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不是贪,是想证明自己还能赚钱 ”骗子自述:我们这样给宝妈“下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4 16:54 2

摘要: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今年真实发生的案件。当警察上门时,这个抱着孩子的母亲才明白,自己每天拨打的上百个电话,竟让全国四十多人被骗走两百多万。而像她这样的"宝妈话务员",全国还有一千多人。

"每次转账成功,群里齐刷刷的'女神好棒',让我感觉终于不是只会带孩子的黄脸婆。"涉案宝妈王某的供词刺痛人心。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今年真实发生的案件。当警察上门时,这个抱着孩子的母亲才明白,自己每天拨打的上百个电话,竟让全国四十多人被骗走两百多万。而像她这样的"宝妈话务员",全国还有一千多人。

一、诈骗集团后台数据曝光:宝妈点击率最高的三类广告


"带娃赚钱两不误"

"0门槛日结500元"

"不用出门的副业"

——这些广告词在宝妈群里的点击率是其他人群的7.3倍。根据警方缴获的某诈骗平台数据,三类广告最易得手:

话务员陷阱:"接打电话就能赚钱"的幌子下,宝妈们被要求下载特殊拨号系统。浙江安吉王某案中,32名宝妈每天拨打三四百通电话,有人8天打了2712次

手工活骗局:"编发卡月入八千"的诱惑让湖北陈女士先后垫付8400元押金,结果厂家卷款跑路。这种骗局往往前期退还押金获取信任,后期直接收割

短剧推广套路:2024年央视曝光的案例里,宝妈交4880元培训费,折腾一个月只赚到48元,最后发现所有操作都是为发展下线

骗子内部培训教材直言:"她们既要顾家又想赚钱,就像饿着肚子找面包的人,看见食物包装袋都会捡"。

"刚进群的宝妈别急着要任务,先发点小红包"

"每天在朋友圈晒收款截图,重点突出'带娃时顺手赚的'"

——某落网话务组长供述,他们的"养鱼"流程分五步:

情感共鸣:在宝妈聚集的社群发"全职妈妈逆袭"故事,评论区安排"姐妹带带我"的水军

小额钓鱼:先给5-10元任务金,江苏郑女士就是被几十块配音佣金诱骗,4天输光66万

焦虑轰炸:"孩子补习班要交费了吧?""老公又抱怨你乱花钱了吧?"精准戳中痛点

技术恐吓:用虚拟号码冒充公检法,上海段女士被假通缉令吓到,把丈夫攒的100万转给骗子

赌徒陷阱:当宝妈想止损时,骗子会甩出"再充10万就能全返"的假转账记录,利用沉没成本心理

"最成功的案例是个带脑瘫孩子的妈妈,我们每天夸她是'为母则刚的榜样',她为了维持这个人设,骗了三十多个熟人。"落网主犯这样交代。

三、深度剖析:为什么受过教育的女性也中招?

2024 年公安部数据显示,大专以上学历宝妈受骗比例达43%,远超其他群体。南开大学犯罪心理学团队研究发现三大诱因:

决策系统瘫痪

宝妈长期处于"育儿+家务"的高压状态,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判断)活跃度比职场女性低27%。当看到"月入过万"广告时,更易启动直觉决策系统

社会价值饥渴

"每次转账成功,群里齐刷刷的'女神好棒',让我感觉终于不是只会带孩子的黄脸婆。"涉案宝妈王某的供词刺痛人心。诈骗组织深谙:对认可的渴望会让宝妈忽略风险

信息茧房效应

算法推送形成恶性循环:搜索过"宝妈兼职"就会不断收到类似广告。浙江某案例中,宝妈连续18天收到诈骗广告,最终在第19天点击

"我们不是贪,是想证明自己还能赚钱。"这句话出现在至少8份涉案人员笔录中。

四、活教材:这些血泪教训值得每个家庭看看


案例A:刷单妈妈的双重悲剧

2024年上海徐汇区,四位宝妈当"群托"营造刷单假象,导致55万元损失。庭审时她们哭诉:"以为只是复制粘贴几句话..."最终被判缓刑的同时,孩子入学政审受影响

案例B:百万学费的代价

海外华人段女士被假通缉令诈骗100万后,丈夫的怒吼录音在反诈中心播放:"这是给孩子存的教育基金啊!"而更残酷的是,这笔钱流向境外后追回率为0

案例C:骗局里的亲情崩塌

河北话务案中,主犯薛佳把亲小姑子拉下水。婆婆知道真相后突发心梗,丈夫提出离婚时说:"你骗来的钱给孩子买奶粉,孩子长大怎么做人?"

五、给所有宝妈的防骗指南(2024最新版)

三秒原则

看到"带娃赚钱"广告先做三件事:

①截屏图片用百度识图查来源

②复制文案到微信"反诈中心"小程序检测

③问老公/闺蜜:"这种好事轮得到我吗?"

设置财务防火墙

绑定孩子学费的银行卡坚决不开通手机银行

和丈夫约定:超过2000元的转账必须双人验证

关闭所有支付APP的"刷脸支付"功能

识别最新话术

当对方说出这些话立即报警:

• "这个项目要悄悄做,别让家里人知道"

• "前期亏损是正常,加大投入才能回本"

• "我们是正规平台,不信你查这个官网"。给个假的网站

六、社会观察:谁该为"宝妈易骗"现象负责?

平台监管缺失


某短视频平台内部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下架的1.2万条诈骗广告中,87%存活时间超过72小时,足够完成一轮收割

家庭支持断层

"知道她在搞刷单,想着总比天天抱怨强",涉案人员家属的这句辩解,暴露了多少家庭对宝妈精神需求的漠视

公共服务缺位

对比韩国"妈妈学校"、日本"主妇再就业计划",我国针对全职妈妈的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不足12%

正如反诈民警所言:"抓骗子只能治标,给宝妈们真正的出路才能治本。"

警方提醒:

当你在小区听到这样的对话:

"带娃还能月入过万?赶紧推给我!"

请把本文转给她看——这或许能挽救一个家庭。

来源:丁丁妈妈育儿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