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杭州银行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杭银消金未经审计总资产515.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2%;2024年,杭银消金实现营收52.66亿元,同比增加8.85%;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加14.71%。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银消金”)最新业绩出炉。
据杭州银行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杭银消金未经审计总资产515.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2%;2024年,杭银消金实现营收52.66亿元,同比增加8.85%;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加14.71%。
截止目前,已有16家消金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杭银消金净利润暂排在行业第四,已跻身第一梯队。
对于2024年的业绩成绩单,杭银消金方面向记者表示,一方面,公司不断优化资产构成,持续提升金融科技和风险管理水平,资产收益率得以不断改善;另一方面,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加,固定成本得以摊薄,整体上提升了盈利水平。
记者注意到,4月21日,杭银消金成功发行2025年金融债券(第二期),发行总额15亿元,加上2025年1月份发行的第一期10亿元,今年以来其发行金融债规模达25亿元。“补血”后的杭银消金将如何继续发力金融助力提振消费?
资产结构优化,线上业务业绩贡献突出
近年来,杭银消金的体量快速攀升,业绩连续稳增。对于公司业绩发展整体良好的态势,杭银消金方面表示主要因公司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业务模式。
据悉,此前杭银消金走的是纯线下地推模式,随着对业务模式的不断探索,近年来逐渐向“线上+线下”模式转变。车位贷及其他贷款为公司业务拓展早期试点的产品,已于2018年3月停贷,2023年末已无存量余额。目前公司形成了尊享贷(线下)、轻享贷(线上)两大产品体系。
杭银消金主要通过线上经营、为全国范围内目标客群提供小额分散的消费贷款服务,同时通过开展少量线下业务对优质客户提供笔均相对较大的消费贷款服务。其中,线上业务包括自营与联营两种模式。
自营模式通过自有App、支付宝生活号、微信公众号、H5等自有渠道获客并引导客户完成贷款申请全流程,联营模式通过与行业领先的互联网场景平台合作,如蚂蚁借呗、字节放心借等,由平台提供流量和申请入口,将客户导流至杭银消金,由杭银消金完成后续信用贷款流程。
杭银消金近年来线上业务发展提速,信贷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据中诚信评级发布的评级报告,杭银消金近年来业务投放金额快速增长,由2021年的951.19亿元上涨到2023年的1621.41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杭银消金贷款余额为529.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7%。其中“轻享贷”的产品余额424.74亿元,占比为80.29%,较2021年末的77.36%进一步上升。
得益于收益率较高的线上产品规模及占比均有所提升,杭银消金利息收入迅速增长,2021年至2023年的利息净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2.20%,期间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达到100%以上。
2021年、2022年、2023年,杭银消金营业收入分别为27.82亿元、42.26亿元、48.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1 亿元、6.63亿元、8.02亿元,最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33.34%。
截至2024年末,杭银消金未经审计总资产515.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2%;2024年,杭银消金实现营收52.66亿元,同比增加8.85%;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加14.71%。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已披露2024年业绩数据的16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杭银消金注册资本25.61亿元,行业排名第12,总资产行业排名第8,净利润行业排名第4。
开年已发债25亿元,拓宽融资渠道调降成本
杭银消金成立于2015年12月3日,是由杭州银行作为主发起人,联合滴滴、中国银泰等知名企业组建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其后股东完成两轮增资扩股,截至 2024年9月末,公司注册资本为25.61亿元。
因公司近年来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资本内生能力较强,截至2024年9月末,杭银消金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07%、13.02%,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杠杆率从2023年末的10.24%升至11.40%。不过,未来随着业务的持续拓展,公司仍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
融资方面,近年来杭银消金积极拓展公募信贷ABS、金融债等多元化融资工具。2024年6月7日第四单10.08亿元ABS成功簿记发行,发行价2.08%,创发行时点下行业票面利率新低。
今年4月21日,中国货币网公告显示,杭银消金近日成功发行2025年金融债券(第二期),发行总额15亿元,为1年期固定利率品种,票面利率1.08%。
加上2025年1月份发行的第一期10亿元,杭银消金今年以来发行金融债规模达25亿元。加上近日最新发行的2025年第二期金融债,目前杭银消金已发行未到期的债券合计共80.08亿元。
“融资主要用于主营业务以及偿还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杭银消金方面向记者表示,金融债的发行有助于公司拓宽资金渠道、优化负债结构。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杭银消金应付债券占比较上年末提升9.46个百分点至12.37%。此外,丰富的融资渠道促进了资金成本的下降,杭银消金的平均定价也有了一定的下降。2023年对客平均贷款利率20.28%,2024年一季度末下行至19.26%,2024年前三季度末进一步降至18.86%。
从行业来看,进一步扩大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首先即要拓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行业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渠道有望保持畅通、行业面临一定发展机遇。围绕自身的“补充弹药”,预计下阶段消金公司发行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的行动将继续提速。
三条举措助力提振消费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增加消费金融供给,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消费服务行业的信贷投放。
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业提供消费贷款的特色化金融机构,此时消费金融牌照价值进一步得到凸显。
杭银消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一是以政策为导向,加强顶层产品设计。积极参与落实两新政策,打造专属产品,提供“以旧换新”或“国补商品”专属福利,做到利息更优、还款期限更长、申请更为便捷。第二是加大品牌建设,提升装修、教育、家电、数码等重点消费用途的投放占比;通过与美团、京东、字节、得物、滴滴等互联网场景平台密切合作。第三是加强股东合作,合力促进惠民消费。2025年度杭银消金拟联合股东方滴滴出行、中国银泰,合作推出“金融知识与嘉年华”系列活动,通过在银泰各大商超、滴滴各打车平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和促进商品消费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释放消费潜力,提升消费参与度。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的定位是为具有积极消费理念、拥有稳定工作的年轻白领群体和蓝领群体提供个人消费贷款服务,行业在面临一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挑战。
例如,业务规模增长中的消保服务。据杭银消金官网披露,2024年度,杭银消金共收到客户投诉3058起,较2023年的963件增长217.5%。分类别看,该公司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服务流程类(如协商还款类),占比64.6%,剩余征信异议类、息费类、贷后管理类等占了35.4%。
相比之下,2020年至2022年,杭银消金分别收到客户投诉57件、500件、576件,可以看到近几年杭银消金消费者投诉量增长较快,消保工作须及时跟上。
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扩张时相关风险防控能力也是考验。
就风险管理工作,据杭银消金方面介绍,公司坚持以规尽责,强化合规引导与制度管控,2024年全年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截至2024年底,公司不良贷款率1.72%,同比与去年持平,整体资产质量稳健可控;拨备余额24.19亿元,同比增加1.17亿元,拨备覆盖率274.5%,均符合监管要求。
“下阶段,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深化大模型在智能风控领域的探索及应用,升级迭代‘杭银消金信用大脑BRAINS’数字风控体系,精细化策略管控提升风控防控能力,智能化风控系统提升风险防范效率,继续赋能公司业务健康稳健发展。”杭银消金表示。
来源:消费在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