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上海滩 青年潮车体验官与你共同见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08:34 2

摘要:有人说,年轻人的想法代表着未来消费的趋势,年轻人的喜好就是未来主流的价值观;也有人说,谁能走到年轻人中间去,谁就能率先看清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消费者价值观的变化。

有人说,年轻人的想法代表着未来消费的趋势,年轻人的喜好就是未来主流的价值观;也有人说,谁能走到年轻人中间去,谁就能率先看清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消费者价值观的变化。

在备受瞩目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为了给各汽车品牌提供一个密切联系青年、洞察未来市场并实现品牌产品“种草”的绝佳窗口,中国青年报社推出“AI青年遇见上海车展”线上线下系列活动。“AI如何赋能产业升级?”“什么样的新车才称得上青年潮车?”下面就让第一批脱颖而出的青年潮车体验官陪你一起畅想未来汽车、憧憬未来出行,把青年态度撒播到车展的每一个角落。

大象转身:当跨国车企站上中国创新的“风口”

东南大学 刘泯杉

站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的展馆外,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局势,我期待看到跨国车企完成“大象转身”的蜕变。

作为全球年销量、盈利能力首屈一指的跨国汽车巨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改革就极具说服力。通过设立区域首席工程师(RCE)制度,丰田将中国车型开发权交由本土团队主导。

例如,广汽丰田铂智3X由中国工程师主导设计,整合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的智驾算法,在鬼探头刹停、地库记忆泊车等场景中表现超越部分新势力车型。同时,丰田与华为合作开发第九代凯美瑞车机系统,针对中国用户习惯优化交互逻辑,并计划2027年国产雷克萨斯电动车,进一步深化本土化布局。

当跨国车企用技术升级化解关税冲击,用本土化创新打破路径依赖,用年轻化运营重塑品牌形象……这种转型不仅关乎某一家企业的商业利益,更关乎我们这代人对全球化的价值期待。在我看来,能在中国取得成功的跨国车企,绝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技术输出者”,而应成为与本土创新共生的“生态共建者”。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4.5%,其中插混车型占比提升至34.5%。这组数据背后,是技术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当“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不再单纯依赖成本优势,而是源于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既渴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期待看到“全球共创”的更多可能。当跨国企业真正成为技术、人才、文化的桥梁,或许能在贸易壁垒的缝隙中,绽放出属于青春的创新之光。这场由关税引发的技术革命,终将让电动车出口从“价格红海”驶向“价值蓝海”。

AI让汽车智能化升级驶入“快车道”

安徽外国语学院 谢心月

站在去年产销量双双超过3100万辆的台阶上,我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历史性时刻。节节攀升的市场数据背后,AI正成为汽车的“安全加速轮”,以智能化助推汽车产业“开”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线。

AI入驻智能生产线,将把脉数据“脉搏”。AI视觉检测助力汽车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智能质检系统支撑汽车生产数据分析,实时智算平台满足超百万车辆智算需求……强大的AI技术,为实现汽车智能技术迭代打上一剂“强心针”。

AI焕新智驾研发体系,将支撑汽车智能驾驶的开发。领先的AI算法、完整的数据闭环云平台、优化的反哺算法等带来了更安全、更便捷、更有趣的智能驾驶,让汽车转变为“我离不开的”代步工具。

AI赋能,不仅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可以更高效地让车企在“智”中提“质”。本次上海车展聚焦“拥抱创新,共赢未来”的主题,AI或将成为现场嘉宾关注的热点话题。

当基础设施顺应AI浪潮,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听到汽车业务从“新能源汽车”升级为“AI汽车”。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我们希望看到异军突起的自主品牌,“秀”出更领先的新车。

从落后到领先,中国汽车凭什么昂首“出海”

广州工商学院 李惠娴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我最关注的一款新车就是极氪9X。作为极氪全新旗舰车型,它的亮相被网友们戏称为“比劳斯莱斯库里南更霸气的中国SUV,出现了”。事实上,中国汽车“叫板”外国车企早已屡见不鲜。随着国内汽车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中国品牌不断创新“出圈”,让我们不禁好奇:中国汽车品牌是什么时候从落后到领先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吉利,这家手握沃尔沃轿车、莲花跑车、Smart等多个国际品牌的中国车企,1997年‌进军汽车产业、成为国内第一家民营轿车企业时,恐怕还没有太多人能预料到今天的场景。

我曾在报道中读到,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带着工人拆解外国汽车,从一个个螺丝拼成第一辆“吉利豪情”,但因为技术等问题最后销量并不理想。李书福和团队坚决不认输,不断升级技术,在改革春风的带领下,成为如今横跨欧亚大陆的跨国车企,把中国汽车开到了全世界。吉利用几十年的时间演绎了中国车企的逆袭传奇,而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艰难创业到快速崛起的缩影。

这场逆袭不只属于吉利,奇瑞的第三代鲲鹏动力、长安的蓝鲸混动平台、比亚迪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曾经被诟病“只会山寨模仿”的中国车企,如今纷纷拿出独门秘籍,成为行业领跑者,中国汽车工业正在构建自己的技术生态、实现技术“出海”,书写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品牌”的传奇故事。

谁来定义属于00后的未来出行方式?我投AI汽车一票

山西传媒学院 高博弈

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大二学生兼自媒体博主,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频繁使用各类AI工具,这也让我对AI与汽车结合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内容创作时,我常用AI写作助手来获取灵感、整理思路,它能快速生成大纲和素材,大大提高了我的创作效率。而将AI应用于汽车领域,二者也能实现互相赋能,让未来出行更安全、便捷、有趣。

从安全角度看,AI技术能为汽车打造更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就像我用AI校对工具检查文章错误一样,汽车如果能用好AI驾驶辅助功能,帮助驾驶员监测路况和车辆状态。当遇到潜在危险时,比如前方车辆突然急刹车、行人闯入车道时,AI能迅速做出反应,自动刹车或避让,减少事故发生概率,这无疑是保障驾乘人员安全的“宝藏级功能”。

在智能交互上,我期待AI赋予汽车“智慧大脑”,实现更自然流畅的人机对话。现在的语音助手已经能帮我们完成一些简单操作,如播放音乐、打开车窗。未来,汽车里的AI助手能理解我们的情绪和意图,像贴心好友一样陪伴出行。当我们疲惫时,它会播放舒缓音乐;当我们对沿途风景感兴趣时,它能详细介绍景点信息。

驾驶模式上,希望AI能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员的需求,自动切换驾驶模式。在城市拥堵路段,切换到节能模式,减少油耗;在高速行驶时,切换到舒适模式,提供更平稳的驾驶体验。

总之,当AI与汽车深度融合,驾车出行将变得更安全可靠、便捷高效并充满乐趣,未来人类出行无疑将迎来巨大变革。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我们这一代人享受到AI赋能出行带来的全新体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