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其实对这种营销方向不太感冒。老实说,真的有点过时,而且偏离了主题。如果几年后回想起这一届姐姐,只剩下“陈德容一路躺赢”“陈德容和王蓉吵架”的话,那就太不公平了,对其他姐姐也是个打击。
《浪姐》三公就要来了,感觉热度还是不够啊。
台前姐姐们的演出相对平淡,舆论的焦点开始转向幕后的情况,剩下的讨论中,陈德容承受了不少关注。
我其实对这种营销方向不太感冒。老实说,真的有点过时,而且偏离了主题。如果几年后回想起这一届姐姐,只剩下“陈德容一路躺赢”“陈德容和王蓉吵架”的话,那就太不公平了,对其他姐姐也是个打击。
当然不是说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不应该被批评,但一时间看上去,这些缺点所引发的轰动,似乎让人觉得当事人犯了什么天大的错。
陈德容,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
超凡脱俗的美丽优势
看完《浪姐》,我对陈德容的感觉很直接:她现在还是无法适应昔日光辉与如今的落差。
这事儿其实很容易理解。大多数人要是经历了昔日的辉煌和如今的落差,心里都得琢磨好一阵子。而她之前可是风光无限的呀——
从小她就长得漂亮,眼睛亮晶晶的,笑容灿烂。一家五口里,大家的样子不一定都那么出色,偏偏她像是中了大奖一样,真是基因太给力了。
美貌的优势迅速显现。她9岁时去照相馆拍照,结果老板一眼就看中了她的漂亮,把冲好的照片放在橱窗里吸引顾客,没过多久就被星探发现,成了广告演员。这样传奇的故事,就连一向口直心快的小S都忍不住赞叹:“这姑娘简直太美了!”
14岁时她主演了自己的首部作品《国中女生》,在片中饰演一个纯真无邪的少女,结果引起了琼瑶和邵氏电影公司的关注,紧接着就与她签下了电视和电影的合同。
她回忆说,邵氏曾派人专程去台湾找她三趟,一直不断地承诺会给她后续的学业和生活的保障,最终才把她签下。而琼瑶则表示愿意等她长大后再拍爱情戏,这才让她的父母同意了。
15岁那年,她踏上了香港的土地发展,邵氏对她真不错,让她和周星驰搭档了三部电影,其中两部《鹿鼎记》更是当年香港票房最高的系列作品。
虽没能留下“祖贤出浴、青霞饮酒”那样的经典瞬间,但和李嘉欣、袁洁莹同框的画面,依然让人难以忘怀。
我特别想推荐《双镯》,这是一部关注女性的电影。她在片中饰演村里的女孩惠花,虽然看起来一脸懵懂、特别纯真的样子,但她却勇敢地对抗封建的男权和那些陈旧的婚俗,真的是很坚决的反叛!
结尾时她在海里绝望赴死的那种恍惚表情,不用说话,就已经对女性的命运发出了最深的质疑。
18岁回到台湾,与琼瑶履行约定,接连出演《梅花烙》和《水云间》,瞬间红遍大江南北。“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她饰演的白吟霜和杜芊芊,正好诠释了这一切。
两年后推出的《一帘幽梦》也成了现象级的作品。
紫菱在卧室里轻轻拨动珠帘的那一瞬间,还有她在巴黎庄园里肆意奔跑的身影,都是青春懵懂的心动,仿佛没有烦恼的快乐时光。
这个角色,当年让无数女孩对【成长】、【爱恋】的向往有了具体的体现。
这几部剧让她火得不要不要的,大家都认识她了。趁着热度飙升,她还推出了几张专辑。首张专辑的制作团队,那可都是顶级歌手才享有的阵容啊。
才刚20出头,她几乎已经到达了不少人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成就。称她为天之骄女,丝毫不为过。
天之骄女的“更年期”
陈德容走红的那些年,娱乐圈里美女如云,个个都是花儿,各自争妍斗艳,根本没必要非要拼个高低。或是鲜艳夺目、或是温婉内敛、或是冷艳挺拔,凭着出众的颜值,大家都能在这个圈子里占有一席之地。
光是琼瑶的剧,就捧红了陈德容、萧蔷、陈红、岳翎、俞小凡……个个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丽,让人不禁感叹“女娲真是不公”的魅力。
《琼瑶女郎传奇》(上):悲情女王刘雪华与灵动少女岳翎
凭借美貌成名,可能是最快的出名方式,却未必是最可靠的退休保障。
