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不只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王丽素在活动结束时感叹。4月22日,由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组织的来自埃及、意大利、法国等12个国家的15位外籍友人齐聚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开启为期两天的“U见花开·春趣常山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秦铭泽
“这不只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王丽素在活动结束时感叹。4月22日,由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组织的来自埃及、意大利、法国等12个国家的15位外籍友人齐聚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开启为期两天的“U见花开·春趣常山”国际青年创作基地春天之旅。
宋韵山水与青春创意的碰撞
常山,这座镶嵌在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上的明珠,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南宋诗人曾几笔下“绿遍山原白满川”的意境,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生动演绎。
在常山期间,埃米尔深入体验了当地的非遗项目、古村落风貌以及特色美食。“常山的文化太迷人了,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鲜活的生命力。”埃米尔说,“作为一位文化爱好者,我想用我的镜头,让更多国际朋友看到这里的精彩。”
漫步中国观赏石展览馆,珠宝品牌乔贝拉主理人Luna(贾晓月)对中国观赏石的独特美学表现出浓厚兴趣。“每一块石头都是大自然千万年雕琢的作品,它们的纹理、形态和意境,比人工雕饰更具生命力。”作为专注于现代艺术珠宝的品牌主理人,Luna一直推崇“自然与人文交融”。她认为,中国观赏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西方珠宝设计更注重结构性与佩戴性,二者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既符合国际审美又独具东方韵味的新风格。
当被问及如何将观赏石元素转化为珠宝设计时,Luna认为,她希望通过研究和设计,让更多人了解观赏石的美,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现代表达。对于未来的合作可能,Luna表示,如果有机会,她未来可能会推出一个以“自然”为主题的跨界展览。
味觉里的文化密码,地质奇观的人文诠释
“这个辣味像一首交响乐!”来自意大利知名主厨路易吉对着一盘衢州菜赞叹不已。他仔细回味着衢州菜的麻辣鲜香,“我要把常山的特色食材与西餐结合,做出一些新的尝试。”路易吉说。
在常山,鲜辣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当地创新推出的“鲜辣指数”测评体系,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辣度等级。“这种将饮食文化标准化的做法很有国际视野,让外国游客也能放心享受地道美味。”常山文旅部门负责人说。
“这些巨石排列的奥秘就像芬兰史诗《卡勒瓦拉》中的神秘符号!”来自芬兰的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尤娜今天在常山东方巨石阵景区发出这样的感叹。作为“U见花开·春趣常山”国际青年创作基地春天之旅的重要一站,这位北欧女孩在这里体验了一场跨越东西方的文化对话。
在朱雀桥上,尤娜停下脚步仔细聆听导游讲解,并用手机记录下这个充满东方韵味的景观。玻璃漂流项目也让这位北欧女孩兴奋不已。“这简直太酷了!常山人用水和玻璃创造了这样的体验。我要把这段视频发给我芬兰的同学,让他们看看中国乡村的创意旅游项目。”尤娜说。
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全球启示
23日上午,油茶馆内木槌撞击声回荡。苏丹留学生阿布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体验古法榨油,称其“比咖啡更提神”。与之形成有趣对照的,是在常山云创数字经济产业园,越南留学生丁氏碧玉通过观看当地农民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想到了她的河内粉丝们,想把常山的胡柚带回去,给他们尝尝,她笑着说,“一根网线连接深山与全球,这就是‘数字中国’的魅力。”
午后,太公山的胡柚花海中,采风团成员戴上斗笠,体验春日农活。来自哥斯达黎加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冯赛则对智慧农业尤为关注:“太公山胡柚园的无人机养护技术,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助农的新可能,我要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家乡的人。”
土耳其博主苏黛透露,在返程后,她要编辑一条文案:“我感觉常山文化好有趣,我要告诉家乡的朋友们,在中国乡村,历史与未来正在上演最动人的相遇。”或许,这就是新时代国际传播的要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