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万元算力券、32个AI+制造业应用场景…东莞重要举措→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4 00:06 2

摘要:4月23日,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布会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对照省委、省政府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集中推介东莞发展人工智能的思路举措、政策环境和平台基础,大

东莞人工智能发展

迎来重磅政策

今天

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暨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

政策发布会召开

同步举行

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

(下称“联盟”)

启动仪式暨理事单位签约仪式

4月23日,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布会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对照省委、省政府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集中推介东莞发展人工智能的思路举措、政策环境和平台基础,大力推动东莞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委书记韦皓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作主题分享,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作政策解读,市领导刘光滨、罗斌、卓庆参加会议。

韦皓表示,当前,东莞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加快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将人工智能作为强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举全市之力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东莞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大模型+小模型”在智能制造场景的渗透率,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领域的深度应用;持续完善更加精准全面的政策支撑体系,积极推动省、市各项政策细化落地,围绕算力支持、模型开发、数据供给、场景开放等核心要素加快健全配套措施;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优质平台,重点依托滨海湾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希望省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关心东莞发展,在产业规划、政策试点、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与支持。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家、专家学者、创新创业者走进东莞、选择东莞,携手东莞加强技术攻关、拓展场景应用,共同推动东莞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优质项目、高端人才集聚成势。东莞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做好对接,努力实现更大的共赢发展。

曲晓杰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将其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出台多项措施支持产业发展。东莞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等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滨海湾为支点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全省贡献更多“东莞样本”。

会上对省工信厅印发的《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行解读,发布东莞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关键举措,介绍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相关事项,推介滨海湾人工智能产业。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签约成立,14个企业项目签约落地东莞滨海湾、松山湖、水乡、南城和凤岗。

东莞人工智能发展

“五个一”发布

会上正式发布助力东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五个一”重要举措,为东莞人工智能产业从“起飞”到“腾飞”蓄势赋能。

今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以“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为主题,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全面拥抱崭新的人工智能时代。

根据规划,东莞力争到2027年可调度使用智能算力规模10000P以上,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引进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

这些目标具体如何实现?

东莞提出“五个一”具体举措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第一个“一”是正式发布一批“算力券”。三年共设立5000万元的算力券,对制造企业、软信企业、高校院所等通过东莞市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租用市内外智算资源的,按不超过实际服务额50%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资助。这项举措能够普惠中小企业,支持平台型、龙头型和链主型企业,推动千行百业参与到各类模型的建设,让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敢用、能用”智能算力。据悉,今年,市政府将面向全社会发放1500万元的算力券,目前已经有19家企事业单位踊跃申领。

第二个“一”是正式发布一批算力提供商。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底座,扩大智能算力供给规模,东莞正加快建设“1+1+N”算力供给体系,高水平建设1个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调度N个市内外优质智算资源。具体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大湾区(东莞滨海湾)智算中心、开普云、安华等本土算力提供商;以及深圳鹏城云脑、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等市外算力提供商。同时,东莞将重点对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全国智能算力资源,满足各类企业算力需求,“莞”够“莞”用。

第三个“一”是正式发布一批AI应用场景。东莞聚焦制造业全链条智能化升级,依托企业实际需求精准施策,精心梳理并发布首批32个AI+制造业应用场景城市机会清单,涵盖AI质检、物流优化、供应链管理、设备维护和产品设计等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应用场景。首批应用场景的推出,将有助于构建“千企千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杆模式。

接下来,东莞还将引导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为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提供坚实的供应链支持,优先将场景创新成果在供应链体系内推广应用,每年精心遴选出10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对纳入国家级、省级的典型应用案例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助,到2027年全力打造出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近期,东莞还将举办2025年工业AI应用创新挑战“百景大赛”,把挖掘工业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上的一百多个场景凝练形成赛题,广邀各类英才、高校学生运用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提出解决方案,结合自身丰富的想象力与独树一帜的创造力,共同探索大模型的无限可能。

第四个“一”是正式发布一个基金群。东莞将设立总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该基金群通过股权投资、资产并购、产业联动等方式,聚焦投向三大核心领域:一是AI软件与算法创新,夯实技术底座;二是AI硬件与算力基础设施,筑牢产业根基;三是具身智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关联领域,突破关键产业链环节。

第五个“一”是正式推出AI数字人“小莞”。“小莞”是政务智能客服,不仅接入了DeepSeek,还搭载了东莞市专属知识库,全天候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政策解答和办事引导。借助最新的AI技术,东莞将以更优质、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务助力企业、服务市民。

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

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华为、vivo、OPPO、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开普云、文一集团、东莞交投集团、东莞数字集团、大湾区大学、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工信部五所、琶洲实验室、智能制造研究所、东莞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共18家单位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签约,标志着联盟正式启动。

据悉,联盟在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成立,旨在依托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增强行业内的合作与竞争力,构建产业、科研、技术等多方协作的生态圈,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平台。

联盟由华为、OPPO、vivo担任轮值理事长,联合超60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和机构作为发起单位,它们来自科研前沿、产业一线,涵盖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

联盟的愿景是通过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组织各类技术活动等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通过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技术转化与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通过联合培养、人才交流等为行业输送高端人才,满足产业需求。

展望未来,联盟将努力实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提升技术与产品质量、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加强人才交流与跨领域协作、构建全产业链深度合作的共赢机制等目标,为东莞人工智能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第二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AIGC创新赛火热开赛

会上,vivo AI副总裁张飞介绍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相关事项。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于2016年创办。

AIGC创新赛为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系列竞赛之一,于2024年举办第一届,该竞赛面向全国(含港澳台)高校在校学生,以vivo自研蓝心大模型为技术底座,旨在激发学生在AIGC应用创新和内容创作方面的能力,从而推动大模型前沿技术快速发展,实现AI普惠。

首届AIGC创新赛成果斐然,吸引412所高校参与,5365名学生参与注册报名,产出663件应用赛道作品、876件创作赛道作品。

第二届AIGC创新赛在全国共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和港澳台八大赛区,赛题沿用“应用赛道+创作赛道”的赛制。其中,应用赛道聚焦于应用开发,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模型的应用能力与编程能力,针对某一具体的场景,设计创意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利用蓝心大模型开展实际应用开发,将创意方案转化为实际的AI应用或产品。作品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工具、安全隐私、人文无障碍、社交通讯、生活服务、教育教学、医疗健康、娱乐办公、出行购物等,作品形态包括但不限于APP应用、网页、智能体、快应用或demo等。报名与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5月12日

创作赛道则聚焦内容创作,主要考查学生们对AI工具的使用能力与想象创新力,通过基于蓝心大模型的应用与工具,创作个性化的作品,报名与作品提交日期为4月21日至6月30日,比赛结果将于8月中旬公布。

💪💪💪

从“起飞”到“腾飞”

期待东莞人工智能产业的

高质量发展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责编:刘慧茹

审校:郭文君 陈启亮

【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

▶中国“超级显微镜”加速进化,二期工程关键技术取得多项突破

▶东莞市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公布

▶松山湖的阿公阿嬷注意啦,这份福利一定要记得领!

来源:幸福松山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