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4月8日发表于《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重要研究中,科学家们深入探索了肠道菌群、血液代谢物以及血糖控制能力下降之间的复杂联系。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发展机制,还探讨了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调整和增加运动量)是否能逆转这
01
在4月8日发表于《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重要研究中,科学家们深入探索了肠道菌群、血液代谢物以及血糖控制能力下降之间的复杂联系。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发展机制,还探讨了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调整和增加运动量)是否能逆转这些微观层面的变化。
血液不仅是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载体,它还包含了成百上千种微小的化学信号分子——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来源于我们的食物、身体自身的运作过程以及肠道微生物。它们就像身体内部运行状态的“晴雨表”,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我们的健康状况,包括新陈代谢效率、炎症水平甚至某些疾病的风险。
02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167名瑞典成年人进行了详细的血液代谢组学分析。参与者涵盖了从血糖正常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前期乃至未经药物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的各种状态。通过对978种不同的代谢物进行测量和鉴定,研究人员试图找出随着血糖控制能力变化而出现的早期信号。
人体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居住着数万亿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统称为肠道菌群。它们不仅参与营养吸收和免疫调节,还在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与肥胖、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人员分析了临床数据、肠道菌群数据及详细的饮食问卷数据,以评估各因素对血液中代谢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肠道菌群能够解释约三分之一的代谢物变化,这一比例显著高于以往的研究发现,提示肠道菌群在血糖控制受损时可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502种与血糖失衡相关的血液代谢物的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一套可用于早期识别糖尿病风险的分子谱。这些代谢物不仅反映了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差异,还揭示了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空腹血糖受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特定代谢物如马尿酸盐、吲哚丙酸盐和异熊去氧胆酸盐与特定肠道细菌种类之间的关联。例如,Hominifimenecus microfluidus 和 Blautia wexlerae 这两种细菌之间存在一种通过马尿酸盐介导的竞争关系,这进一步证明了肠道菌群如何通过调节特定代谢物来影响血糖控制和整体代谢健康。
03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并为个性化预防和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或许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未来,针对肠道菌群-代谢物轴的干预措施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向。
参考
Wu, Hao, et al. "Microbiome–metabolome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glucose control and responses to lifestyle changes." Nature Medicine (2025): 1-10
来源:小艾健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