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仲春四月,走进雷州大地,处处可以感受到“百千万工程”为镇村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宽阔平坦的道路,似灵动的丝带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的稻田、果园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自然清香;民居错落有致排列在绿树花丛之间,构成和谐美妙的景致……
仲春四月,走进雷州大地,处处可以感受到“百千万工程”为镇村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宽阔平坦的道路,似灵动的丝带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的稻田、果园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自然清香;民居错落有致排列在绿树花丛之间,构成和谐美妙的景致……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之年,雷州以“等不起”“坐不住”的紧迫感、责任感,聚焦重点任务和问题短板,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当前,雷州正进一步强化“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建设工作,打造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典型镇,以点带面“典”燃镇村发展“新引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平整整洁的沥青道路直通覃斗镇圩。陈文 摄
党群合力
营造典型镇建设浓厚氛围
“不好意思,因为施工原因路段暂时需要封闭,麻烦从旁边绕行一下。”“有空就过来一起清理一下卫生死角。”“阿伯,这是送给你的大米和花生油。”……在雷州镇圩的大街小巷中时常活跃着这样的一群身影,他们或是在劝导商家店铺文明经营,维护镇区经营秩序;或是在开展“六乱”专项整治,协力焕新镇圩的颜值;或是在宣传典型镇创建;或是在指导群众安全出行。
党群一条心,凝聚强大合力。在覃斗镇,村干部宣传小分队与村民群众到辖区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向村民群众发放《致全镇广大群众的一封信》,宣讲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意义,发动村民群众填写线上调查问卷,广泛倾听收集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
“我们讲多了村民也烦,不如用唱歌的方式宣传。”覃斗镇村干部向笔者介绍,村干部通过建立热心乡民微信群、组织雷州歌戏班演出、举办文艺宣传晚会以及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宣传活动。在良好宣传氛围的带动下,村民积极助力,慷慨捐赠100多万元,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最难的还是说动村民拆除乱搭乱建的铁棚。”乌石镇干部说。
但在干部动员、村民支持下,这项难事变得不再难。
此前,居住于乌石镇镇海街的李先生为方便停车,在自家门前搭建了一个简易车棚。但通过党员群众的政策宣讲、耐心动员后,李先生同意拆除该违建物并积极参与到拆除工作中来,消除了违建带来的安全隐患。
美丽客厅成为展示乌石镇“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陈文 摄
像这样居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改造的事情在雷州已成常态。
“市场卫生死角多,看到他们忙不过来,我也来帮忙。”居住在英利市场附近的居民李观凤说。在推进建设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与“六乱”整治工作的过程中,英利镇积极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包括在校师生、党员干部、街边商户等。全力开展风貌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认真做好入户宣传等举措,深入沿线商户、居民群体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风貌提升工作中来,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美丽镇圩
系统推进“七个一”提质工程见成效
在《2025年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乌石镇、英利镇、覃斗镇列为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对象。雷州以典型镇培育建设为契机,大抓整治促提升、大抓生态增福祉、大抓产业强根基。
近期以来,三镇系统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提质工程,即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
英利生态公园油菜花盛放。陈文 摄
通过实施规划引领、风貌提升、设施完善等措施,全面开展镇区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特色街区打造、公共服务设施提档、绿色生态空间营造等重点工程,实现镇区面貌美丽蝶变,镇域经济迸发新活力,乡村振兴示范效应日益凸显,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镇域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以前这一带杂物垃圾乱堆乱放,杂草丛生,不仅环境差,路也不好走,想找个地方散散步都没有。现在镇上建好了小公园,舒服多了。”居住在覃斗镇的张阿姨说。
