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的来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23:09 3

摘要:从2021年在张掖发现一个高密度兔狲种群开始,我们目睹了甘肃荒漠兔狲种群节节败退的过程。而今,我们决定尝试反守为攻,通过直接干预改善兔狲们的生存条件:

4月23日是世界兔狲日

International Pallas's Cat Day

从2021年在张掖发现一个高密度兔狲种群开始,我们目睹了甘肃荒漠兔狲种群节节败退的过程。而今,我们决定尝试反守为攻,通过直接干预改善兔狲们的生存条件:

“进去了!它真的进去了!”

当我们看到红外相机画面里,一只兔狲钻进了位于甘肃张掖市临泽县治沙区的人工洞穴后,几乎每个人都激动万分,说是热泪盈眶也不为过。

在后来的兔狲保护讲座直播中,我看到有观众也说出了同样的话。她说,看哭了。

兔狲尝试进入我们的人工洞穴

我想这是猫盟西北荒漠兔狲保护工作中值得被纪念的一个瞬间。

这意味着“兔狲新村”的保护计划在技术上取得了关键的突破,我们将对当地一个关键的保护问题:提升该栖息地中兔狲的生存率,开展主动的干预式保护

为了迈出这一步,我们已历经了整整两年的摸索和艰难抉择。

兔狲新村是个什么样的村?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令人绝望的小猫

现在回想起来,保护荒漠兔狲最快乐的时候就是2021-2022年上半年的时候。最早的时候猫盟是无意发现了位于张掖平山湖乡赛车场的这个兔狲种群。当时的感觉是这里的兔狲真是太多了,我几乎每天去野外都能看到。兔狲的粪便随处可见,山坡上、洞穴边、甚至路边的白刺灌丛上。当时我们快乐地开着玩笑:它这么拉屎不扎屁股么?

2021年,猫盟成员和北京大学的罗述金老师,在张掖龙首山北坡拍到的兔狲 ©大猫

由于这块地方不属于保护区,做出在这里保护兔狲的决定非常顺理成章。但在当时,没有人会觉得这件事情日后会变得如此令人绝望。

猫盟最初的计划就是把兔狲种群调查清楚,与当地的政府和牧民合作,开展一个比较经典的保护地之外的栖息地保护,比如蚂蚁森林或者OECM项目。然而仅仅到了2022年下半年,新能源项目就在当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兔狲并未消失。在繁忙的施工中,我们识别出29只兔狲个体,并利用模型计算了当地的兔狲密度:18.3±7.0只/100平方千米(《全球一半以上的野生兔狲,生活在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个体,如最早的胭脂,后面的偷鸡狲(《兔狲大佬暗藏沙鸡,煎熬小弟28小时后终下手》)等等。正是通过它们,我们得以了解兔狲在荒漠里的生存方式。它们吃什么,它们什么时候活动,它们偏爱什么地形……

兔狲“狲四顿”把猎捕的食物叼回洞里

兔狲“胭脂”专注地舔毛

虽然出现了在施工区拍摄率下降的情况,但我们一度还比较乐观地认为,当施工期结束,兔狲终将适应风机的存在。

与此同时,西北组与中科院动物所的秦铭烁博士一起开展了更大范围的调查,我们希望了解在河西走廊以北的广阔荒漠地带,兔狲种群究竟是何种生存现状。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们在不少地方拍到了兔狲(包括后面即将成为“兔狲新村”项目地的临泽治沙区),但像赛车场这样高密度的兔狲分布区再也没能找到第二个。赛车场可能只是个孤例,是西北荒漠区兔狲种群普遍消退的一个世外桃源。

2023年夏季我去赛车场打算用单反相机拍摄一些兔狲的照片。然而这时候就发现问题已经很大了。在一些过去常拍到兔狲的地方,几乎没有兔狲的新鲜痕迹。不久后红外相机数据显示出兔狲的拍摄率大幅度降低,到了2024年,这个几乎所有相机都能拍到兔狲的地方,一年下来只有一两台相机拍到个位次数的兔狲了。

我们探寻了很多合适的地形,却只能找到少量陈旧的粪便 ©大猫

它们以极快的速度消失了。

这让我们非常难以接受。令人不解的是,鹅喉羚、赤狐、狗獾、蒙古兔等其他伴生物种并未出现如此明显的波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后(过程很漫长复杂,暂略过不表,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后我们还会进行详细解读),我们终于得出大致的结论:在新能源建设、灭鼠、气候干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地的兔狲种群快速崩溃了(想了解影响兔狲的人为因素,可参看:《大猫西游,跟兔狲取了什么“真经”呢?》)。