除非选择在风华正茂时隐退,留下一个美丽的传奇,否则如果真想在这个行业混到成功退休,还得有点真本事。要不然,一旦颜值下降,花期也就随之结束了。
现在回头看看,才明白——
陈德容确实美,皮肤丰盈,轮廓流畅,五官也很柔和。年轻的时候看起来挺不错,可随着年龄增长,胶原蛋白逐渐流失,她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渐渐显露了出来。
《一帘幽梦》之后,她与琼瑶挥手告别,也同时告别了那些在荧幕上留下的美好身影。两年后,她在《绝代双骄》中亮相,尽管那时她才25岁,但眼角和面颊却显露出明显的疲惫和歪斜的下巴。
不过,她的演技还没达到可以忽视颜值缺陷的地步,这个残酷的娱乐圈,马上就给了她回馈。
在拍完《绝代双骄》和《笑傲江湖》后,她就匆匆掉队,像打零工一样一路走来。这二十多年里,她只在一些普通的作品中出现,演的角色也都是那些毫无记忆点的。
对那些天之骄女最大的伤害,就是先把上天的恩赐呈现在她面前,让她尽情享受,可等她陶醉其中时,突然间就被无情地夺走。
从小,她们就享受着颜值带来的优势,在还没长大懂事的年纪,自然容易觉得,成功就像伸手就能得到的一样,不需要额外的付出,只要够好看。
不过,她们没能真正领悟到,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心协力的成果,哪怕偏差一点儿,都难以成立。
这样的人,在面对后续的无力和境遇的巨大落差时,如果不能坦然接受,就容易拼命想方设法维持外表,甚至会盲目相信:只要变得好看,失去的一切就会回到身边。
或者选择逃避成长,总是习惯性地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
提到这,《一帘幽梦》里的两姐妹真是一对对照组啊。
陈德容就像是那种不太想长大的角色。
或许是因为她从小都被家人宠溺,一家人的关系显得有些过于亲密。她虽然只是搬出去住,但对妈妈来说,“就像掉了一块肉”一样。
在父母的溺爱下,她始终怀揣着一颗少女心。到了40岁,还是喜欢和妈妈一起入睡,甚至还要求妈妈和她面对面,这真是显得像个小孩一样。
几年前接受采访时,她依然大胆表示,拒绝扮演“大孩子的妈”这类角色,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虽然她事后说这只是开个玩笑,但那时候她脸上的不屑,真的藏不住。
琼瑶女郎的称号,早已是上世纪的遗影,对于00后来说几乎没什么吸引力,而她却还没能释怀那段辉煌。
在《浪姐》首期中,节目组让每位嘉宾给自己的好友打个电话,这样不仅能收到朋友们的鼓励,也能炒热话题吸引流量。
其他人都纷纷行动,只有陈德容打给了白吟霜——她曾经演过的角色。
大多数人搞不懂她的举动,纷纷猜测她人缘不好,找不到人搭理。为了避免尴尬,干脆硬着头皮来演这一出。
这其中肯定有“演戏”的影子,可是其他姐姐不也是事先和朋友好好对接过,才拨的那个电话吗?我觉得,陈德容心里其实也是有点真心的。
她把白吟霜当成最亲密的朋友,可能她真正想聊的,不是那个让她名声大噪的角色,而是那个曾经衣服飘飘、风华正茂的自己。
与此同时,紧追青春的,是饰演姐姐的萧蔷。
跟陈德容比起来,她的美更加直接,有种强烈的侵略性。
当年,她在娱乐圈被大家公认是“台湾第一美人”,这称号和她紧密相连,既为她的名声添光加彩,也成了她的一种束缚。
到了中年,岁月不饶人,颜值开始走下坡路。她苦于美人这个称号不想轻易放弃,就开始不断折腾自己的脸。苹果肌、高鼻梁、尖下巴全都来了,可没想到越整越离谱,最终遭到了大家的嘲笑,不得不匆忙退出,如今已是一种半隐退的状态。
提到“台湾第一美人”,谁还关心下一位接班人呢?人们谈起这个空洞的称号时,只会惊叹于萧蔷过去的美丽,同时也无奈于她不愿意自然衰老的固执。
曾经享受绝对才能的赢家,如今却狼狈不堪,离开了舞台。
想必把像陈德容这样不想长大的姑娘放进人精云集的《浪姐》,简直是水土不服。
在节目中,她的表现简直就是一个大型踩雷现场——
脾气小得很,动不动就炸。
一场公备战,她一直跟不上团队的进度。王蓉提议大家先整体梳理一下,之后再慢慢改进。这提议其实没啥问题,王蓉也只是用正常的语气说,没想到陈德容却一听就炸了。
