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IQVIA Institute基于IQVIA databases及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对2024年全球医药行业投融资、新药上市以及临床试验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回顾。结果显示,2024年该行业呈现出投融资规模回升、新药上市数量增加、临床试验活动趋稳的趋势
转自:中国医药报
近日,IQVIA Institute基于IQVIA databases及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对2024年全球医药行业投融资、新药上市以及临床试验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回顾。结果显示,2024年该行业呈现出投融资规模回升、新药上市数量增加、临床试验活动趋稳的趋势。这些趋势表明,医药行业正在逐步恢复增长动力,并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有所回升
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从2023年的710亿美元回升至1020亿美元。
再融资成为2024年最主要的融资类型,达460亿美元,占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总额的45%,较2023年的260亿美元增长了77%。
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IPO总金额达约70亿美元,超过了2023年的40亿美元,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私募融资、公募及其他融资持续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分别为240亿美元和250亿美元。
中国新药上市数量持续增加,上市时间持续加快
中国上市的新型活性物质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至2024年,中国上市了188个新型活性物质,与2015年至2019年相比增长了近50%。中国新药的上市数量大幅增加,并已开始缩小与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中国上市的新药不仅来自跨国企业,2020年至2024年上市的新药中,有40%仅在中国上市,且全部由中国企业生产。
对于在中国上市的全球新药来说,上市时长中位数已从2005年至2009年的9.6年,下降到了2020年至2024年的3.7年。这激励了跨国企业更加积极地在中国上市新药。
2020年至2024年,76个仅在中国上市的新药中,近60%为抗肿瘤药物,高于此类药物在全球上市的比例。
2024年,临床试验启动总数稳定在新冠疫情前水平
2024年,全球临床试验启动总数稳定在5318项,继2023年下降后又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表明新冠疫情后的临床试验活动已趋于正常。
相较于2023年,2024年Ⅰ期临床试验数量有所减少,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数量较多,表明近期临床试验效率可能得到了提高。
2021年的临床试验启动数达到峰值,为6432项,至2024年临床试验数量为5318项,逐步减少了1114项。在减少的临床试验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关于COVID-19的临床试验,虽然COVID-19的影响有所缓解,但临床试验启动或完成的历史性延误仍会影响相关企业的后续活动,尤其是更加依赖外部资金的公司。
2024年,前四大疾病领域占据71%的临床试验
2024年,肿瘤、免疫、神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四大疾病领域的临床试验启动数,合计占2024年临床试验启动总数的71%。其中,肿瘤领域仍是新增临床试验的重点,2024年占比达41%,高于2015年的38%;免疫领域的临床试验启动数占比14%,低于2015年的18%;神经疾病领域的临床试验启动数占比11%,低于2015年的16%,其中包括罕见病和更广泛患者人群研究对象;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启动数占比5%,这一数字在2015年至2024年间缓慢下降,降幅超过除传染病外的所有其他治疗领域。
近年来,围绕肥胖症治疗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活动增长势头强劲,2024年肥胖症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启动较2023年增加了77%。
2024年,肿瘤领域新型疗法临床试验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2015年至2024年,肿瘤领域的药物研发越来越关注用于治疗且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靶向药物。
2024年,细胞和基因疗法、ADC和多特异性抗体等新型疗法已占据肿瘤领域临床试验总数的35%,其中32%针对实体瘤,43%针对血液瘤。
PD-1/PD-L1是免疫肿瘤领域的主要靶点,相较2015年,其临床试验数量显著增长。但与2023年相比,2024年实体瘤领域临床试验数量增速有所下降。
多特异性抗体临床试验数量大幅增长。2024年,在血液瘤临床试验中占比17%,在实体肿瘤临床试验中占比11%,这表明申办方对多靶点药物的兴趣日益增长。
在肿瘤领域,许多新型ADC正在研发中,可实现向肿瘤靶向递送细胞毒性有效载荷;2024年,这些药物在血液瘤临床试验中占比5%,在实体瘤临床试验中占比15%。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