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世界读书日前夕,一场别具意义的文化活动——“北干听风”读书会开启仪式暨首场阅读《故乡情韵》分享会在萧山档案馆地方文献档案展陈室温馨举行。此次活动不仅响应了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更以独特的方式唤醒了人们心中的“乡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史春波 通讯员 侯柯旭
在世界读书日前夕,一场别具意义的文化活动——“北干听风”读书会开启仪式暨首场阅读《故乡情韵》分享会在萧山档案馆地方文献档案展陈室温馨举行。此次活动不仅响应了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更以独特的方式唤醒了人们心中的“乡愁”。
北干山作为萧山的文化地标,承载着千年历史文脉。“北干听风”之名,既蕴含着古人登高望远的哲思传统,又彰显着萧山人在时代浪潮中聆听文化脉搏的开放姿态。而萧山档案馆地方文献档案展陈室珍藏的民国县志手稿、民俗影像等资料,为活动提供了深厚的乡土文化土壤,使“北干听风”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诗意纽带。 活动现场,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周膺首先致辞,他强调了文化传承与阅读的重要性,对“北干听风”读书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期待其能在推动全民阅读、弘扬地方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随后,主办方马立峰作了《一座北干一个梦》主题汇报,生动地讲述了北干山与萧山人民的文化渊源,让现场观众对北干山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热烈的掌声中,《北干听风读书会》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这一致力于传播萧山文化、推动全民阅读的平台正式启航。
《故乡情韵》作为本次活动的焦点,其捐赠暨萧山档案馆收藏仪式备受关注。该书聚焦萧山本土,收录了《永泰丰今昔》《解放河的变迁》《瑞记埠粮站》《故乡变迁》《回不去的棉事》《收剥络麻时光》《收麦子》《稻麦一家亲》历史足痕。作者陆永敢分享了自己的采写心路历程,他谈到,自己退休后加入萧山区作家协会,在作协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文字基础和文学功底取得了长足进步。用10年时间收集整理,将留住乡愁、感悟随笔、岁月足痕、家人情怀等篇章煮炼成文字,最终完成《故乡情韵》。这些作品大多被当地纸媒刊用,还有一些是首次公开发布的征文获奖作品。 网络读者也积极参与其中,现场诵读了《故乡情韵》的经典片段,他们用深情的朗读,将书中的乡愁情感传递给每一位听众。特邀嘉宾则围绕《故乡情韵》以及萧山的地方文化进行了精彩分享,深入剖析了书中所蕴含的乡土情怀和文化价值,让现场观众对萧山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此次活动还是萧山档案馆“文献+文艺”跨界探索的标志性实践。通过空间叙事、文献解读、文学体验的三重维度,构建了“可触摸的乡愁记忆库”。既为城市保留了文化火种,也为公众打开了重新认识故乡的精神通道。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活动引导公众重新发现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萧山“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提供了文化叙事支撑,使阅读成为连接历史文脉与城市更新的精神桥梁。
这一主题,成功构建了“档案-文学-人”的情感共振场。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参加人员既有定向邀请的文化界人士,也有通过网络报名的数十位读者。大家齐聚一堂,在书香中感受萧山文化的魅力,共同探寻心中的“乡愁”。
“北干听风读书会”的开启,为萧山文化的传播和全民阅读的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读书会将继续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萧山、热爱萧山,让书香弥漫在萧山的每一个角落。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