与相似生态位的赤狐相比,兔狲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特点:在赤狐显示出对新能源建设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兔狲会明显回避施工区域。然而离开了赛车场这种适宜栖息地,其他栖息地并不符合兔狲的生境选择,它们无法重建高密度种群;赤狐食性复杂,从沙蜥到家畜尸体无所不吃,而兔狲食性单一(极度依赖沙鼠),一旦遭遇大范围灭鼠便会无所适从。

赤狐极强的适应性使它能够扛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影响

这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种小型猫科动物。在过往认知中,像兔狲这么分布广泛的猫科动物,理应对环境有超强的适应力才对。类似的例子比如豹猫,它们可选择的生境非常广泛,且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毛皮贸易之后,依然能够在一些地区恢复种群。然而现实表明,兔狲虽然对环境的容忍度很高,寒冷和干旱都能忍受,但是它们对于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与豹猫相比,它们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几乎难以招架。

这一点在后来的临泽县治沙区再次得到印证:在这片沙漠-绿洲的过渡带里,我们活生生地见识到了兔狲被流浪狗猎杀的场景(《张掖流浪狗咬死了兔狲,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进而我们意识到当地兔狲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沙漠里可供躲藏的洞穴太少,只有狗獾洞可以利用,而当地的流浪狗却有增加的趋势。

临泽县为了治沙而种植的梭梭林,成为兔狲的避难所 ©心悦

狗对鹅喉羚、赤狐、狗獾而言可能不算大问题,但对兔狲而言却是致命的——因为这种环境里兔狲几乎没有类似的天敌,狼和猞猁都极少出现于此类环境。

讽刺的是,这片栖息地在较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治沙种梭梭而形成的(虽然此前也是以本土沙生植物为群落),大量梭梭养育了满地的沙鼠,进而又为专吃沙鼠的荒漠兔狲提供了栖身之所。而狗的到来似乎又在将这个新的兔狲避难所摧毁。

这真是令人绝望。如果兔狲自己不具备这种与人共存的基本能力,那我们对其的保护就举步维艰。

艰难的决定

2024年初,我们就开始思考,在这种境况下,我们究竟能做点什么,才能对张掖北部荒漠地区兔狲的生存有所帮助呢?

猫盟在华北豹保护上的经验都是在栖息地里做一些伴随性的保护,主要是消除人类活动给豹种群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生态补偿、反盗猎巡护是为了消除报复性猎杀,政策倡导主要是为了让基建避开豹的栖息地,等等。

猫盟的大本营和顺,上北舍地区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 ©赵莹

然而现在西北兔狲的情况和山西华北豹有很大差异

我经常说这世界上有些动物自己很顽强,保护难度相对就小一些,比如豹,有很多人类带来的问题它们自己就能应付一部分;而有些动物可能天生就保护很困难,它们不是挑环境就是挑吃的,比如一些生活在特殊环境的两栖爬行类或是一些狭域分布的灵长类。

猫科动物总体而言都是比较皮实的,然而兔狲偏偏就是那个比较脆弱敏感的猫科成员。

首先赛车场的兔狲不生活在任何一种形式的保护地里,这种栖息地可谓朝不保夕。在新能源大开发的背景下,类似的情况在荒漠地带还有很多。

荒漠被视为“无用之地”,这使得这里的开发活动往往不注重环评,更不用提荒漠里的生物多样性了

荒漠本身,在保护的层面受到的重视程度太低了。一提到“沙戈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没有利用价值,想到的是如何“治理”。然而无论是沙漠、戈壁还是其他类型的荒漠,其实都是不同的生态类型,兔狲、鹅喉羚、虎鼬等一系列动物就生活其中。这和“保护森林以及里面的熊猫和老虎”这种社会共识,认知层面的落差可能不止一座珠穆朗玛。

要改变人们心目中“荒漠是无用的、没有生物的”刻板印象,是我们保护工作重要的一步 ©心悦

其次,在临泽治沙区,我们应该像打击盗猎那样去消灭流浪狗吗?流浪宠物的问题解决难度很大,这在全世界几乎都是不治之症,无论是城市公园的流浪猫,还是藏区的流浪狗,都一再成为保护焦点却从未被很好地解决。

消除的速度可能还没有流浪动物出现的速度快,况且里面有大量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问题。

在新能源开发的大趋势下,我们很可能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犹豫了 ©心悦

怎么办呢?