走在覃斗镇,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坐落在这碧水之畔,映入眼帘的是充满芒果元素的装饰,沿公园行走,可见沿湖步道、观景亭、驻足点等。
据介绍,打造绿美生态小公园是覃斗镇美丽圩镇“七个一”中的建设内容,也是增强群众幸福感,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覃斗镇锚定“农业专业镇”的目标定位,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创新推出“1+2+3+4+5”工作法,在产业发展、圩镇建设、宣传发动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以赴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
覃斗镇绿美生态小公园坐落在碧水之畔。陈文 摄
公园不仅提升了圩镇的环境品质,也为群众提供了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成为圩镇居民最喜爱的地方和网红打卡点。每当晨曦微露,居民们在这里晨练;华灯初上,漫步其间畅享静谧美好的生活,幸福感满满。
“美丽圩镇客厅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信息交流于一体,是乌石镇的展示窗口与文化交流枢纽。”乌石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工作人员介绍道,美丽圩镇客厅是对外展示乡村整体风貌的重要窗口。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稳步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乌石镇对标对表有关工作要求,外塑“颜值”,内修“气质”,着力打造一个有亮度、有温度、有广度的“美丽圩镇客厅”。
在美丽圩镇客厅旁边,大气的入口门户标志醒目矗立,绿化岛修建及人行道改造完成投入使用。依天成台灯塔附近而建的绿美生态小公园,有集会主广场、儿童活动区、草坪及休闲区、网红打卡点等。据了解,全镇锚定“北部湾明珠、魅力乌石”的发展定位,强化措施、着力推进,促使创建工作提质增效。与此同时,乌石镇充分结合“百千万工程”,以全面推行林长制、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为抓手,深入推进绿美雷州生态建设。
走进英利镇,艳丽的三角梅缠绕上檐角,斑驳光影散落在米黄色的外墙上,屋前的院子里,村民们栽种了菠萝蜜、桑葚、龙眼、小葱等植物蔬果,整个村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英利镇通过违建顶棚拆除,披檐、屋顶和外墙提升改造,店招及空调外机罩统一,特色窗框安装等方式,在利民大道打造一个连片的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提升圩镇整体风貌。
截至2024年12月底,乌石镇、覃斗镇、英利镇三镇的圩镇客厅、农贸市场、绿美生态小公园、入口通道、外立面提升、美丽河道、示范主街共21个“七个一”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
英利生态公园。陈文 摄
致富路径
因地制宜打造镇域支柱产业
“再过半个月,覃斗芒果就开始上市了。”
雷州,作为广东芒果主产区,尤以产自覃斗镇的“覃斗芒果”而闻名。覃斗芒果甜度高、香气浓厚,早在2005年就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覃斗镇因此享有“中国芒果之乡”的美誉。
在“百千万工程”的指引下,覃斗镇将芒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这一“小作物”培育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覃斗镇在发展芒果产业的过程中不仅注重芒果品质的提升,更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全力打造“中国芒果小镇”,建设省级芒果现代产业园,举办芒果文化节、电商直播带货等活动,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打好芒果产业牌、市场牌、科技牌和文化牌。让覃斗芒果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金果果”。
此外,覃斗镇在青枣种植领域同样精耕细作,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构建起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并在采摘、分拣、包装等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监管,覃斗青枣的品质得到了有力保障,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覃斗青枣种植面积4200多亩,产量12800吨,产值约3800万元。
与覃斗芒果一起成熟飘香全国的,还有英利荔枝。“今年是荔枝的‘大年’,估计在5月中旬左右,英利荔枝就可以采摘打包,运往全国各地。”英利镇田星荔枝种植基地负责人说。
英利镇盛产荔枝,但与市面上的荔枝略为不同,英利种的是富硒荔枝。据了解,由于远古的火山喷发,造就了英利镇独特的火山地质,留下了宝贵稀缺的富硒之地,使得英利荔枝果品中含有珍稀的硒元素。
由于富硒白糖罂荔枝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备受消费者追捧,因此吸引了不少采购商打电话咨询,更有不少采购商直接来到种植基地品尝、订购。
近年来,英利镇不断扩大荔枝种植面积,除了传统品种“白糖罂”“妃子笑”外,还引种了“仙进奉”“仙桃荔”等新品种,一方面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丰富荔枝的品种。
