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听——国咨律所每日法律资讯】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4 17:57 2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23日发布6件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案例要求,学校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应允许学校依法实施合理的教育惩戒行为。家长对学校的监督应依据事实和法律,保持在合理合法限度内。(来源:中国教育报)

【高层法治动态】

【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23日发布6件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案例要求,学校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应允许学校依法实施合理的教育惩戒行为。家长对学校的监督应依据事实和法律,保持在合理合法限度内。(来源:中国教育报)

【国咨说】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教育是塑造孩子未来的基石。案例既强调了学校需要提升教育管理水平,认可了学校依法实施合理教育惩戒的必要性;又要求家长监督学校需在合理合法限度内。另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加快制定教育惩戒实施细则,建立家校争议协商机制,必要时可通过第三方调解化解矛盾。

【政策发布】

【人身险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方案落地】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8日对外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明确将优化佣金激励分配机制,增强长期服务能力,并将支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人身保险产品分类和保险销售人员分级标准。(来源:新华网)

【国咨说】

人身保险行业营销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保险业进入深度转型期。新规将佣金分配与长期服务能力挂钩,实质是对《保险法》中诚信原则和适当性义务的延伸。建立销售人员分级制度需要警惕形式化风险,可建议参照证券期货行业经验,构建差异化考核体系。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自保件、互保件等灰色地带,采取穿透式监管。

【国内热点】

【青海:为副县长女友凑购房首付,被判一年五个月】

据报道,许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应时任某县政府副县长付某某(另案处理)要求,前后分二次向付某某女友才某某送去人民币35万元,用于才某某购买西宁某小区房屋部分首付款。后通过付某某帮助,许某承揽了某县路灯建设项目。尖扎县法院审理后认为其行为应当以行贿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一审判决许某犯行贿罪,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来源:澎湃新闻)

【国咨说】

本案中行贿人许某通过特定关系人才某某向副县长付某某输送利益,符合行贿罪司法解释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标准。国家之败,由官邪也,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建议完善特定关系人行受贿的推定规则,建立公职人员重大事项报备系统,将非直系亲属经济往来纳入监察范围。另外,该案也警示了工程建设类项目需要强化招投标全过程留痕,切断利益输送链条。

【国际热点】

【马来西亚:推出演唱会新规,防年轻人滥用毒品】

日前,马来西亚推出五项新的演唱会标准作业程序,防范年轻人滥用毒品。根据新规定,主办方须在活动现场设立补水站,并要求邻近医院做好应急准备,同时安排医疗团队驻守,以应对突发状况。此外,主办单位须张贴毒品危害宣传海报或播放相关视频,并清楚说明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为提升活动的安全管理,现场也须部署K9警犬。(来源:联合早报)

【国咨说】

马来西亚演唱会新规的毒品防控措施,也为我国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鉴,要求医疗团队驻守和部署缉毒犬,是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安全防范义务的延伸。我国也可参考建立分级预警机制,对特定类型演出实施强制安保标准,注意可能涉及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明确主办方与场地提供方的责任划分。

【媒体评论】

【16岁女孩地铁上被偷拍,公共场所就能想拍就拍?】

近日,一位十六岁的女生和朋友乘地铁时遭偷拍,要求删除后遭博主拒绝,引发舆论关注。打擦边球的本质就是贩卖个人隐私,博主在视频简介文字中将未成年女性作为卖点,打的不就是这个算盘吗?可见,其对行为的非法性是有预判的,有明知故犯之嫌。短视频深刻影响人的行为模式,进而影响社会的治理效率、治理模式,如何消除其负面影响,发挥正向作用,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平台和监管部门要一起为制作者立好规矩,将违法违规视频及时下架,并及时处罚违规者。(来源:新黄河客户端、潮新闻)

【国咨说】

地铁偷拍事件暴露出现行法律对公共场所隐私保护的制度漏洞。《民法典》虽明确肖像权保护,但何为合理使用肖像权,边界尚不清晰。网络平台对擦边球视频的算法推荐机制也涉嫌构成共同侵权,其应当建立关键词过滤清单,安排专人审查相关视频是否合规合法,必要时将视频下架。该事件提醒我们需要细化偷拍行为的认定标准,建立未成年人影像保护机制,制定公共场所图像采集的管理规定。

【学者观点】

【刘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讲师):应以新贷担保人明知或应知借新还旧的存在作为担保责任承担的前提 】

借新还旧担保制度的构建有助于化解债权人和担保人之间以及各担保权人之间利益失衡的风险,促进金融稳定性和债务延续。《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16条下,借新还旧担保责任的承担,根据新旧贷担保人是否同一而不同。当二者同一时,担保人应承担担保责任。对于其担保物权顺位规则,应对“其他债权人”的范围进行限缩解释,排除超级优先权人、留置权人的适用。同时该顺位规则可类推适用于抵押物的出租和转让,但在对抵押物转让的适用中应排除对正常经营活动中买受人的适用。当二者不同或旧贷无担保、新贷有担保时,应以新贷担保人明知或应知借新还旧的存在作为担保责任承担的前提,但应对新贷担保人进行限缩解释,排除对最高额担保人的适用。(来源:《法律适用》2025年第4期《借新还旧担保规则的解释论展开兼论其对金融稳定性的意义》)

【国咨说】

借新还旧担保制度主要是讲新旧贷担保人不同情况下的责任承担问题。如果新旧贷担保人是同一个,那担保人就得承担保证责任;在担保物权顺位方面,对“其他债权人”范围有特别界定,一些特殊债权人不在此列。如果新旧贷担保人不一样,或者旧贷没担保新贷有,新贷担保人要在明确知道借新还旧的前提下才担责,不过最高额担保人不在此范围内。该制度能降低债权人与担保人、各担保权人间利益失衡风险,保障金融稳定、助力债务延续。

【本期资讯团队】:

来源:危机公关专家

相关推荐