人工补水点和洞穴的想法早在2024年初就已经诞生。但决定这么去做是个非常艰难纠结的过程。

因为这也是一种人为活动影响。我们很难全面地预测,这么做了究竟会对当地的野生动物带来何种影响

饮水点会改变当地食肉动物的捕猎策略吗?会招来盗猎吗?人工洞穴会被兔狲使用吗?如果一些穴居型的动物都开始使用人工洞穴,会破坏当地动物群落的关系,并打破其平衡吗?这些人工材料会在荒漠里形成不必要的垃圾吗?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的人工补水点。历史上外国的野生动物人工补水工程,效果是正面为主的,但我们对国内的研究还不充分。

保护最好是基于自然环境本身去开展行动,在这方面其实和“无痕山林”的原则一样,人类不应该去打破自然规律。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这些孤立存在的兔狲小种群,可能会依次重蹈赛车场兔狲种群的覆辙。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这种小猫实在招架不住,它们消失得太快了。

有个场景我始终无法释怀:在一个地名叫做“野猫滩”的地方,当地牧民说:“二、三十年前,兔狲太常见了,出去随便就能看到。后来不知咋回事就没了。”

纠结了几乎整整一年,我们确定了荒漠兔狲保护的策略:

No.1

目标

1、通过栖息地划定和保护、优化生存环境,最大程度恢复赛车场项目地的兔狲种群,该项目地被命名为“兔狲老家”

2、通过人工干预,提高临泽治沙区的兔狲生存率,进而保证其种群稳定,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种群,该项目地被命名为“兔狲新村”

3、推动更大范围内(潮水盆地)的兔狲优质栖息地和现有种群的保护。

兔狲出现在临泽治沙的纱网沙障边

No.2

手段

1、针对荒漠栖息地保护不足的现状,我们开始划定重要栖息地,并积极开展政策倡导,力争让更多潜在的“赛车场”进入政府保护的视野;

2、针对“灭鼠”这种对兔狲而言无异于核打击的人为活动,我们基于重要栖息地呼吁改变灭鼠的频率、用药种类和覆盖范围,力图提升赛车场或类似栖息地的鼠类数量,争取恢复兔狲的种群规模;

临泽治沙区梭梭树下面的沙鼠 ©大猫

3、针对气候变化、荒漠干旱化日益严重的现状,我们开展荒漠补水点的试点。主要针对荒漠地区近2年来已经干涸的原有水源地进行补水尝试,尽量不破坏当地动物原有的饮水习惯,主要集中在旱情较为严重的春夏季进行;

4、躲避场所不够,野生动物容易被流浪狗猎杀的问题,我们一方面积极联系主管部门清除流浪狗,另一方面尝试安装人工洞穴以增加兔狲的繁殖、休息场所,并想办法保持洞穴的开口大小不变,以免被流浪狗挖开,保证其在有流浪狗活动情况下的生存率。

我们埋了水槽准备在春季为野生动物补水 ©心悦

所有人工干预的措施,都将匹配持续的监测,以帮助评估这些干预措施的影响,是否利大于弊。人工材料我们也都制定了日后管理、更换、回收的机制,避免垃圾的堆积。

比做决定更难的,是实现这些决定

比较好的一点是,目前为止荒漠兔狲所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哪一个是出于“破坏”的目的而存在的。

即便是新能源建设,本质上也是为了生产清洁能源,是为了保护环境而为之。

新能源本来的目的是寻找更加环境友好的发展路线,风电场的工作人员也很愿意与我们合作,所以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心悦

因此,在推进荒漠兔狲(及其他荒漠物种)保护的过程里,我们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张掖市林草局的领导亲自来参与调研和人工设施的搭建,风电场的工作人员也非常积极地表示愿意为我们提供补水的协助。

大家都知道,划定重要栖息地这种事情,画地图简单,但变成政策法规就很难。各地的生态红线已经基本划定,如果在红线范围外再想划定重要栖息地,那么就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冲突。但是好在目前所发现的兔狲栖息地大多也都处在基本草原的范围内,或是生态治理区域,这就为后续划定重要栖息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调查确定生物多样性重点地区是关键的第一步 ©心悦

