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云知声IPO战略布局,双生态闭环构建行业护城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3 18:20 3

摘要:转眼14年过去,这个来自贵州山村的打工妹跨越了职场的重重阶梯,从一个只能熟练操作收银机的女孩,蜕变为佳惠集团的数字化推广专家,甚至成为了内部飞书效率先锋大赛中的冠军。因对数字化不懈地学习与探索,杨艳萍悄然重构了自己的职业图景。

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语叔编辑 | 闪电美编 | 邢静审核 | 颂文

16岁那年,初中学历的杨艳萍在贵州的一家超市里做促销员。她的梦想很简单:一年内晋升科长,三年内成为经理,五年内当上店长。

那是2006年,900元的月薪在贵州算不上高。但她刚从杭州打工回来,对比那边3000-4000元的收入,她知道自己必须拼命。

转眼14年过去,这个来自贵州山村的打工妹跨越了职场的重重阶梯,从一个只能熟练操作收银机的女孩,蜕变为佳惠集团的数字化推广专家,甚至成为了内部飞书效率先锋大赛中的冠军。因对数字化不懈地学习与探索,杨艳萍悄然重构了自己的职业图景。

作为一个初中学历的促销员,她曾对电脑一窍不通,“是我的第一任店长把我引入电脑的世界,教我使用ERP,学会Excel,学会透视表。”而现在,她已经在努力探索飞书的AI功能的路上。

图 /佳惠超市店长 杨艳萍

飞书的出现,更是犹如一剂强心针。杨艳萍惊讶地发现,即便没有复杂的技术背景,哪怕只是会用Excel收集填写数据,也能快速搭建内购统计、门店巡检的数字化工作流。“原先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很有限,现在一个人可以干100多个人的事。”这句话,道出了她对数字化工具的震撼。

1、矿井深处的变革者

2024年,技术正悄然改变每个人的职业可能性。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从 2018年的31.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9.5万亿元,2023年我国SaaS市场规模达581亿元。

越来越多的工具正在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从初中学历的促销员到50岁的销售经理,从矿井的调度到门卫的保安,每个人都有机会用一张表、一条流程,亦或是一个看板,重新定义自己岗位的边界。

1995年,高鹏飞出生在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小县城山西沁水。西南大学硕士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北上广的光鲜职场,而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离家近,开车就十几分钟。”这看似简单的理由,折射出他对家乡的眷恋和责任。

图 / 山西鹏飞集团巡检调度 高鹏飞

2022年,高鹏飞被调往山西鹏飞集团旗下中村煤矿的生产调度中心,面对繁琐的传统管理模式,他感到深深的无力:会议冗长、数据分散、沟通效率低下。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他原本以为数字化改造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直到飞书的出现,一切变得简单起来。“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只要能捋清楚业务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上手搭建。”这个低门槛的工具,让没有太多 IT资源的高鹏飞,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一套基于飞书多维表格、飞书云文档、飞书会议的协作解决方案,甚至还用上了AI的自动提取功能助力数据处理。自此,每一场班组会都会通过线上会议同步总部,矿井班组长提供的数据被录入飞书多维表格,调度巡检的数据有了清晰的可视化看板。

“越用越觉得好用,”他说,“效率很高、很快。”这套方案最终在集团内部的效率先锋大赛上得了一等奖,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个普通年轻人对传统行业的思考与贡献。

2、一位保安的数字化创新

在扬子江药业的园区里,身穿笔挺制服的保安们熟练地掏出手机,在飞书上轻点几下,一次巡检的细节就此定格——安全隐患、异常情况,瞬间被记录、上传、追踪。这一幕,已经成为扬子江药业最平常的风景。

今年30多岁的钱飞见证并推动了安保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最初,巡检工作完全依赖纸质记录,效率低下且数据难以追溯。2022年,飞书的培训为钱飞提供了新的可能。他与飞书企业效能顾问探讨后,设计了一套创新的巡检管理系统。

图 /扬子江药业保安 钱飞

“操作便捷,就连岁数较大的保安也能轻松掌握。”他们解决了诸多之前无法克服的问题,如防止数据篡改、强制现场拍照、记录精准时间等,AI还能帮着智能提取巡检问题并详细分类。仅一年时间,这个巡检系统就积累了12万条数据,成为扬子江安保管理的一个里程碑。