英利镇不仅盛产荔枝,还盛产菠萝。菠萝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常年位居雷州市第一,是湛江市菠萝产业的核心优势区域,但大规模的菠萝产量带来了新的问题——菠萝鲜果保鲜时间短,导致了大量的菠萝品质受损,客商拒收,烂菠萝堆积如山,有些种植户连种植成本都收不回来。
解决菠萝难以储存的问题,唯有深加工。英利镇产出的菠萝中,约有30%作为原料进行食品加工,该镇菠萝加工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广东南派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南派食品”)是英利镇水果加工业龙头企业,在标准化加工车间里,200多名工人正在加工菠萝,削皮、夹果眼、过磅、清洗、验果、切块……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连空气中都是菠萝甜蜜的味道。
英利镇菠萝加工流水线。陈文 摄
南派食品负责人郑英豪说:“南派食品已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2845名农户转变思路,开展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的农业种植管理模式,切实把控好材料源头品质。”
同时,南派食品开发出鲜切小菠萝、鲜榨果汁、水果果馅、速冻原汁、速冻果块果粒等10条生产线及HPP鲜果压榨技术,先后服务豪士、真功夫、百草味、稻香村、沪上阿姨、古茗奶茶、盐津铺子、蜜雪冰城等国内知名品牌。
红土地上瓜果丰收,产业兴旺;在不远处的海洋,蔚蓝之上同样奏响了奋进旋律。
2024年11月9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湛江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支持湛江建设临港经济区,为湛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湛江临港经济区总规划面积148.81平方公里,乌石片区则位于其中。
乌石镇处于北部湾东海岸中心位置,是一个集广东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国家级中心渔港、国家AAA级旅游景点于一身的新型渔港镇。近年来,乌石镇依托临港区位、资源禀赋与政策红利,构建起乌石镇“大文旅+大园区+大港口”融合发展格局。
“起网!”在覃斗镇流沙湾宽阔的海域上,“海威1号”“海威2号”坐落在洋流平缓的海面上,配有上百个排列有序的圆形深水网箱。
覃斗镇迈向深蓝的脚步不断加快,目前,金鲳鱼深海网箱养殖加工建设项目(一期)已启动,建成后预计养殖成鱼160万尾,年产值约2500万元。并积极推动其他农海产品发展,以南雁、金月湾等企业为依托,示范带动金鲳鱼、贝类、鱼类、虾类等海水养殖业和深加工业的长远发展。
在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推进尊鼎珍珠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将珍珠养殖、加工、文化展示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珍珠产业链条。将“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愿景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图景。
相关:
积极推进第三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工作
“推进第三批客路、沈塘、松竹、东里、调风、雷高等6个典型镇培育工作,加快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特色小镇。”在《报告》中,明确提出雷州将坚持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强化产业带动,狠抓典型示范创建,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
目前该批典型镇的培育工作成效显著,实现圩镇建设从扩“面”到提“质”的跃升,实实在在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借他山之石,谋振兴之路。日前,调风镇人大调研团前往雷州英利镇、徐闻县角尾乡学习“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经验。
调研团前往英利生态公园、美丽示范街、碧道、农贸市场等地,实地考察了英利镇的镇区面貌和创建典型镇以来的变化。随后,调研团在徐闻县角尾乡参观了南极村的灯楼角、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特色民宿区、合水线等地,深入了解了角尾乡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文化旅游特色镇方面做出的成绩和努力。
目标明确,砥砺前行。在《报告》中还指出,支持白沙、调风等镇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东里、雷高、企水、纪家、北和等沿海镇大力发展“海洋+旅游”“海洋+精深加工”产业;支持各镇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区域品牌产品,形成“一镇一业”错位发展格局。按照“七个一”标准逐步推进全域美丽圩镇建设,不断改善镇域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
不过,典型镇建设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目前,雷州已确立“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未来,这项工程更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来源:蜀乡糊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