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友谊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4 08:54 2

摘要: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雕塑《宋庆龄与国际友人》所呈现的,正是这段全球反法西斯合作历史中的动人篇章。该作品由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以雕塑语言镌刻历史,展现了宋庆龄与她的战友共同奋斗的卓越

杨 子

宋庆龄与国际友人(雕塑) 吴为山作 立于宋庆龄故居

雕塑《宋庆龄与国际友人》中的宋庆龄像(局部)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宋庆龄无疑是最杰出的女性代表之一。她与众多国际友人携手同行,为世界和平与中国发展贡献了一生。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雕塑《宋庆龄与国际友人》所呈现的,正是这段全球反法西斯合作历史中的动人篇章。该作品由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以雕塑语言镌刻历史,展现了宋庆龄与她的战友共同奋斗的卓越成就。

国际友谊的见证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饱受战乱之苦,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宋庆龄挺身而出,坚定支持抗战。她奔走呼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建保卫中国同盟,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宋庆龄以她的人格力量和国际影响,感召一批怀抱正义理想的国际友人。他们以笔为剑、以医为刀、以心为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类尊严无私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这些国际友人中,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用《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英勇斗争;有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战场,救治伤员;有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他在战火中救死扶伤,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还有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他为中国工业合作运动贡献毕生精力……他们的故事,成为中国抗战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见证了中外友谊的深厚根基。

这些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宝贵贡献和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雕塑《宋庆龄与国际友人》正是这一历史记忆的艺术定格,以雕塑语言传递深厚的国际主义精神。

艺术提炼再现历史

吴为山认为:“雕塑不仅是形象的塑造,更是精神的呈现。”在《宋庆龄与国际友人》中,他以汉白玉立像与浮雕墙结合的手法,使作品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富有视觉层次感。

雕塑主体——宋庆龄立像,以温润的汉白玉精雕细琢,历经多轮打磨,表面细腻如肌肤,在光影流转间泛起柔和光泽,呈现出生命的温度。她身姿端庄,目光深邃而坚定,似在思索,亦似在眺望未来。嘴角微微上扬,透露着慈爱与坚韧,额头饱满、眉宇舒展、双手轻握,彰显出智慧与从容。她的服饰简洁,衣褶间透露出雕塑的动态美,仿佛轻风拂过。整座雕塑在静态中透出力量,仿佛时间于此凝固,而精神恒久流传。

浮雕墙上的11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马海德、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埃德加·斯诺、柯棣华、诺尔曼·白求恩、汉斯·米勒、耿丽淑、王安娜、詹姆斯·贝特兰,则以不同姿态呈现。斯诺气定神闲,凝视前方,仿佛正在思考如何记录这段历史;白求恩身着医生长袍,微微前倾,手握医疗器具,眼神透露出救死扶伤的坚定信念;路易·艾黎神情温和,似在讲述“工合”运动的进展……这些人物形象在忠实历史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提炼,使雕塑超越纪实再现,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叙事,令观众得以穿越时空,直面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雕塑选用汉白玉雕刻,象征着纯洁与崇高,既契合宋庆龄的精神品质,也赋予整座雕塑以庄重感。同时,浮雕墙的材料处理略带粗粝,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沧桑感,浮雕墙右上角铭刻“友人 为宋庆龄先生与她的国际友人们塑像”,使之更具感染力。这座雕塑,像是一场无声的叙述,让观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段风雨如晦历史中的人性光辉。

搭建文化交流桥梁

吴为山说:“雕塑是一种跨越语言的表达,它不仅是形象的塑造,更是文化的传播。”在《宋庆龄与国际友人》的创作过程中,他深刻践行了这一理念。雕塑塑造的不只是历史人物的“形”,更是在构建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宋庆龄的坚毅与慈祥、国际友人的尊重与信任,共同构成了一幅“携手同行”的纪念碑,它是超越时空的交流,展现了中外友人在战火中建立的深厚情谊。

吴为山认为,文化交流在于“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一张脸”是指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一颗心”是彼此坦诚、真挚、温厚之心;“一个魂”是共同珍爱、维护世界和平之魂。在这座雕塑中,“一张脸”展现的是宋庆龄及国际友人的鲜明形象,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的象征;“一颗心”体现的是文化情感的纽带,是彼此坦诚相待、共同奋斗的信念;“一个魂”则是精神的传承,是对和平与正义的共同追求。

雕塑是一种无需翻译的艺术语言,能够直抵人心。《宋庆龄与国际友人》既是一座立于纪念馆的雕塑,也是一部可阅读的历史。雕塑自展出以来,吸引大量观众观瞻,其作为“家国情怀——宋庆龄生平展”的重要展项,在巡展期间收获了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58.8万余人次。

这座雕塑,不仅让人们铭记曾经为中国奋斗的国际友人,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以及中国始终珍视国际合作的态度。

今天,我们站在这座雕塑前,缅怀宋庆龄与她的战友的伟大友谊,思考新时代的国际合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宋庆龄以一生践行“和平、团结、进步”的理念,她的坚定信念、宽广胸怀和国际视野,至今仍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宋庆龄与国际友人》雕塑的落成,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国际友人,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合作,更多像宋庆龄一样的人士,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这座雕塑提醒我们,跨越国界的友谊值得珍视,共同奋斗的精神永不磨灭。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