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在保护创新、护航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积极探索、融合履职,以高质效办案、全链条保护、一站式服务,为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4年,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在保护创新、护航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积极探索、融合履职,以高质效办案、全链条保护、一站式服务,为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高质效办案:依法办案 注重成效
一是依法办理案件。2024年1月至12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移送审查逮捕案件9件19人,批捕6件10人,不批捕3件9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11件26人,起诉5件11人(含积存案件),不起诉2件8人。立案监督案件3件,侦查活动监督案件1件。民事案件方面实现零突破,办结2件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2件民事审判违法行为监督案件,8件民事执行监督案件。公益诉讼案件方面,行政公益诉讼诉前审查案件立案20件,发出检察建议19份(其中包含新领域反不正当竞争领域1件)。二是打造典型案例。指导的土左旗检察院地理标志保护公益诉讼案被最高检新闻办、知产办、《检察日报》联合宣传报道;回民区检察院督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公益诉讼案、托县检察院“托县辣椒”地理标志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以及土左旗检察院毕克齐大葱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3个案件入选“2023年度全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典型案例”;市检察院办理的钮某某销售假冒戴森吹风机案和郝某、陈某销售假茅台酒案入选“2023年度全市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办理的司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2024年度全区检察机关“检护质量”典型案例。三是强化专业建设。2024年,市检察院知产办被确定为全国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联系点。两级院3人入选全区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市检察院1人入选全区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名录库,并获评2023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两级院3个集体、3名个人分别获评2023年度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成绩突出个人,知识产权检察专业人才更为集中,队伍建设更加规范。
全链条保护:覆盖全面 协同发力
一是结合专项,及时部署。2024年3月,结合自治区检察院“知产护企”工作要求,印发《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2024年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要点》,并出台《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护企工作举措》,融合地区发展实际,从七方面重点工作服务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二是积极走访,协同发力。积极打出跨部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构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屏障,找准全链条保护的切入点。2024年1月、5月分别与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知识产权工作保护座谈会,与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就规制知产领域批量维权、恶意投诉等情况达成共识,搭建长效协作渠道。7月,与包头市检察院会签《关于加强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协作的意见》,通过建立呼包同城常态化沟通联络工作机制,加强对关联犯罪、上下游犯罪协同打击、全链条式治理。9月,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举办座谈会。围绕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认定、定罪量刑以及知产恶意诉讼专项整治等议题开展交流讨论。三是一院一品,全面“开花”。连续两年开展“一院一项目”知产品牌创新活动,9个基层院涉及的项目涵盖“老字号”、新品牌,既包括驰名商标、“蒙”字标、地理标志、种业、蒙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也包括惩治知产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和民事诉讼监督,确定的具体项目更加注重对关键核心技术和新业态领域的知产保护,更加突出地区特色,保护项目和范围较去年也有所扩大。通过挖掘本地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做足做深某一领域知识产权检察案件,形成“一院一品牌、一地一特色”,以点带面,促进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整体提高,相关工作情况被最高检知产办工作专刊2024年第8期刊发。知产检察工作获评2024年度全市检察机关最佳项目。
一站式服务:便捷高效 贴近需求
一是立足实际,全面护航。2024年11月,结合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出台《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开发区检察室服务保障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以经开区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着力点,从融入大局、护企安商等方面提出全方位护航检察举措。二是因需服务,拓展范围。2024年3月,在征询企业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意见基础上,制定全市《知识产权检察重点企业保护名录》共28家,实现保护有重点,服务更精准。“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土左旗检察院、市检察院、自治区检察院三级检察机关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设立全区首家“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回民区检察院联合市检察院在“莫尼山非遗小镇”设立两级院“知产检察创新实践基地”;玉泉区检察院、托县检察院在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别设立两级院“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截至目前,已设立知产检察联系点等机构21个,进一步拓宽知产检察保护交流的“朋友圈”。三是主动对接,定制宣讲。开展线上《企业法律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结合问卷结果,2024年7月,为“以法治思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题培训班”讲授《筑牢民营企业经营风险防火墙》《优化营商环境 防范企业风险》法治讲座2场,经开区各部门(中心)、驻区企业代表90余人参加培训,畅通企业诉求直达通道,更加精准加强法治供给。12月宪法宣传周期间,两级院通过“送法入企”、“‘宪’在行动”等活动,将法治宣传教育送到企业门口,切实做到“面对面问需、心贴心献策、实打实服务”。四是线上普法,便捷高效。丰富“首府知产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各类栏目,实现线上即可学法,点击就有收获的效果。2024年“3·15”期间,发布原创《茅台酒的骗局》《无证销售电子烟获刑》等普法微视频,相关内容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北疆新闻”等官媒转发,阅读点击量1万+次,实现了“法在身边”的普法效应。新城区检察院、回民区检察院、土左旗检察院及市检察院编写的《知假售假获利11万元 获刑并处罚金15万元》《为弘扬传统武术助威》《假酒从哪里来?》及《打造“检察护企”青城样本 助力企业行稳致远》等被《检察日报》《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日报》等宣传报道。
新的一年,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将接续奋进,跑出首府知产检察高质量履职加速度!
来源 | 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
来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