工业化集群成势的锋芒。

在这里,乡村振兴生机勃发。化屋苗乡“黄粑出山”带火特色产业,苗绣工坊针线翻飞织就锦绣前程,多产融合让“绿水青山”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这里,民生答卷温暖厚重。柏杨林安置区,2.9万搬迁群众从“搬得出”到“稳得住”,从“学有所教”到“病有良医”到“老有所养”,这片土地以赤子之心、以奋进之力标注幸福刻度。

…………

毕节在新时代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的一系列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都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和关怀。

打开历史经纬,翻看岁月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的关心关怀关爱无处不在。纵观毕节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毕节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从“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的殷殷嘱托,到《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擘画的宏伟蓝图,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始终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忠诚之志、维护之行、奋进之力。

站在“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关键时期,毕节正以“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再出发”的豪情,在机制创新、产业升级、生态赋能、民生改善的立体攻坚中,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毕节篇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历经时间考验、具有恒久意义的重要节点,成为引领发展的标志。

海雀,曾是毕节“苦甲天下”的代名词。一份采写于1985年5月的新华社内参曾惊动中南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批示中连用三个感叹号,要求贵州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重要批示激起千层浪。随即,贵州省委组织力量对贫困山区“问诊把脉”,由此衍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反贫困“国家试验”。

海雀村新貌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海雀村因此被称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

如今,37年过去了,在党中央关心关怀下、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倾力帮扶下,海雀人使出“愚公干劲”决战贫困,通过三代人接续奋斗,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到77%,依托生态旅游等产业,带动27户村民办起民宿,收入稳定增加,书写了从“一穷二白”到“林茂粮丰”的蝶变传奇。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重要讲话关心关怀,为毕节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难忘“两新”使命——

2014年5月15日,毕节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赋予毕节“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同时也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的历史使命。

我们难忘“示范”要求——

2018年7月18日,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毕节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考察,首站就来到黔西化屋村看望干部群众,令毕节儿女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今年3月17日至18日,时隔4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考察,整个贵州大地都沉浸在温暖、幸福和喜悦中。

…………

柏杨林街道

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下,一系列为毕节“量身定制”的政策措施也接踵而至——

2013年2月,首个从国家层面支持毕节改革发展的文件——《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年)》,由国务院以国办函〔2013〕35号文件批复实施,为毕节实施“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带来重大机遇;

2022年6月30日,国务院以国函〔2022〕65号文件批复同意《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赋予毕节“两区一典范一基地”的战略定位,对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前后9年时间里,国家层面两次为毕节制定发展规划,两次行文支持毕节改革发展。

在《规划》引领下,一系列“优先级”支持毕节发展的政策举措也纷至沓来——

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要规划、重大工程、重大投资在毕节落地;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23个部委为毕节出台28个差别化政策文件;

深圳、广州接续帮扶毕节,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

毕节同心大厦

在历史的长河中乘风破浪,在时代的大潮中奋勇前行。今日之毕节,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新征程。

纵横自有凌云笔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毕节大地热情洋溢,激情涌动。

绿色,是毕节试验区的靓丽底色。

时下,站在黔西市化屋村观景台极目远眺,但见两岸峰壁险峻,水光潋滟,蓝天、白云、碧水、群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天然山水画。

黔西市化屋村

毕节位于长江和珠江上游,在“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化屋村考察时,远眺乌江山水,听取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实施禁渔禁捕等情况汇报,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化屋风光

毕节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把绿色当作自己的“命根子”,在乌蒙山水间开展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植绿、爱绿、护绿攻坚战,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

连续11年与全省同步开展新春植树,这一做法已成为毕节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生态建设的行动自觉。

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长制”,构建了“党政同责、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生态保护新机制。

发出全省首张林业碳票,全面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让“空气卖钱”照进现实。

建成首个林长制主题公园,续聘3万余名生态护林员,率先在全省开展“三清行动”,为生态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

贵州省首张林业碳票

无数个“率先”的背后,鲜明昭示了毕节在绿色发展上不遗余力、善作善成的强大决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今的毕节,从黔山之巅到赤水河畔,山坡尽被绿色覆盖,风吹过,天蓝地洁、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正渐次铺开。

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是决定性因素。

毕节户籍人口950多万,是贵州省人口第一大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毕节人口平均年龄31岁,是目前全国“较年轻的地级市”。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年轻的人口群体,既是压力也是潜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通过针对性技能培训、培育品牌工匠、做强职业教育等,全面促进劳动力素质提升,努力将“人口压力”变为“人口红利”。

