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谈及世界银行,贝森特称其 “在某些方面偏离了其最初的使命”。他赞扬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随后毫无根据地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指责世界银行继续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是 “荒谬的”。
据路透社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当地时间 4 月 23 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行春季年会上发表讲话。
炮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偏离使命”,并指责它们与中国关系过于密切。眼看关税大棒压不服中国,美国开始在国际上大放厥词,试图舆论造势。
在他们看来美国贸易战打不过中国,是这些国际组织对中国偏心了。大有将自身经济政策困境甩锅给国际金融机构与中国正常合作的意味。
近年来,美国国内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从贸易逆差到产业结构调整难题,其自身政策在应对这些问题时似乎有些捉襟见肘。
于是,部分美国政客试图通过转移焦点来缓解国内舆论压力。指责国际金融机构与中国合作,便是他们抛出的 “烟雾弹”。
他污蔑中国一直以来奉行 “全球性的扭曲政策和不透明的货币操作”,声称 “我们愿意接受批评,但我们不会容忍 IMF 不批评那些最需要批评的国家”。
谈及世界银行,贝森特称其 “在某些方面偏离了其最初的使命”。他赞扬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随后毫无根据地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指责世界银行继续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是 “荒谬的”。
还威胁说美国未来是否会向世界银行基金捐款 40 亿美元用于援助最贫穷国家,将 “取决于” 该组织是否听从美国政府的要求。
实际上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一直保持着正常的合作关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来就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IMF 在对全球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和政策建议时,必然会重视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比如在经济数据监测、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方面,中国与 IMF 有着频繁的交流与合作,这是基于中国经济规模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的正常互动。
世界银行与中国的合作历史悠久,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都有合作项目。这些合作项目不仅促进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为世界银行积累了在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的国家开展项目的宝贵经验,对全球发展事业有着积极示范作用。
美国不给BBC打钱以后,他是彻底放飞自我了,在上次盛赞中国之后,这次又发看好中国的长文,一通狠夸中国未雨绸缪,简直像是要彻底倒戈,直接不看好美国能战胜中国。
英国广播公司在一篇报道中指出,中国早已未雨绸缪,很难被美国逼入死角,盛赞中国近年来在经济战略布局上可谓深谋远虑,在贸易领域,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2023 年成为 60 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东南亚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BBC认为这一贸易格局的转变,让美国试图通过贸易制裁、关税大棒来逼迫中国就范的想法难以实现。
曾经中国 40% 的大豆进口来自美国,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 20%,通过与其他国家如巴西等加强合作,保障了国内粮食供应的多元化,既打破了美国农业带的潜在市场垄断,又提升了自身粮食安全。
文章还指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比其他较小的国家更能吸收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巨大的国内市场也可以减轻关税对出口商造成的压力。中国还吸取了在之前的经验教训,不断扩大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减轻了对美国的依赖。
在技术领域,中国持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芯片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投资。中国的 AI 模型 DeepSeek 强势崛起,成为美国 ChatGPT 等 AI 产品的有力竞争对手;在汽车领域,比亚迪去年超过美国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这一系列成果表明,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正逐步摆脱依赖,走向自主创新发展之路,美国想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也难以得逞。
在供应链方面,尽管美国企业试图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但面临重重困难。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庞大且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以及高效的基础设施,这使得供应链各个环节都难以离开中国供应商。
美国企业在寻找替代方案时,发现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相同规模和效率的基础设施,这无疑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显著优势。
此外,中国手中还握有 “谈判筹码”。大量持有美国国债以及在稀土加工领域的主导地位,都让美国在与中国进行经贸博弈时不得不有所顾虑。美国国债市场与美国经济紧密相连,若中国在必要时调整美债持有策略,必然会对美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而在稀土方面,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超 60%,在加工阶段的控制更是占全球产量的 92%。几乎所有可开关的设备都离不开稀土元素,美国国防工业等众多关键领域对稀土有着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等反制措施令美国业界忧心忡忡。
美国财长对 IMF 和世界银行与中国合作的无端指责,不过是美国部分政客在自身经济困境下的无理取闹。
而中国凭借着多年来在经济、贸易、技术、供应链等多方面的精心布局与发展,早已具备强大的抵御外部压力的能力,很难被美国的种种施压手段逼入死角,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正以更加从容自信的姿态应对各种挑战。
尽管美国仍试图通过关税威胁等手段“孤立中国”,但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他们不可能“选边站”。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上周明确表示:“我们不能,也永远不会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
来源:财智新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