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8岁的李女士近半年来持续感到胯部隐痛,并伴有反复发作的膝盖及小腿疼痛,关节活动时偶发弹响。
本报讯(记者 梁露露 通讯员 张博 施重阳)38岁的李女士近半年来持续感到胯部隐痛,并伴有反复发作的膝盖及小腿疼痛,关节活动时偶发弹响。
起初,她将症状归因于工作压力导致的劳损,自行采用贴敷膏药、针灸及按摩等理疗措施。然而上述症状非但未见缓解,疼痛程度和发作频率反而逐渐加重。
于是,李女士前往郑州人民医院骨二科就诊。经过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骨坏死。
骨二科主任张陆仔细询问了李女士的病史,包括生活习惯、饮食及用药情况,发现她因妇科疾病长期接受激素皮下注射,而这正是导致骨坏死的重要原因。
“激素的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张陆主任解释道,它就像是体内的“消防员”,能够迅速控制炎症,但长期使用激素就如同让消防员“持续超负荷工作”,反而会导致副作用。其中,骨骼系统首当其冲,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甚至发展为骨缺血性坏死。
骨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严重病症。其非创伤性类型与多种因素相关,既包括Legg-Perthes-Calve病等先天性疾病,也涉及医源性因素如长期皮质类固醇使用。临床上,股骨头和膝关节是最常受累的部位。
激素是如何“伤害”骨头的呢?刘女士很是疑惑。
张陆主任用生动的比喻向李女士解释道:骨骼的供血系统就像一套“水管网络”,为骨头输送必需的营养。骨坏死的发生主要有三个机制:
“管道堵塞” 激素会促使骨髓脂肪堆积,这些脂肪像“油污”一样堵塞血管,导致骨组织缺血“干渴而死”;
“管道狭窄”激素可直接引起血管收缩,就像把水管捏扁,使血流供应大幅减少;
“维修瘫痪” 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相当于让“维修工”罢工,使受损的骨组织无法得到及时修复。
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张陆主任说,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如果关节持续隐痛(尤其是负重后),要及时就诊。另外,日常生活中要从四个方面注意:
给骨头“减负” 避免长时间站立、爬山,必要时用拐杖分担重量。
营养支持 补充钙、维生素D,必要时用护骨药物。
定期复查 通过MRI监测骨头变化,就像定期检查“轮胎气压”。
替代治疗 如果需抗炎治疗,医生会帮您选择更安全的药物。
张陆主任提醒,骨头也需“养生”,戒烟戒酒、适度晒太阳、保持正常体重,都是保护骨骼的“天然护甲”。
来源:大河健康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