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临安区中医院住院部13楼住着一批特殊的患者,他们来自西藏那曲,都有着相同的问题——髋、膝关节疼痛畸形,活动不便。经过医院专业团队的手术治疗,目前正在康复中。
这几天,临安区中医院住院部13楼住着一批特殊的患者,他们来自西藏那曲,都有着相同的问题——髋、膝关节疼痛畸形,活动不便。经过医院专业团队的手术治疗,目前正在康复中。
塔措是这批患者中病情最严重的一位,她小时候因意外导致左髋关节停止发育,左下肢比右下肢整整短了6公分,多年来只能借助定制的拐杖行走。这次她与浙江援藏“抬头挺胸”医疗公益项目第十五批来杭的其他13名藏族同胞一起跨越3500公里,历时两天两夜从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来到临安。
4月的西藏那曲最低气温还在零下,而临安已春意盎然。一路上,塔措期待又忐忑:“真的能治好吗?”临安区中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张学森见到她的情况,也沉默了片刻,“她本身的髋关节基本没有发育,尤其髋臼扁平伴有髋关节脱位。”综合塔措的情况医疗团队设计了三套治疗方案,髋臼假体使用最新的3D打印的钛合金材料,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术前手术规划。得知术后通过积极康复,加强髋部肌肉功能训练,就能够基本和正常人一样行走。塔措激动地说:“这感觉就像重生一样……”
14名那曲患者中,除塔措外,都是膝关节疾病,均施行了全膝关节置换和单髁置换手术。目前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愈后良好,全部可以在助步器的帮助下行走活动。47岁的次仁拉姆在病房外的走廊上,依医嘱用助步器练习踱步,边上她的女儿尼玛琼决眼里闪着泪花,“今后妈妈能正常走路了,想象不出回去后大家得多高兴!”
这也是浙江援藏“抬头挺胸”医疗公益项目产生的原因——西藏那曲市高寒缺氧,受限于医疗水平,脊柱畸形、膝关节、髋关节畸形等疑难病例相对多发。去年11月,临安区中医院选派医务人员赴西藏那曲开展骨关节患者筛查义诊,共筛查人员421人,列入后期治疗242人。今年,医院再次揭榜第十五批任务中14名患者的治疗工作。
作为揭榜单位,临安区中医院不仅为远道而来的藏族同胞提供全程疾病筛查和治疗服务,还对饮食起居、调配床位、术前术后物资和康复器具等做了充分准备。院方担心那曲地区患者来到临安吃不习惯,特别准备了两荤三素多种菜品组合,并新增馄饨、水饺、面条及白粥等主食选项。家属尼玛琼决年龄最小,适应性也强,她高兴地说:“我很吃得惯,也很想多看看临安,不过要陪着妈妈走不开。在临安治好了妈妈的腿,我会永远记得这里。”
医护人员也是尽心尽力,为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医院外二科、肺病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等科室联合会诊,为每一位藏族患者量身定制诊疗、手术及康复方案。
由于这批患者是同时来的,也准备一起走,所以从4月16日到19日,主刀的张学森医生团队每天早上7点多开始做手术,要忙到下午5点多,最迟的一次晚上9点才走出手术室。“手术都很顺利,现在重点就是康复训练,包括回到家以后也是如此。主治医生和大家分别加了微信,后期通过视频进行回访和跟踪指导,确保他们都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张学森说。
春日的临安,万物蓬勃生长,处处涌动着希望的气息。临安的医疗援藏如春天播撒的种子,以精湛医术和无私大爱,在高原生根发芽,让生命的希望在藏地延续,书写着跨越山海的医者仁心和责任担当。
来源:临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