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揭晓,广州高校格局迎来新一轮调整。中山大学以全国第15位的成绩稳居本土榜首,其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等9个学科连续五年进入ESI全球前1%。华南理工大学凭借"新工科"建设优势蝉联亚军,27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其理工类院校地位奠定基础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揭晓,广州高校格局迎来新一轮调整。中山大学以全国第15位的成绩稳居本土榜首,其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等9个学科连续五年进入ESI全球前1%。华南理工大学凭借"新工科"建设优势蝉联亚军,27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其理工类院校地位奠定基础。
暨南大学作为百年侨校,在跨境金融与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持续发力,全国排名提升至47位。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医科大学首次跻身广州前四,其临床医学学科评估成绩刷新历史纪录。
在第二梯队中,华南师范大学以"智能教育"创新模式巩固师范类领先地位,华南农业大学聚焦智慧农业技术研发,广东工业大学在机器人工程领域新增2个国家级实验室。广州大学作为市属高校代表,以"数字城市"学科群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排名跃居全国129位。广东金融学院则凭借金融科技专业集群的突破性进展,首次进入广州高校前二十强,成为本次排名最大"黑马"。
南方医科大学以全国医药类院校第四、广州高校第四的双重突破,彰显出强大的学科竞争力。该校在2021-2025建设周期中,新增3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附属医院群年门急诊量突破2800万人次。
其首创的"智能医学"交叉学科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诊疗深度融合,开发的肝癌早期筛查系统已在全国132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
特别在公共卫生领域,学校构建的粤港澳传染病预警网络,在近三年重大疫情防控中贡献突出,相关研究成果两次登上《柳叶刀》封面。
从"学院"到"大学"的二十年蜕变中,广州大学以服务超大城市治理为核心定位。2025年投入使用的黄埔校区,重点打造数字经济与智慧交通学科群,与腾讯、广汽集团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已孵化12家科技型初创企业。
学校首创的"城市安全韧性评估体系"被纳入广州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其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在港珠澳大桥运维技术研发中取得关键突破。
另外,该校本科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24届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率达91.7%,创历史新高。
作为区域性金融人才培养重镇,广东金融学院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实现跨越发展。其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建的资本市场学院,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2800余名金融科技人才。
学校开发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在2024年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规模突破120亿元。在学科建设方面,金融学专业通过CFA协会全面认证,成为华南地区首个获得"三证贯通"培养资质的高校。
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还培育出3家估值超10亿元的金融科技企业,形成独特的"广金系"创业生态。
广州高校排名的动态调整,折射出城市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变革的深度耦合。医学类院校的崛起呼应健康中国战略,城市型大学的特色发展匹配超大城市治理需求,应用型高校的突破彰显产业升级的人才支撑。
这种"学科-产业-城市"的协同进化模式,正在重塑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版图。随着广州科技创新轴规划的全面实施,高校作为人才蓄水池和创新策源地的双重功能将进一步释放,为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核心驱动力。
来源:城市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