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芜湖市弋江区拓展深化特色党课品牌,在基层一线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沉浸式”党课,强化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用“身边的故事”和“听得懂的方言”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助推全区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芜湖市弋江区拓展深化特色党课品牌,在基层一线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沉浸式”党课,强化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用“身边的故事”和“听得懂的方言”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助推全区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系统组织谋划 推动特色党课“品牌化”
针对党课“没人讲”“讲不好”“难持续”的问题,积极探索党课开展形式,整合区内优质党课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弋江特色、契合工作需求、赋能干部成长的“百堂党课大比武”精品党课品牌,为党员教育培训注入“源头活水”。
通过统一党课标准,建立“课前申报、课中挂牌、课后评比”党课比武工作机制,根据统一评审标准评选年度“十佳课件”“十佳党课”等奖项,实行末位淘汰机制,促进党课质量提升,实现特色党课开展常态化、可持续化。
坚持以小见大,发现一批好课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划分政治理论、红色故事、身边榜样、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15个党课比武“小选题”,由基层党课主讲人自选角度、创新形式、备课讲课,授课内容多结合自身及身边鲜活的事例,党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突出资源优势 推动特色党课“本土化”
“板凳课堂”是弋江区充分挖掘运用本地优势资源,开展特色党课的生动案例。
以现有实践教学点为核心,将特色党课与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生态文旅等紧密融合。白马街道党工委围绕“白马红心举旗帜”党建品牌,整合境内历史文化、农事作业等资源,依托“三同”教育基地,开设“同吃同住同劳作”特色体验课程;火龙街道依托“三湖一坝”市级现场教学点,增设红色教育、乡村振兴板块,设置“草坪式”室外党课,用好用活山水资源,情景式教学让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增强了党员教育培训吸引力、感染力。
注重挖掘用好本土“讲师”资源,邀请革命老兵、先进典型等,参与党员教育日常教学和理论宣讲。坚持领导干部讲、支部书记讲、优秀党员讲、普通党员讲,让党员干部轮流上党课。通过集中培训、实地研学、交流研讨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本乡本土的基层理论宣讲员队伍。
坚持守正创新 推动特色党课“大众化”
将党课搬到公园、广场、车间等人员密集区域,结合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点,扩大党课受众面,摆脱课堂式授课的场所限制。南瑞街道将南瑞湖党建文化广场打造成开放式党校,循环播放围绕辖区老党员、青年党员、身边榜样等拍摄的“微党课”视频,成为党员喜闻乐见的“打卡”地点,形成党的声音广泛传播的“红色能量场”。澛港街道结合辖区党员实际和地理优势,在十里江湾公园、柏庄时代广场、德胜广场等多个开放式区域开展“行走式党课”,结合党的光辉历史、典范人物精神、社区治理创新做法等内容,为辖区党员、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带动群众学习党史,参与社区治理。
“这类‘开放式’党课开启以来,已覆盖全区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带动了众多党委、党支部纷纷结合辖区场地开展户外党课。党课成了经验会、分享会,用身边人、身边事阐述奋斗精神最有说服力,为全区的发展助力赋能。”芜湖市弋江区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说道。(管晓仙)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