“我们最终的目的,”他说,“是让员工能自觉地捡起垃圾,传播文明。”这个系统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更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3、追求效率的50岁“销售老炮儿”

神州数码唐鹏的职业生涯,几乎是中国商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还记得刚工作时,他最先学的不是Excel。“我们那时候入职,先学的是怎么发传真,怎么给客户打电话报价。”唐鹏笑着回忆,“连电子商务目录都没有,要翻厚厚的黄页。”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商业世界——线下、人工、低效。

如今50岁的他原以为自己已是数字化的“局外人”,然而,飞书侧密集的培训和细致的答疑彻底消解了他对新技术的畏难情绪。现在,他自称“飞书的中老年粉”,还用“笨鸟先飞”来形容自己学习新技术的心态。“不是唱高调,而是真的想拥抱能提升效率的新事物。”

图 / 神州数码销售 唐鹏

2024年,他参与了公司的飞书效率先锋大赛并得了三等奖。从CRM到ERP,再到飞书,他见证了企业管理系统的不断迭代。“原来需要一周的工作,现在几个小时就能搞定。”唐鹏说,“飞书+AI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加班,甚至可能降低离婚率。”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玩笑,但背后是对工作效率的深刻理解。

4、95后工科女的职场第一课

校招加入北汽股份质量部的贾江婷很清楚:“年轻人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想要被看到需要长时间扎实的努力。”这种成熟的态度,超越了她25岁的年龄。

却不曾想,一场大赛让她入职不久就被集团“看见”。集团效率先锋大赛上夺冠后,领导们开始关注这个年轻人的创新,鼓励她继续探索更多业务线上的效率提升可能。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女生,贾江婷其实没有系统学习过编程或数字化工具。但她的搭档,一个默默推动数字化的“幕后英雄”,悄然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负责我们质量部的数字化培育。”江婷谈起搭档时眼里闪烁着敬佩,“3月开始用飞书后,他让我们尝试飞书多维表格。”

图 / 北汽集团质量部工程师 贾江婷

在质量信息收集这个看似枯燥的领域,她用飞书编织了一张智能的信息网,并结合AI功能不断完善表格。客户的每一次投诉、每一个细微的满意度变化,都被她精准地捕捉。只需轻点“发送快报”,研发、工厂、质量改进工程师们瞬间同步。

“我们不只是收集客户单纯的一句话。”贾江婷说,“从客户嘴里的一句话,我们很难去改进。我们需要知道这车是什么工况下行驶的,速度多少,什么天气,什么温度。”

5、属于每个人的数字化时代

去年9月的飞书发布会上,飞书CEO谢欣引用了乔布斯对于工具的理解:“Give them simple tools,they will do wonderful things.”只要使用的门槛足够低,用户就会用工具创造出了不起的场景。

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IT系统建设犹如一场精心的平衡术。自建系统需要大量研发投入,购买现成解决方案又难以完全契合企业独特的业务场景。这个“鱼与熊掌”的困境,正在被以飞书为代表的新一代Saas工具打破。

AI时代的飞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系统构建方式:无需深厚的编程技能,通过可视化拖拽,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员工都可以快速搭建符合自身需求的业务系统。结合飞书上AI生成公式、AI字段捷径等功能,更是让这种探索省时省力了许多。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巧用AI给自己的工作搭把手。

图 / 飞书官网

在物美超市,面对大量货品物流和到货的异常,有人用电子帮手24小时响应各类补货问题;元气森林的饮品研发部门,已经用上了「智能秘书」帮助选品;在雅迪,AI+摄像头就能自动给电动车产线上的问题归责。

技术固然重要,但企业数字化转型最终取决于人。或许,对企业来说,培养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选择人人爱用,好上手的数字化产品,建立开放、创新的组织文化,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正如唐鹏所言:“上了岁数,就要赶紧多学习。”技术的本质,从未在于复杂的代码和高深的算法,而在于赋能每一个渴望突破的灵魂。

*注:文中题图来自飞书官网。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