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11月,她决定让17岁的脑瘫儿子独立摆摊卖爆米花。这事经短视频平台发布后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越来越开朗的涛涛。记者 董旭明 摄
4月23日的杭州,阳光下,有点夏天的味道。
姚传华眯着眼睛,盯着在摊位上忙碌的儿子涛涛。
她越发坚定地觉得,自己一年多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2023年11月,她决定让17岁的脑瘫儿子独立摆摊卖爆米花。这事经短视频平台发布后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流量之下,作为妈妈的姚传华认真且清醒。
她一再表达自己的内心:我们不卖可怜,我们卖爆米花,卖烤肠。
一年半的时间转瞬即逝。姚传华和涛涛一直在坚持。
不久前,吴克群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涛涛相关视频,再一次带火了这位励志的少年。
永盛路地铁站门口,认识涛涛的人越来越多。
无论刮风下雨,18岁的摊主涛涛几乎每天都坚持出摊,早11点至晚11点,他几乎全年无休地坚持了下来。
这个年轻人,似乎继承了姚传华“无论外面怎么变,只管努力”的韧性,正在用自己的“用力”和“认真”让一家人生活的“地基”越来越扎实。
吴克群来过后,小摊生意更好了
“吴克群来那天,你不知道,涛涛有多开心。”姚传华提起3月30日那天,仍掩饰不住惊喜。
吴克群来涛涛的摊位上,买了很多涛涛烤制的烤肠、爆米花,免费分给路人。他夸涛涛坚强,烤肠味道好,还和涛涛一起回家,打了一场篮球。
涛涛没有一点胆怯,和吴克群对话,也不会害羞,真诚表达自己。
4月14日至4月16日,吴克群在社交媒体账号贴出“请客”信息,让粉丝凭借“成群结对,温暖加倍”的暗号去涛涛摊位领取爱心爆米花。
明星的号召力之下,很多粉丝去光顾了涛涛的小摊。
涛涛认真对待每一个客人。记者 董旭明 摄
那几天,涛涛和姚传华每天早起准备爆米花,虽然忙,但两个人心里用姚传华的话来说真“像吃了蜜一样甜”。
暗号事件后,认识涛涛的人更多了。
以前,不少从地铁口下来的粉丝,只是来买一根烤肠,买完就走。如今,不少人会跟涛涛打招呼,说“我认识你”。
姚传华的视频号粉丝量也在增加,一些爱心人士会私信或者留言鼓励他们勇敢。
姚传华说,我们很普通,能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心里真的很感恩。
努力学拼音,我儿子会有更好的人生
让姚传华感恩的还有涛涛的变化。
此前交个朋友直播间给涛涛找了个私教,订下100节课,专门教涛涛打字和拼音。如今,已经上了26节课。
涛涛为了学好拼音很用功。
每天早晨7点起床,拿着点读机学习拼音,练习一个半小时。晚上11点收摊,再学习半个小时。
涛涛的坚持也在这件事上再次展示了出来:摆摊空闲的时候学拼音,倒垃圾的时候仍不忘练习拼音,吃饭的时候也在想拼音,坐在电瓶车后面也在默默练习。
用力生活的少年。 董旭明 摄
有时,姚传华看不下去,“我说,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该学习的时候再学习,不能一直闷头学。”
但涛涛会和姚传华“犟”,“要是学不会,对不起帮我的哥哥姐姐。”
因为身体等多方面原因,涛涛接受能力比一般孩子要差些,认识拼音,但是读不好四声。涛涛要强,希望用刻苦能弥补进度上的不足。
姚传华有点心疼。
她知道儿子很珍惜读书的机会。
“有次老师给他手写了两张拼音纸,不小心弄丢了一张,他都急得快哭了。”
面对越来越有自我意识的涛涛,姚传华有时候也为难。
明显“长大”的涛涛,身体素质比以前好了,摆摊生活给予他搬重物、多活动的机会,涛涛肌肉力量增强了不少,很少跌倒,不再胆怯,敢一个人送爆米花给帮助他的城管叔叔,也会在妈妈要求早点“下班”时,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把最后几根烤肠卖完再回家。
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涛涛多了成人的烦恼,也体会了成人的坚强。
“现在脑子里很多事情了,赚钱、买房、做生意、学拼音,有了很多外放的喜怒哀乐。”姚传华说,让儿子独自摆摊一步目前看来是走对了,虽然孩子慢慢脱离了她的怀抱,但离独立生存又近了好大一步。
她希望,未来能让涛涛学个手艺,这个儿子虽然比别人成长得慢一点、磕绊一点,但他的努力一定会让他有更好的生活。
终有一天,姚传华的涛涛会享受他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