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墓多地文旅争夺,洛阳白马寺挂牌质疑,落叶归根太原待发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3 23:26 4

摘要: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墓地在哪里?太原、洛阳、西安、安庆谁是正源?连狄仁杰都想不到,在逝世1300多年后,后人竟为他的墓地坐落在哪里,多座城市争得面红耳赤。4月22日,洛阳瀍河区文旅局挂上了狄仁杰墓文物保护牌,让其他3座城市不淡定了。在史学考古界仍在争议之时,洛阳为

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墓地在哪里?太原、洛阳、西安、安庆谁是正源?连狄仁杰都想不到,在逝世1300多年后,后人竟为他的墓地坐落在哪里,多座城市争得面红耳赤。4月22日,洛阳瀍河区文旅局挂上了狄仁杰墓文物保护牌,让其他3座城市不淡定了。在史学考古界仍在争议之时,洛阳为发掘文物资源推动文旅市场,将狄仁杰墓盖棺定论似乎欠妥不严肃。

狄仁杰出生的家乡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狄村,其生母当年栽植的唐槐生命力依然旺盛,挂着太原市古树名木编号001的铁牌子,建有狄仁杰文化公园诠释廉洁文化,还有一条古老的狄梁公街,足以见得狄仁杰在太原百姓中的的显赫地位。

按照告老还乡、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古代风俗,狄仁杰去世后理应安葬回出生籍贯地太原,身为儿子尽孝,回到父母身边。以他在唐朝官员的排名地位,要么回家族墓地,要么陪葬武则天,不会去白马寺,他生前鄙视和尚,绝不可能同意安葬在寺庙。

既然没有陪葬在武则天的乾陵,那额只可能在自己籍贯地的家族墓地,也就是在太原。可太原文物考古部门至今还没发现狄仁杰父母和他的墓地,广袤的西山东山是安葬先人的风水宝地,期待着不久将来会有重大发现。

而河南洛阳瀍河区明确狄仁杰墓坐落白马寺,留有封土和墓碑实物,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认为有现场碑刻记载和史料分析,就是板上钉钉经得起历史考验。至于其他城市有人提出反驳,并不影响他们的观点。

《资治通鉴》里记载,宰相狄仁杰临终前请求,愿归葬白马寺侧,伴钟磬之声长眠。但新旧唐书均未记载他安葬在哪里,成为困扰史学界的千年谜题。在后来发现的敦煌P3721号写本中,记载狄梁公墓在白马寺西二里。

而最新发现的宋《洛阳伽蓝记》抄本里标注"寺西竹园有狄公冢,士人呼为'明镜冢'"。也就是说,狄仁杰墓位于白马寺西侧的竹园。

在白马寺当地生活的百姓说,这是方圆十几公里唯一的封土大墓,小时候记得它在农田边的水沟里,只有冬天枯水期才能走过去,两个石碑风化字迹不清,一个写着狄梁公墓、另一个字基本没了,因为30多年上演狄仁杰断案的电视剧才出名,之前连本地人都不清楚他是谁,在1996年扩建才圈进白马寺,此前一直在寺外。

有人提出质疑,狄仁杰去世在武则天执政时代,国号为“周”,并不是“唐”,墓碑上出现“大唐名相狄梁公墓”显然不可能,应叫“大周名相狄梁公墓”。因为狄梁公为武则天儿子唐睿宗李旦所追封,这块碑最早也是在武周后恢复李唐后才复立的,并非他逝世年代的墓碑,那么真正的墓主人身份就要被质疑。

狄仁杰生前一直反对武则天信佛,反对花钱凿刻大佛石像,应该用到发展经济生产中。假如狄仁杰尸骨埋在寺庙,岂不是对自己的讽刺? 违反了他的遗愿。所以,这个墓主人大概率不是狄仁杰。

《旧唐书》明确记载,武则天男宠薛怀义死后,以辇车载尸送白马寺,但无任何记载狄仁杰与白马寺有关联;薛怀义与狄仁杰都封过梁国公,容易让后人将二者混淆。但薛怀义作为白马寺的主持,理应葬在寺庙塔林里,不会葬在白马寺山门外。

另外,在洛阳孟津也出土了狄仁杰家族墓群。其曾侄孙狄兼谟的墓志铭,明确狄仁杰墓在孟津翟泉村北,证明其不在白马寺。

狄仁杰墓仅在河南就有3种说法:有的说在平乐邙山,有的说在会盟镇梁周寺村,现在又冒出来洛阳白马寺。因狄仁杰生前特别被武则天器重,在陕西有安葬在西安乾陵的说法。还有的说他曾当在安徽安庆当过官,死后葬在了那里。

当前,史学界对洛阳白马寺狄仁杰墓一说纷纷质疑:复旦大学指出墓志铭中"享年七十三"与《旧唐书》记载"七十一"出现两岁差异,高度怀疑墓主人并非狄仁杰;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指出,白马寺狄仁杰墓出土的铜印狮钮造型,接近中晚唐风格,与狄仁杰去世的盛唐年代,相差数百年不一致,历史不会说谎。民间收藏家展示流传的“狄氏家谱”,显示其家族墓地应在太原,真正的狄仁杰墓仍深埋地下,并没有考古挖出来。

洛阳率先宣布狄仁杰墓在白马寺后,携程网关键词搜索量暴增28倍,白马寺门票预定涨了15倍,周边"五一"旅馆预订量同比增长17倍,抖音相关狄仁杰墓的短视频播放量3.8亿次。这让洛阳文旅拿到了狄仁杰墓的传播力。

而太原狄仁杰故里有当年栽植的唐槐,还盖起了祠堂公园,图文并茂立雕像展示生平品格,却始终不见火起来,可惜了狄仁杰故里这张文旅金字招牌。

不管今后有何变数,狄仁杰墓的文旅赚钱效应,目前被掌控在河南洛阳手中,太原、西安有待寻找新证据发力突破,夺回狄仁杰墓这块文旅金字招牌。

来源:晋囊妙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