目前我们已经结合了过去3年在张掖北部荒漠的调查情况,绘制了第一版荒漠重要栖息地并提交给当地林草部门,保护物种涵盖了兔狲、亚洲野猫、鹅喉羚、石貂、虎鼬、沙狐、赤狐、波斑鸨、黑鹳、草原雕、雕鸮、红沙蚺等一系列当地的荒漠动物。希望后续能够顺利推动这份重要栖息地在政府层面被落实。

兔狲 ©心悦

亚洲野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鹅喉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心悦

石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虎鼬,三有保护动物

波斑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猫

雕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红沙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灭鼠的建议倡导也随着重要栖息地划定的工作同步进行。西北荒漠区历史上是鼠疫灾区,控制鼠疫也是保障人民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然而怎么灭鼠才能既控制鼠疫,又不对生态系统造成过大的影响,此方面的研究非常缺乏。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建议主要在于:在对兔狲、亚洲野猫、沙狐、赤狐、草原雕等以鼠类为主要食物的食肉动物相对富集的生态敏感区域,尽量少灭鼠、不要用毒性较强容易导致二次伤害的鼠药。荒漠地带鼠类群落与食肉动物之间的关系,也将会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议题,希望我们的积累能够为更加科学的灭鼠提供依据。

本土食肉动物也可以成为维护生态平衡和控制动物数量的重要因素,不,应该说它们一直都是重要的因素

相比之下,建立饮水点、人工洞穴这些工作倒是更加简单一些。在操作上,我们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No.1

选址

饮水点主要选择过去有水、现在干涸了的地方,这种地方相对比较好找,也不会破坏动物的旧有习性。洞穴则主要依据隐蔽性、兔狲所偏爱的微生境来选址,确保兔狲对其的利用率。

No.2 设施的实用性

饮水点主要是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骆驼等家畜会来喝水,这就导致水消耗过大,需要在周边加上挡住骆驼、驴的围栏,确保大个体家畜进不去,但野生动物能进去;二是荒漠里蒸发量太大,需要在水槽上加盖子避免消耗过快,人经常去补水对动物也不好;三是要在水槽里加逃生网,避免一些小动物掉进去出不来淹死;四是在周边加装监控设施,有效评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我们修建的野生动物补水点 ©心悦

人工洞穴的建造,在前期主要是摸索兔狲对洞穴形式的偏好。我们主要使用建材市场容易买到的木板等原材料进行加工,不断积累兔狲对洞穴的使用情况,最终确定人工洞穴的建造标准。还有一些细节上的设计:给倾斜、有深度的洞口通道增加防滑措施,比如内衬毛毡或划刻齿槽;在pvc管壁打孔增加透气;插设已掉落的梭梭枝条对洞口进行隐蔽和伪装等。

No.3 后期的维护和回收。

在沙漠地区,这些人工材料会面临老化、损毁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回收的流程。

猫盟成员化身成了打洞的狗獾 ©李琦

人工设施的难点在于:动物真的会用吗?

第一批人工设施在2024年底完成,过了个年以后,西北组先是参加了云南易武的保护工作。然后心悦迫不及待地返回张掖,去检查这些洞穴。

她到张掖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去临泽县检查红外相机。当天晚上,她在工作群里发了几段视频。

一只兔狲来到了人工洞穴门口,它在不断地试探,犹豫再三……

视频:在洞口犹犹豫豫的兔狲

由于一段视频只能拍15秒,因此没看到它进洞。

但另一段视频里,它似乎刚刚从洞里出来(它只有出来后才能被红外相机触发拍摄到)。

刚刚从洞里走出来的兔狲

大家都高兴极了。我们感觉,这么几年下来,我们终于为它们做了一点点有帮助的事情

我们错失了很多,但现在感觉一切都没白费,一切也都刚刚开始。

因为:

“它真的来了!”

-End-

4月19日,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我们在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了兔狲日系列活动之一:“兔狲春游会”:

如果你错过了这次活动,还可以在我们的视频号里通过直播回放来回顾~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守中国荒野

.........关于兔狲栖息地,你还可以读.........

为了给兔狲喝水,我们在零下15℃的荒漠里挖坑

流浪兔狲:潮水盆地考察记

赛车场的兔狲已经走了,我们的保护却才刚刚开始

来源:猫盟CFC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