态度不够严谨。
在二公彩排时,她突然忘了动作,干脆放弃了,后面随意挥舞,随便应付了事。
人际关系差得太离谱了。
在二公、三公选人的时候,没有人主动找她,她每场都是孤军奋战,最终被自动归入缺人队伍。看看吴宣仪对她们“被连在一起”的解读,以及侯佩岑几人的深意表情,明显没有什么欢迎的感觉。
这些缺点确实是真实的,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过气的作精和一个自私的公主。
不过,在“老公主”的表象下,我发现的是她内心深处的自卑。
气愤、消极,更多的是出于恐惧的反应——曾经的天之骄女,现在却是歌舞都不行,人气低得可怜,承受不了当众揭短的尴尬,干脆就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似乎“只要我不放在心上”,就能撑住最后的面子。
这就像我中学时遇到的那些学生——性格有点怪,成绩也就那样,表面上总是不太认真听课,绝对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拼命努力。他们觉得,努力就是承认自己笨。与其被人说“不上进”,还不如让别人觉得自己只是“没用心”,暗示大家:我实际上是有潜力的,只要我一认真,成绩肯定会提升。
陈德容在我心中就是这样一个形象,曾经那个天赋异禀的赢家,如今再去看“努力”,总觉得更像是那些差生才会走的退路。
甚至,她或许已经尝试过,发现自己连努力都没啥效果。
所以得不停地伪装,时刻保持紧绷的状态。
正像当年在《我就是演员》中,她和张檬演绎了一段《少年天子》的情景。于正看后觉得不太好,随口说了几句,陈德容立马开麦回怼说:
接着,原剧的演员郝蕾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俩人真没啥贵族气质。陈德容听了这话,瞬间就哑口无言了。
节目刚播出没多久,陈德容就宣布退赛了。
观众们感觉,她并不是觉得“高调不屑和他们一起玩”,反而更像是被人揭了伤疤,慌忙溜走。
结 语:
成人世界是这样的,残局只能自己收拾。
她早就体会到这份残酷,只是迟迟没有找到解题的办法,只能先忙着逃避一下。
以为自己躲过了一阵又一阵风雨,实际上乌云始终伴随着自己。
她心里明白自己的能力怎么样,只是不想在众人面前被揭穿这个事实。
所以当面对吴宣仪、VAVA的热情帮助时,她最开始会本能地反感,对方越是热情,越觉得是在证明“自己就是个废物”。而在与侯佩岑小分队平视的情况下,她才逐渐敢于敞开心扉。
我可不是在贬低谁,两个队伍的伙伴都很棒。关键的变化不应该是在吴宣仪或侯佩岑身上,而是应该在陈德容自己。
天之骄女的青春时代算是告一段落了,更年期的她,让人对接下来的表现充满了期待。
就跟她对白吟霜说的那样:这回,我来迎风而上。
可我更希望,她能乘风破浪。
今夜咱们聊聊这个话题:
陈德容的拧巴确实让人挺费解的,感觉她时常在角色和个人之间拉扯,有时候没法找到一个平衡点。她在荧屏上的形象常给人一种矛盾的感觉,既美丽又多愁善感。这种复杂的情感状态让人觉得,她的演绎既有深度也有层次,可能是她对角色的理解太深刻,也可能是她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挣扎。总之,看到她这种状态,大家都能感同身受,毕竟生活中谁能没点拧巴呢?
大家快来评论区聊聊吧!你们对陈德容的演绎有什么看法?她的角色是不是总让你觉得有些矛盾?或者,你们有没有觉得她的表演氛围总让人有点难以琢磨?说说你们的想法,让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来点有深度的心灵SPA,顺便听听那些有趣的故事!如果觉得好,就赶紧分享给大家哦!么么哒!
E姐的新Logo来啦!姐妹们,记得认准正版哦↓↓↓
都市男女的心灵疗愈空间
从学术的角度审视这个圈子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妇产科的陈大夫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