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尊重劳动、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引导广大公众爱粮节粮,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态度,兰州市皋兰县采取系列举措,积极培树餐桌文明,推动勤俭节约理念逐渐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尊重劳动、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引导广大公众爱粮节粮,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态度,兰州市皋兰县采取系列举措,积极培树餐桌文明,推动勤俭节约理念逐渐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广泛宣传,传播节约文明之声
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势,打造立体式宣传格局。通过“皋兰发布”“新皋兰”等融媒平台,刊播《陇小飞文明餐桌》等公益广告,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融媒小剧场”编演发布创意短视频,以情景剧演绎柴米油盐中的节约故事。将餐桌视为传播文明理念的关键阵地,以餐饮企业和学校、机关单位食堂等为重点区域,通过张贴宣传海报、设置提示牌等多种形式,营造文明用餐氛围,引导干部群众拒绝“剩”宴、净餐盘。
在学校,举办“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队会、团课,覆盖学生群体1万余人;各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公布上墙,充实反对浪费、节约惜粮等内容,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域内各酒店、餐馆响应文明餐桌行动,推出“半份菜”“小份菜”,鼓励顾客按需点餐、减少浪费,同时大力宣传“适量点餐、剩菜打包”理念,让居民群众在享受美食时,不忘尊重劳动成果。有餐馆老板表示:“现在客人能合理点餐,粮食浪费明显减少。”也有家长这样说:“光盘行动很有必要,带孩子吃饭时更要做好榜样。”目前,域内超98%的餐饮单位参与文明餐桌行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过万份,群众文明用餐意识大幅提升。
多方参与,凝聚节约强大合力
各镇、各部门在地方引导、监督管理、行业指导等方面认真履行节约粮食职责。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餐饮市场的巡查力度,每周对县城内大中型餐饮企业、小型餐馆进行抽查,重点检查是否设置节约提示标识、是否提供合理点餐建议等。教育部门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学生们将在学校学到的节约知识带回家中,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节约计划,监督家庭成员的用餐行为。
社区以网格为单位,组织志愿者积极投身其中,在节假日、用餐高峰期前往小区楼院、餐厅、集市等地,开展宣传活动,劝导餐饮浪费行为,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各单位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实行按需供应制度,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安排食品供应量,避免造成浪费。遏制网上订餐环节的餐饮浪费,将“反餐饮浪费”纳入外卖员定期培训内容,提升外卖员对食品浪费行为的理性认知。
什川镇依托万亩梨园,在青瓦白墙间形成演绎梨乡农耕场景的墙体彩绘,将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转化为可视的文化图谱,吸引众多游客感受农事智慧;上车村村民魏周言创办农耕文化展示馆,将犁铧、耧车、石磨等老物件按四季农耕时序陈列,展现梨园农耕文化脉络,诉说农作物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故事;水阜镇砂岗村打造村史馆,绘制收麦打麦文化墙,建成幸福兰州长者食堂,在改善基层文化活动场所、为村上老人提供健康饮食保障服务的过程中,教育村民不忘奋斗历史、珍惜幸福生活、拒绝餐饮浪费,推动“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的文明理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实践引领,弘扬节约传统美德
拓宽文明实践半径,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带动广大群众体会一粥一饭的辛苦,践行节约之举。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契机,在乡村、社区、机关、企业等场所广泛开展“倡导文明用餐 传承优良传统”主题教育活动,在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蒸月饼、春节准备年夜饭、元宵节包制汤圆的其乐融融的场景中,通过知识问答、故事分享,向居民群众普及粮食生产的艰辛历程,号召大家珍惜食材,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组织文艺团队编排艺术原创歌曲《顶天立地好庄稼》,以皋兰压砂保墒、打眼串井等抗旱自救历史以及独特地理环境孕育出的优质禾尚头小麦为创作背景,展现皋兰人民自强不息、爱农爱粮的精神风貌,立意新颖的节目在全县多个村镇巡回演出,惠及群众超5万人次。
深化“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讲述雷锋省吃俭用、珍惜物资的事迹,让雷锋勤俭节约的品德成为践行光盘行动的精神指引。依托“世界粮食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展示,生动呈现粮食生产从播种、灌溉到收割、加工的过程,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农田,参与采摘、收割等农事体验,让孩子们懂得“米粒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如今,大街小巷、餐厅饭馆、校园社区,节约粮食的宣传随处可见,“光盘行动”渐趋成为常态,从机关食堂到百姓餐桌、从繁华商圈到偏远乡村,爱粮惜粮成为人人褒扬的美好品德。下一步,皋兰县将继续深化各项举措,持续践行餐桌文明,让希望的田野更显生机与活力。(皋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来源:文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