走进位于毕节高新区的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忙着分拣各类动漫手办元件。“手办的加工制作,97%依靠手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毕节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给了企业很强的发展信心。”公司总经理王冬阳说。

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毕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无疑是最大的优势所在。随着明月工艺美术、晶煌制衣、雅戈尔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入驻,实现了毕节劳动力的人尽其用,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毕节打造了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人文特征、专业特长、技术精湛的“毕节工匠”,形成毕节鲁班、毕节织工、毕节乡厨、毕节康护、毕节农技五大“毕节工匠”品牌,使毕节人获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惟改革者进、惟改革者强、惟改革者胜。

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毕节“三大主题”之一,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考验着毕节人民的智慧和闯劲。

一直以来,毕节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改革创新的关键一招,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探索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增强农村发展新动力、夯实基层基础新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新举措、创建多党合作新经验、激励干事创业新机制等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任务上精准发力、推动落实。

毕节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之家”宣传展示

从被国务院通报表扬的商事制度改革,到被中央改革办推介的村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从创造性组建“统一战线服务团”,到“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塑造;从农村基层治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件件改革事项,展示了毕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良好形象,释放出推陈出新带来的巨大能量。

今天的毕节,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为最鲜明的特征,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正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把改革推向深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出新出彩——毕节响亮作答:落实中央顶层设计和省委改革要求,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努力加压奋进,推动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

时间的轴线上,清晰镌刻着我们砥砺奋进的印记,那里,有金戈铁马的奋战,有豪情满怀的拼搏,有活力四射的突破。毕节加快发展步伐,各项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开创了赶超跨越、精彩蝶变的“黄金时期”。

更扬云帆立潮头

2025年新年伊始,毕节捷报频传——

贵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在织金正式开工建设;

贵州省水利“一号工程”夹岩水库正式向七星关城区供水;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项目实现首批电煤进场。

…………

这些亮眼的成绩,不仅增强了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更坚定了我们接续奋进的决心和勇气。

工人在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

2025年,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有工作体系和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六个三”工作思路:

在新型城镇化和促消费方向,重点聚焦房地产开发、市政设施补短板、城乡促消费三项重要支撑强基提能;

在新型工业化方向,重点聚焦磷煤化工、新能源及新能源电池、以轻纺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三大产业集群成链配套;

工人在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忙碌

在农业现代化方向,重点聚焦马铃薯、肉牛、天麻三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突破;

在旅游产业化方向,重点聚焦百里杜鹃、乌江源百里画廊、阿西里西三个示范性景区升级打造;

在生态保护和“两山”转化方向,重点聚焦草海、赤水河、乌江三张靓丽名片转化提升;

在民生事业方向,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就业三大核心保障提质扩面。

“六个三”工作思路的提出,是毕节落实“1+6+1”政策措施的再延续,是具体工作抓手的再细化,也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接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利于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形成新的增长极,为“做示范”提供坚实支撑。

工人在大方县红星村天麻种植基地搬运天麻

时间来到了又一个重要节点。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考察。

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领袖的宽广视野和深邃洞察,对贵州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等重要要求,既是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引,又是与时俱进的精准指导。

黔山贵水间,活力迸发;乌蒙大地上,干劲冲天。

这,就是力量!

又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正待挥毫。从春天出发,赤子追梦,毕节一刻不耽搁——

既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努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擎巍峨乌蒙作笔,蘸浩荡乌江为墨,2.69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毕节各族儿女团结一心、豪情满怀,感恩奋进书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每一次践行使命,都会开创光辉灿烂的未来。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日之毕节,在厚积薄发中迈出了感恩奋进的铿锵步伐,织就了山清水秀的生态壮锦,凝聚了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迈向了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壮美新程——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57.59亿元,“稳”的势头持续巩固,“进”的步伐铿锵有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日之毕节,已然成为投资的热土、兴业的沃土、创业的乐土——越来越多的企业用实际行动“投票”选择毕节,基于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毕节被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七星关城区航拍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日之毕节,示范区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局已开——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示范区建设奋楫前行,中国式现代化毕节实践再续新篇。

一座城市的精神向度,决定了她的发展高度。

懂得感恩是毕节人民的精神特质。永怀“滴水之恩、报以涌泉”的赤诚,笃定“此卷长留天地间”的志气,永葆“再闯关山千万重”的豪迈,从头越,天悬明月,风雷磅礴,感恩奋进的毕节必将迎来振翅高飞的璀璨明天!

作者:韩 磊(所用图片为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资料图)

编辑:徐冰洁 责 编:邹佳芮

编审:张 黎 总监制:刘 瑾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来源:毕节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